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旗
[摘 要] 對于石油化工類銷售企業來說,物流成本是企業銷售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倉儲是物流運輸的核心環節,因而倉儲成本在物流成本中占比很高。所以,研究和分析當前銷售企業在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優化倉儲管理、保障庫存的合理性、加快物資周轉、確保貨物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銷售企業;倉儲管理;改進
[中圖分類號] F259.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2-0031-02
一、引言
倉儲管理是企業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倉儲資源,提高現有倉儲資源的利用率,針對倉庫、倉庫的設備設施、倉庫內的物資所進行的計劃、協調和控制的過程。倉儲作為物流業務流程的核心環節之一,在物流管理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有研究表明,倉儲成本在整個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大概保持在25%左右。對石油化工類銷售企業而言,優化倉儲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企業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來完成倉儲管理的基本任務:一是利用市場經濟手段來實現優質的倉儲資源配置。二是以高效率為原則來組織、管理機構。三是以不斷滿足社會需求為原則開展商貿活動。四是以高效率、低成本為原則組織倉儲生產。五是以優質服務、講信用來建立企業形象。六是通過制度化、科學化的先進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二、銷售企業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倉儲安全管理不到位
倉儲管理的核心是保障貨物安全。貨物安全相當于“1”,若是沒有了這個“1”,那么“1”后面再多的零都是沒有意義的。很多倉儲物流的安全生產案例的事故教訓分析都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消防制度)、危害因素辨識、隱患排查、風險防控、應急預案、應急演練沒有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沒有做到“管業務、也要管安全”、一崗雙責,因而企業要落實安全崗位責任制。
(二)倉儲業務管理不夠規范
對于銷售企業來說,目前通用的倉儲模式是租賃商業庫房。根據目標市場、下游客戶等因素租賃庫房,因而企業的倉儲資源分布呈現“比較零散,集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的特點。同時,由于倉儲場所所在地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基礎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存儲條件差異性很大,使得銷售企業的倉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具體倉儲場所客觀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這主要表現為管理方式的粗放、精細化程度不高。另外,還存在“銷售企業倉儲管理人員與生產企業相關人員之間如何清晰界定職責邊界”等現實問題。因此,對于銷售企業的倉儲管理來說,普遍存在著業務管理不夠規范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倉儲管理的效率,造成了倉儲資源的浪費。
(三)倉儲的蓄水池、風向標的功能沒有體現
“倉”是倉庫、是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場地,它具有存放和保護物品的功能;“儲”是收存以備使用,它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功能。簡言之,倉儲就是在特定的場所儲存物品的行為。倉儲是生產企業的存放場所,是下游客戶的保管之地,起到如“蓄水池”、“中轉站”一般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通過貨物的周轉情況來判斷市場的“冷暖”,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四)倉儲資源布局不夠合理
銷售企業的倉庫中,既有生產企業提供的倉庫,也有租賃的專業倉儲庫房,甚至還包括用戶提供的倉儲場所,它們的來源比較復雜,不同倉庫之間在倉庫所在位置、倉儲容量、倉儲設備設施的配置、倉儲條件和適宜倉儲物資的類別等都各不相同,使得銷售企業的倉儲資源總量及其布局很難與企業本身的實際需要完全匹配,并表現出倉儲資源分布比較零散、集約化程度不高,倉儲能力分布不均衡的特點,從整體上來看,銷售企業的倉儲資源布局不夠合理。
(五)倉儲信息管理不夠完善
銷售企業倉儲資源的客觀條件使得企業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倉庫之間的相關信息基本保持相對獨立,彼此之間的信息協調溝通能力不足,難以做到企業倉儲信息共享。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降低了倉儲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倉儲管理的成本。因此,銷售企業的倉儲信息管理仍然很不完善,存在比較大的改進空間。
