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文化整合及其對文化創新的意義

2019-03-27 00:58:10戴圣鵬徐福剛
江漢論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文化整合

戴圣鵬 徐福剛

摘要:文化整合,是實現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其本身也是文化創新的題中之義。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看來,文化整合就是依據時代發展要求,在遵循社會歷史規律以及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對現有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理、改造、吸收與利用,以便整合出符合歷史前進方向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文化的文化建設與文化創新活動。在新時代,實現文化創新,樹立文化自信,需要我們科學合理地整合各種優秀文化資源,使之形成有利于建設與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合力。

關鍵詞:文化整合;文化創新;文化資源;新文化

中圖分類號:G0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19)03-0078-04

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手段。在現實的文化創新中,要實現文化創新,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掌握與摸清文化發展的狀況以及現有的文化資源情況:在我國當前存在哪些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對于實現文化創新、建立文化自信具有什么作用?在文化創新與文化自信中,我們應當如何對待這些文化資源,又應當如何整合這些文化資源?在整合過程中,我們應遵循什么樣的原則?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的難題。

一、什么是文化整合

在當今學術界,對于文化整合的理解與認識,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有的學者看來,文化整合“就是把不同的文化要素按照時代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重新建構成一個具有內在的有機聯系的文化整體”①;或者“是指不同的文化特質(或類型)在相互理解、融通、交匯后形成的一種和諧的文化體,是各種文化在沖突、分化中吸收和融合,然后達到相互協調的狀態”②;或者“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采‘宏觀繼承,綜合創新的戰略,而要進行‘宏觀繼承,綜合創新,就要根據經濟體制轉軌和現代化的需要,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解釋、創造性繼承、創造性轉化,使傳統文化適應和促進經濟體制轉軌和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實現文化、改革、經濟、社會的協同和一體化”③。

上述關于文化整合的理解,固然有其獨到之處與亮點,但在對文化整合的理解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認為,對于文化整合的理解至少應包括這么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應依據時代發展的要求來對現有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理與利用;二是根據文化建設的實踐來借鑒、整合、吸收與融合現有文化資源,使現有文化資源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實踐需要;三是文化整合不僅僅是對現有文化資源或文化元素的挖掘、整理、吸收與利用,還包括對各種文化資源生成與發展的規律與條件的把握與認識,即把握與總結現有文化資源發展的規律與條件,為新的文化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發展經驗和發展規律。由此可見,文化整合絕不是對現有文化資源的簡單盤點與整理,也不是對現有文化資源的簡單融合與利用,而是依據時代發展要求,在遵循社會歷史規律以及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現有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理、改造、吸收與利用,以便整合出符合歷史前進方向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文化的文化建設與文化創新活動。

二、文化整合的原則

整合現有的文化資源,必須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否則,就可能犯文化保守主義錯誤,或者文化激進主義錯誤。

首先,必須堅持歷史原則。文化整合的歷史原則是指在文化整合中應依據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來挖掘、整理、吸收、融合現有的文化資源。也就是說,必須從歷史的視角對每一種文化的發展及其在歷史中的功能與作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形態與表現形式等進行考察,并從歷史發展的趨勢與前進的方向來對現有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吸收與糅合,使得通過重新建構的有機的文化整體既能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又能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不僅如此,文化整合所遵循的歷史原則,還要求我們堅持尊重歷史的立場,尊重每一種文化資源,避免不同文化之間相互歧視。

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看來,在多元的人類文化背景下,必然存在著不同的文化發展形態和文化表現形式;在不同的文化發展形態與文化表現形式中,也必然存在著文化發展形態的先進與落后、文化表現形式的優秀與低劣之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這種文化的先進與落后、優與劣,又只是相對而言的,即是一種以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為前提的文化比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現在看來先進的文化,也有可能變成落后的文化;反之現在落后的文化,很可能超越曾經先進的文化。所以,對于任何一種文化,我們都要表示尊重,而不應該從自身文化立場出發進行主觀評價,或者貶低其他文化發展形態與文化表現形式。同樣,在本國的文化創新與文化整合中,我們也需要保持寬容的態度,對存在的不同文化形態與文化表現形式給予公正的對待,尊重每一種文化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科學合理地利用與創新每一種文化資源,發揮它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與價值。

