高玉芳
【摘要】對話教學是整個初中階段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話貫穿于教材和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始終。針對初中英語對話教學的現狀及問題,教師應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主體以及師生關系為切入點,探索并實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對話教學 初中英語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16-01
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對話教學在實踐過程中舉步維艱,很多教師并沒有將對話教學落到實處,只向學生傳授其中的語言知識和語言點,而忽略了對話教學的交際功能。對此,筆者從初中英語對話教學的實際出發,分析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深入進行探討,從而得出以下幾點個人心得。
一、依據教學內容,合理導入話題
選擇有價值、易展開的話題作為對話的主題是初中英語對話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話題應是值得研究的,或是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或是貼近現實生活的,或是具有創新價值的。總之,對話主題應是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確定的話題,它不僅決定了對話的方向,而且關系到創新的價值,可以說是課堂對話的靈魂。
例如: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aking friends”為例,筆者通過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師生間的談話,巧妙地引入對話內容,為下一步聽、讀對話創造相應的語言環境,并為學生進入角色性朗讀打下基礎。首先,筆者在教學前期通過深入鉆研教材,合理把握教學內容,從而制定教學目標;其次,以目標為教學取向,指導學生能用不同的句型來介紹個人信息,如Topic3“How old are you?”中1a“Hello, I?蒺m LiMing! What?蒺s your name?”“My name?蒺s Jane.”“I am twelve years old. How old are you?”學生能從聽力對話中抓住描述人物的信息,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和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最后,筆者在學生充滿求知熱情的基礎上,成功導入對話主題。由此可見,筆者確定教學重難點,并以此為出發點,分析并確定本次課堂對話的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討論,逐步深入,達成教學目標。
二、創設對話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度
初中英語對話教學,只有充分激活枯燥的語言文字,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而激活語言文字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置身于景,在情境中發揮想象力,這也是情境對話教學保持有效性的原因所在。因而,教師針對話題討論不能就事論事,應該拓展對話,聯系生活,創設合適的情境,從而發揮情境滋生對話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6“Our local area”的對話教學中,筆者制定本節課的中心任務: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introduce their home.教學前期,筆者整理了當地的地理、人文、歷史等素材,預備在教學活動中加以運用。首先,筆者在閱讀的基礎上展開交際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模擬真實的交際環境;其次,制作Daily report,兩位學生談論有關local area的話題,以此類推,另外兩位學生再重新發起對話,對之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使討論的話題更豐富;接著,筆者展示四幅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圖,讓學生描述:What place is it like?并猜測:Where is it?最后才被告知,這四幅圖片都是同一個地方:Our local area.最后,筆者整合閱讀與討論獲得的信息,指導學生實現語言的交際和情感的真實交流,從而提高英語的對話交際能力。
三、以學生為主體,巧用反饋方式
在初中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的反饋需要糾正重復學生的發言、一味地作簡單性反饋、主導式評定等偏向問題,以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環境為切入點,不要急于判斷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也不要急于歸納標準答案,而要引導他們說出思考的過程,并對思維方法作必要的點撥,從而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3“Our hobbies”為例,評改任務包括:練習Topic1 SectionB中第三節知識點,根據題中所示短語進行創編活動,要求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教材的已知素材具體如下:“keep pets, listen to music, watch TV, play computer games, go shopping, play soccer”針對個人愛好的這一主題,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大家都各抒己見。在創編句子時,學生認為“used to like”和“be fond of”都能表示“喜愛”,但區別在哪里呢?經過五分鐘的思忖之后,有的學生回答:“I used to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but now I hate it.”有的學生運用“be fond of”來表達“I am fond of listening to music.”筆者對每位學生的回答一一進行鼓勵,又依次在黑板上寫下了“like”“be fond of”這兩個一般用語。最后,筆者補充說道:“like表示“喜歡、喜愛”,后不帶有感情色彩,后面可接名詞、代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作賓語;而be fond of也表示“喜歡、愛好”,但語意比like更強烈,其后不能接不定式。”在教學臨近結束時,筆者增加了十分鐘“自我反思”的環節,鼓勵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個人收獲以及未解決的難點知識,并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完成自我提高。可見,筆者在運用反饋方式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行尋找答案,再通過教師指導來完善知識體系。
四、增進師生關系,構建和諧對話環境
師生關系是英語對話教學中的關鍵。教師與學生本身是一種相互交流、共同探討的過程,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優化教學過程的積極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教育活動的實施和教育任務的達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有利于實現對話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發,在學生面前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用朋友的姿態去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發揮教師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從而實現對話教學的既定目標。
例如:在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教材中的Unit2 “Keeping Healthy”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給學生創造輕松的教學環境,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組織了劇情模擬的教學活動。通過對本班學生知識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分析,筆者安排學生進性即興表演,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演繹形式規定為“訪談節目”。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主持人和嘉賓,整個過程充滿了歡聲笑語。筆者在教學Topic1.1a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進入對訪談內容的思考中,并向學生提出如下的問題:“What?蒺s wrong with you?”由此,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興趣,推進了教學進程。“I have a toothache/headache/backache...”“I?蒺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學生在筆者營造的和諧對話環境中有效開發了思維意識,在吸收英語知識的同時,也獲得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因此,筆者通過師生互動創建并維系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綜上所述,對話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是動態性的過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培養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英語課堂呈現生動形象的狀態。
參考文獻:
[1]趙智俠.角色扮演方式在初中英語對話練習中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7(3)
[2]姚葉樹.初中英語對話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5(63)
[3]朱石婧.初中英語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考試周刊.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