三、改善倉儲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倉儲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石,沒有安全的保障,倉儲就沒有任何意義。對于石油化工類產品來說,確保在庫物資的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倉儲安全管理的內容包括倉儲管理人員的人身安全、在庫物資的安全、倉庫設備設施的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做好倉儲安全管理,需要制定和執行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首先,要通過定期集中學習安全文件、典型案例等方式來進行倉儲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使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得到強化,達成“安全工作做到位,杜絕安全事故”的目標。其次,在日常倉儲管理過程中依據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危害因素辨識、隱患排查,進而制定防范措施、建立預防機制。第三,企業要定期進行安全工作檢查,重點對倉庫設備設施、用電安全和危險化學品存儲安全等進行排查,及時消除庫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值得補充的一點是,企業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學習培訓和相應的應急措施演練,繼而提高倉儲管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為倉儲安全管理提供應急保障。
(二)加強倉儲工作的過程管理
倉儲管理的業務操作流程分為入庫管理、倉庫保管、出庫管理三個環節,依據于三個環節的倉儲過程管理,需要企業內部相關者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嚴格物資入庫管理。在實際操作中,要做好物資入庫的把關工作,就是要以入庫單據作為依據和標準,嚴格按照驗收入庫程序,檢查入庫物資單據資料是否齊全,并根據入庫單據逐項檢驗入庫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等相關情況是否與入庫單據保持一致。
其次,要做好在庫物資的保管工作。對于在庫物資的日常保管,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有明確的、專業化的在庫物資擺放位置和擺放標準,同時定期對在庫物資的擺放進行整理。二是要定期對在庫物資進行認真的盤點和檢查,以隨時掌握庫存動態,盤點時要進行現場盤查,并認真填寫基礎盤點臺賬,確保盤點數據真實、準確。盤點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三是要定期對在庫物資的保管情況進行現場巡查,對于發現的隱患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庫物資受到損失。四是要保持庫區衛生,及時清除庫區尤其是影響設備運行的無關異物,保持庫區整潔和操作區域的通暢。
第三,要規范物資出庫管理。在實際操作中,要確保出庫單據、手續齊全。物資出庫時,倉庫管理人員要根據出庫單據,在倉庫現場指定貨位根據出庫單據給出的品種和數量如實備貨、復核并及時通知物資接收人員提貨出庫,同時及時進行相關賬務處理。
(三)加強庫存控制管理
在日常的倉儲管理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在庫物資的庫存控制管理,在保證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盡量控制在庫物資的總量。首先,要加強倉儲管理部門與生產企業相關部門、倉儲管理部門與本企業物流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保持各類倉儲物資在生產能力和運輸能力之間的平衡,從而使得在庫物資的總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其次,要加強在庫物資動態管理,及時掌握在庫物資總量及其動態變化情況,并根據在庫物資對倉儲資源的占用比例適時開展降庫工作,減少在庫物資占用空間,使得在庫物資對倉儲資源的占用比例始終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四)發揮蓄水池風向標的作用,提高倉儲管理效率
產品進行倉儲的目的是為了銷售,要保障對下游客戶需求的穩定供給,需要企業遵循“優先直銷、降低庫存、減少中間環節、減低銷售費用”四大原則,使得企業利潤得到提升。依據“市場解決生產企業后路暢通”的功能,銷售企業要服務下游客戶使其保持合理庫存。在市場啟動前,將貨物存儲到庫房保障客戶的需求,企業倉庫的存儲壓力需要緩解。對此,可以根據庫房貨物的周轉判斷、市場情況反饋給生產企業對牌號、規格等進行調整,從而提高倉儲管理的效率。另外,在倉儲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生產企業到目標市場的運輸距離、運輸時間、運輸工具的數量等因素以及不可抗拒的天氣(氣象)因素、自然災害等。
(五)建立倉儲管理信息系統
對于銷售企業,尤其是石油化工類產品銷售企業來說,把石油化工類產品的特點和銷售企業的特點結合起來,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適合于本企業實際應用的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倉儲物資從入庫到出庫的整個流程都能夠得到準確的記錄,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并定期對數據庫的記錄情況進行維護、更新和升級。促使企業內部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的倉庫之間的信息溝通、協調和共享,并做到企業倉儲信息共享,從而使得企業全部倉儲物資能夠得到統一、有序的管理。
四、結論
對銷售企業來說,管理者應當結合企業自身性質和產品特點,有的放矢地建立與本企業客觀條件和實際需求相適應的倉儲管理制度、細化倉儲管理業務流程,進而有效的提高倉儲管理的作業效率,達成“節約倉儲運行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對于生產企業,保障其后路暢通是銷售企業的任務;對于下游客戶,滿足其產品需求是銷售企業的目標。所以,搭建企業與客戶的橋梁,構建“生產、銷售以及倉儲企業、下游客戶”的命運共同體,是銷售企業倉儲工作的宗旨和追求目標。
[參考文獻]
[1]撒幫文.淺談如何做好石油化工企業倉儲管理工作[J].化工管理,2016(5).
[2]俞霖.某生產企業倉儲管理優化的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2(2).
[3]肖建輝.淺談倉儲管理[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6).
[責任編輯:紀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