其次,要遵循開放原則。文化整合的開放原則是指在文化整合中,要有國際視野、全球維度,不能只局限于本國的固有的文化資源,更不能只從本國的角度來整合現有文化資源。要對世界上各種文化資源,特別是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建設文化強國有益的文化資源或潛在有用的文化資源都保持一種開放性態度。文化整合固然要使整合后的文化符合本國發展的實際,但也要符合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堅持開放性的原則,就是要避免我們的文化整合過于保守,使可利用的文化資源更加豐富,從而創造出具有世界性與全球性的文化,一種領先世界發展的世界性文化。同時,在文化整合中遵循開放原則,還意味著對其他文化形態和文化表現形式保持包容的態度與開放的胸懷,使得各種文化為我所用、取長補短。

每一種文化由于其生成與發展的自然條件與歷史條件不同,必然表現出獨特的文化內容以及文化形式。例如,由于自然條件與環境的不同,生成于中國黃土高原上的信天游,就不同于生長于江南水鄉的小調。再例如,生成于農耕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之上的農耕文化就在本質上區別于生成于大工業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上的現代工業文化。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就是尊重和承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尊重和認同每種文化的存在價值,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友好交流、和平相處、共同發展,由此避免文化對立或文化沖突,推動世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再次,要堅持揚棄原則。文化整合不是對現有文化資源的簡單挖掘與整理,更是在此基礎之上,依據文化發展的需要對文化資源進行批判與揚棄。文化整合并不是文化集合,而是通過對現有文化資源與文化元素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之成為一個富有生命力與活力的文化有機體。文化整合的揚棄原則就是在文化整合過程中,對于已經過時、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的文化資源或文化元素要敢于批判和否定,而對于有利于文化發展、能夠促進文化進步的文化資源或文化元素,則要大膽地繼承與發展。

文化整合只有堅持以揚棄為基本原則才能實現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文化整合不是文化資源的簡單堆積或糅合,而是基于揚棄基礎之上的文化融合與創造,是1+1>2,其目的在于誕生新的有生機的文化形態。可以說,脫離了揚棄原則,文化整合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價值與意義。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看來,在文化整合中,遵循揚棄原則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要根據世界文化發展方向與前進趨勢來揚棄不同文化資源;二是要以能夠更好地服務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為原則來揚棄不同文化資源;三是要以能夠更好地滿足與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為目標來揚棄不同文化資源;四是要以有利于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為要求來揚棄不同文化資源。

最后,要堅持實踐原則。實踐原則是文化整合中最為重要的原則,這是由文化的本質所決定的。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的視野中,文化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們的社會實踐或社會勞動構成了文化的源泉并不斷地創造著文化。文化不僅要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生成,也要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發展。文化只有立足于人們的現實生活,才具有現實的生命力;文化整合只有立足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整合出對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引導力與塑造力的文化,或者說,文化整合只有服務于人們的現實生活、服務于社會實踐活動,才具有現實意義。文化整合遵循實踐原則,就是指文化整合必須立足于現實,服務于現實,并能經得起社會實踐的檢驗。這在新時代,就意味著我們要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來挖掘、整理、借鑒、吸收、利用與創新現有文化資源,從而整合出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能夠很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文化有機體。

三、文化整合的對象

在我國當前的文化資源與文化表現形式中,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文化形態與文化形式,主要的文化形態或文化形式有四種,即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它們是我國文化創新的主要資源,因而也是文化整合的主要對象。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五千年的社會實踐沉淀與積累所形成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與代表。在當代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中,我們要正確認識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正如著名的哲學家陳先達教授所認為的那樣,中國傳統文化,“對西方發達國家,它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對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它起著道德教化的作用;對正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而言,它發揮著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的作用,這包括:有利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④。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看來,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是生長和發展于中國古代農耕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基礎之上的農業文化,其與現代工業文化相比,存在落后與腐朽的地方。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瑰寶,其在我國現代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中仍具有現實意義,對人們的社會生活仍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因此,在文化創新與文化整合中,如何批判地繼承這份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并發揚光大,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我們既不能過于夸大,也不能輕率否定。過于夸大,就容易犯文化保守主義的錯誤,反之輕率否定,就會滑入文化(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之中。對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在文化整合中,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為指導,站在新時代中國最大現實的基礎之上,正確地認識與對待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我們要毫不猶豫地舍棄,對于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與積極成果,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加以繼承與發展,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成分與重要因素,并在現實中使之發揚光大。“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⑤,是新時代文化整合與文化創新的重大歷史使命。

