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大學生體育學習需求,轉變傳統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勢在必行,積極創新改革,實現體育教學目標與新課改目標的一致,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體育愛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創新改革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 高校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218-02
體育是知識與運動相結合的學科,通過體育運動體現體育課程專業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陣地,體育教學已經成為高校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新課改要求,體育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并根據高校體育教學客觀實際進行改革創新,增強學生體育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然而,在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較多問題,阻礙了體育教學事業發展,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積極開展創新改革,提高教學水平[1]。
1.新課改下體育教學存在問題
1.1教學理念落后
在現今高校教育中,依然有大量普通高校將體育教學當成所謂的“副科”看待,依然存在重視學生文化課程教學,輕視體育課程教學的情況,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最終形成思維定勢,使得高校體育教學即便在新課改下仍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未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教學理念落后,導致體育課程不受重視,學生將體育課程當做消遣,學習體育技能動作時過于敷衍,導致課程效果不甚理想。體育教師受傳統理念影響過重,致使改革措施流于形式,部分教師仍采用灌注式教學手法,學生明白即可,這無疑限制了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以及體育教學的發展。
1.2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們被要求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輔助學生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仍有大部分教師受限于各種原因依然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通常為:體育課上先讓學生熱身,之后講解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在課上進行體育練習,最后教師進行檢查測試,確定學生成績。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效率不高,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覺,降低對體育活動興趣,導致體育課失去活力[2]。
2.新課改下體育教學創新改革策略
2.1以學生為本,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陣地,高效的體育教學不僅能鍛煉學生優良體育精神,增強身體素質,而且能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以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讓教師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進行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激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體育教師要全面考察學生運動能力,針對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特點,采取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分組體育比賽,相互競爭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通過激勵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此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器材,鍛煉場地等,舉辦風箏大賽、定向越野、團體多項目對抗等體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起主觀能動性[3]。
2.2完善課程體系
根據新課改規定,高校應組織體育教師開展豐富的選修課程,不斷完善體育課程體系,保證體育教育教學滿足學生對體育方面的需求。目前,已經有很多高校逐漸開設了籃球、足球、網球、健美操等多樣化的體育課程,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選擇課程,防止學生因興趣愛好不同對單一體育課缺乏興趣,產生抵觸心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高校還應設置體育基礎班和提升班,根據學生運動能力、不同要求選擇鍛煉方式,滿足想學習體育鍛煉方式、學習比賽技巧等學生的學習需求。
2.3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體育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只有讓學生對體育感興趣,才能提升體育教學活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提高教學質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和興趣,顧忌學生的感受,盡量布置一些針對性且學生感興趣的練習內容。相對而言,男學生對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更感興趣,女學生對韻律感較強的運動更感興趣,教師要結合學生不同運動興趣選擇教學內容,進行體育教學,并培養學生良好體育習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3.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仍存在較多問題,高校和體育教師應積極針對問題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創新,通過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創新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等,更好開展體育教學,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永剛.新課改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152-153.
[2]王建業,康高超,高磊磊.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農家參謀,2017(12):143.
[3]郝宇.淺談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6(22):217.
作者簡介:
唐雪梅(1971.11-),女,漢族,山東煙臺人,本科,主要從事體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