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葆
摘 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當前大學生意識形態很容易被影響。因此,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為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打下基礎。近幾年,電子產品迅速發展,更是容易影響大學生意識形態。必須一分為二的看待手機文化對大學生意識形態所產生的影響,用解決問題的眼光去分析原因,努力通過某些方法加強大學生的意識形態。
關鍵詞:意識形態;全球化;信息化
在短短幾年內手機已成了人們不能離開的通訊工具,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齊全,這對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并且,這種影響開始成指數增長。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教育,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地位,讓大學生全面發展。然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迅速發展,受社會不同層次的各種問題影響等原因,沖擊著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隨著手機的普及,第一批影響的就是大學生,給大學生生活方式在改變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主流意識形態,有時還造成了負面影響。
據統計,我國手機擁有總量已經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隨著手機使用、上網都成指數增長,手機文化已經展現出它作為一種新型文化現象的影響力。已經開始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對大學生的影響也是空前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容易接受新事物本身就是大學生的特點,同時加上手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手機文化讓大學生進入了一個快捷的時代,可以隨時隨地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展現不同的自己,從而讓他們擁有更寬的視野。(2)手機的誕生本身就是增進人的交往和交流,而這幾年的發展讓這種交流更直接,更觸手可得。這也是成為了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有效手段之一。(3)現如今,大學生在學校的任務已經不僅僅是學習課本知識,因為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迅速發展的社會,知識的儲備要求越來越高,必須學會用更快捷、簡單的方式獲取學習資料。手機便可以提供這種服務,是大學生更好的學習方式。同時,手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應當開始關注手機文化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產生的影響。一個國家政治結構的精神支柱就是主流意識形態,隨著以手機文化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迅速崛起,不但對現如今主流意識形態本身內涵發生著影響和作用,削弱主流意識形態影響力,使利益的追求日益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動力。在這個大背景下,少部分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開始變弱。這些大學生不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沒有社會責任心。手機文化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同化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并且速度極快。久而久之影響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素質在大學生中的提高。同時,也影響了他們的政治判斷和政治認知。手機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期生活在這個虛擬空間,部分大學生會變得脫離群體、以自我為中心。
當即,對手機文化環境加強迫在眉睫。這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必須從社會環境、高校、大學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在社會宏觀環境層面:創建一個傳播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手機使用環境。要時時刻刻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引導廣大手機用戶尤其是大學生進一步提高法制意識和道德修養,并加強政府監管力度。監管力度力度應當上升到手立法層次。從而保證手機文化得以健康發展。手機立法應當在不影響手機功能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制度化,同時也要讓手機功能正常、合法地發展,從而保障手機文化向健康、合理、的方向發展。在高校層面:堅持科學發展,正確引導并加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學習。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堅持人人有責任凈化、營造良好的高校校園手機文化環境。堅持從不同方面加強對大學生使用手機管理。為有序的教學打下基。大學生自身層面:大學生應當積極學習、教育,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所擁有的承受能力。大學生在適用手機時,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正確、合理使用手機來獲取知識。這有益于社會秩序的良性發展,更有益于自己本身的成才。
參考文獻
[1] 石蘇誼,李振.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流意識形態的塑造作用[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04).
[2] 烏尼日,翟長江.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及對策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2).
[3] 李瑞,高菲.手機媒體文化綜述[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4).
[4] 孫慧英.手機文化與社會區隔[J].蘭州學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