西方文化,是一種生成和發展于西方社會歷史環境中的文化形態,它包括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以及近現代文化、當代西方文化(二者主要性質都為資產階級文化或者說現代工業文化)等多種文化發展形態。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開啟,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現代工業文化大舉進入中國。西方現代文化對中國的正面滲透從洋務運動時期就已開始,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達到一次高峰。其時,西方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為中國社會精英與普通民眾所接受,并在人們的觀念與實踐中產生了深刻影響。在當代,隨著中國改革的推進以及開放的擴大,西方文化不論在廣度或深度上都更加全面地影響了中國社會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西方文化已改變了中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并深深影響著中國年輕一代的思想與行為。以歷史的眼光來看,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現代文化,確有其先進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已經達到人類文化發展的最高形態。就其所產生的社會經濟基礎來看,它也只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文化形態,必然有其局限性。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絕不能走全盤西化的文化發展道路。在文化整合過程中,對西方文化,我們同樣需要堅持辯證的思維方式,既借鑒與吸收其先進合理的文化要素,又批判和改造其狹隘與錯誤的文化內容,使之真正有利于我們的文化建設與文化創新。

革命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革命群眾在革命戰爭實踐中創造的優秀文化與傳統。作為革命文化的核心與靈魂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與精神族譜,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與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核與價值基礎,是“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⑥。中國革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革命性”,它是革命性與科學性相統一、實踐性與先進性相統一、時代性與創新性相統一、理想性與現實性相統一,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歷史的進步而前進的最具生命力與現實力量的優秀文化與傳統。在文化整合與文化創新中,發掘和利用革命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激發與創新革命文化的時代引領力,繼承與弘揚革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重要精神保障,也是我們“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⑦ 的底氣與精神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就必須在文化整合與創新中,發揮革命文化的核心堡壘作用,使革命文化有機地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當中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不僅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本性,還內在具有自我革命與不斷創新的文化特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中創造的中國現代文化形態或形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是一種既有別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又有別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中國當代特有的文化形態或形式。從文化的生長條件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本質性的區別。中國傳統文化生成于中國的農耕社會或自然經濟為主導的社會形態中,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則成長于中國現代工業社會或市場經濟形態中。由于其生長的環境以及發展的條件的不同,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在文化理念以及文化表現形式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是在一些重要價值理念上存在對立與沖突。但同時,二者之間的這種差異也使得它們在文化軟實力建設與文化發展中各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并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一種價值觀念與價值判斷上的互補。從文化所依托的經濟基礎的性質來看,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同樣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雖然二者在關于市場經濟的一般價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都為市場經濟文化,但由于它們各自依托不同性質的經濟基礎,因而在文化性質上有天壤之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從性質上講是姓“社”的,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則是姓“資”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的,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服務對象則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文化的演進階段與發展階段來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相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而言,是一種更高形態的文化,是一種更為先進的文化發展形態。因此,在當前的文化整合與文化創新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是現有文化資源中最具活力的文化資源與文化因素。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我們應繼續大力發展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并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為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四、文化整合的目的與意義

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多樣的,在一定的歷史時空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發展形態與文化形式。這些不同的文化發展形態與文化形式之間,在價值理念與文化觀念上并不總是一致的,有些甚至是針鋒相對。如何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協同發展,減少不同文化之間的對立沖突,是文化整合的重要目的。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問題需要辯證地認識。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看來,文化的差異是相對的,即使是建立在不同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基礎之上并反映不同階級利益的文化形態,在價值理念與文化觀念上存在某些根本性的差異,也并不代表他們在文化的發展與融合中是絕對對立的,不存在和諧共處與協同發展的可能。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指出了具有不同價值理念與文化觀念的文化之間沖突與對立的現實,但卻忽略了另一方面即文化還具有相互包容性的一面。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與開放性的特質,為不同文化之間的共同發展與和平共處提供了可能。而文化整合,就是依據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點,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將不同文化中能夠并存與互補的優秀成分加以有效處置,使其在整合后的文化中獲得新生與發展,從而使容納了多元要素的新文化能夠與其他文化建立更好的互信互諒。

新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其他文化資源。歷史上,任何一種文化創造都不是憑空進行的,而必然是建立在對該時期所有文化的認知和理解的基礎上,需要批判地吸收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從而為社會問題的解答提供更為全面的視角和更為豐富的資料。因此,文化整合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新文化的培育與發展提供優秀的文化資源。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文化觀看來,每一種文化都存在著自身的優秀與進步的地方,因此文化之間才有相互借鑒與學習的必要。文化整合與文化創新,就是要將各個文化當中的優勢與優秀成果加以借鑒、吸收和有效利用,為新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注入新的營養與活力,同時摒棄各個文化中的消極因素與腐朽成分,保障新文化的健康發展。

文化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文化創新,這同樣也是文化整合的根本意義之所在。文化創新離不開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對于文化創新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整合是文化創新的重要手段或途徑;二是文化整合為文化創新提供有機的文化整體;三是文化整合為文化創新提供各種現有的文化力量所形成的文化合力。

就第一個方面來看,文化創新的標志是新文化的產生,而新文化的產生恰恰是文化整合的目的。文化創新不是多元文化建設,也不是文化力量的多元化培育,而是使多元與多樣的文化形式有效地結合起來,使之有利于文化創新力的提升和發展;同時,文化創新也不能僅僅依賴于某一種文化的建設,它所注重的是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的方針與原則,強調借鑒吸收基礎上的改造和創新。因此需要我們對不同的文化形態與文化形式進行整合,發現新方法、新資料,找到新思路、新視角,增強新文化的現實服務能力。就此來說,文化整合是文化創新的手段和途徑。

就第二個方面來看,文化創新需要依托良好的平臺與條件,而文化整合本身就包涵著文化平臺建設的內容。文化創新不是文化資源的簡單堆積與或重新組合,而是要使各種文化資源與文化元素同爐共燴,形成一個新的有機文化整體。這一工作則必須通過文化整合來完成。而在文化整合中,文化平臺建設能夠有利于各種不同文化資源與多元文化要素的相容共濟,產生良好的化合作用。這是文化創新的重要條件。

就第三個方面來看,文化創新是各種文化資源優勢競發、相得益彰的結果。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產生的時代需要,都服務于時代所提出的一定的社會問題,所以都具有相應的力量與價值。要使這些方向不同、立場不同的力量與價值都能夠為新文化的產生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就必須對它們的力量與價值加以整合,最大限度地實現它們之間的互補與相互促進,以形成一種方向一致立場相同的文化合力。

綜上,文化整合是文化創新的重要支撐,對文化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注釋:

① 許蘇民:《文化離析與文化整合》,《江淮論壇》1989年第3期。

② 溫波等:《論差異性社會的文化矛盾與文化整合》,《江海學刊》2011年第2期。

③ 鄒東濤:《文化沖突、文化整合與中國現代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9年第6期。

④ 陳先達:《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

⑤⑥⑦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48、349頁。

作者簡介:戴圣鵬,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湖北武漢,430079;徐福剛,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湖北武漢,430079。

(責任編輯? 胡? 靜)

猜你喜歡
文化整合
企業并購后文化整合研究綜述
試述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育教學的文化整合
現代交際(2016年20期)2017-02-15 18:57:07
論文化整合功能視角下我國古代政治文化對檔案事業的影響
檔案管理(2016年5期)2016-09-30 13:10:28
新組建學院的文化整合與創新
企業并購文化整合與領導參與度
價值工程(2014年22期)2014-09-15 05:16:27
武漢都市圈城鄉文化整合的空間結構與機理研究
企業并購文化整合之誠心、虛心、信心、恒心
生產力研究(2013年8期)2013-04-10 19:13:54
企業文化整合的內容及途徑
企業文化整合的內容及途徑
企業兼并后的文化整合邊界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91|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91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自拍欧美亚洲|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人人干|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午夜不卡福利|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黄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二区|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久久人体视频| 精品国产网|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亚洲一级色|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不卡网亚洲无码| 国产免费a级片|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色综合日本| 在线国产欧美|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国产丝袜91| 97se亚洲综合| 欧美日韩导航|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玖玖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日日拍夜夜操|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2014|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成人精品| 国产爽爽视频|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性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区| 欧美在线网| 成人在线第一页|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