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鵬
摘要:黨性黨風建設是實現黨員自身發展的必要條件,一直以來受到各級黨政部門的重點關注。現階段基層黨員干部的文化水平較高,相應的政治理論水平與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但仍舊免不了部分基層黨員在態度、行事等方面存在黨的意識不夠等問題。因此,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黨風建設速度,讓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積極影響作用發揮,是提升管理人員、黨員整體素質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黨員干部 黨性黨風建設 研究分析
我國在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的數十年之中,黨帶領人民發展經濟、生產勞動并指導人們思想政治,也是見證建國以來我國發展進步的代表。將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等活動規范進行,提升我國社會生產力與文化進步發展方向,通過中西方的政治、價值、思想觀念的引導,將黨員的引領作用發揮,是保證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需要各行各業都著重加強全面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道德品質。
一、目前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黨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有待提升
黨員干部在意識或觀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個人對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探尋不夠,并無法用科學的眼光去處理或看待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在我國現階段的經濟體制之下,貪腐現象的大量產生。部分黨員干部由于個人經濟追求目標未能達成,對自己的薪資報酬、勞動價值不滿意,常年都處于一種思想空虛或精神不濟的情況,未能根據崗位發展需求,開展學習活動。個人在政治、風氣、思想上都存在消極心理,就會嚴重損害事業單位的經濟利益,并影響個人的未來發展,一個單位如果沒能具備良好的紀律或制度,基層黨員干部可能會過多的遵從主觀意愿,不講黨性、原則,導致在行為或思想上嚴重違反黨組織規定,甚至走上違反犯罪的道路。如果這部分黨員干部總是講究“一團和氣”“不求有功”等心理,發現基層員工存在問題也未能及時引導或指正,而對于上級領導的錯誤決策也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這樣就會導致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不能正常進行;總結單位黨員干部的工作實際,就是探求基層員工的生活或發展需求,一切的工作方針或觀念都圍繞基層的利益來濟寧,而很多黨員干部未能擺清自己的位置,只是一味的追求業績,對基層員工頤指氣使全然不顧自己的服務本職工作,在官本位的思想引導之下,內部的協調工作與人相處等方面都存在著嚴重問題。
(二)黨員政治理論素質有待加強
黨員的政治理論建設,不僅僅是事業單位黨員教育與引導的關鍵,同時也是我國政府與相關部門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我國在上個世紀末年,對改革和創新的政治活動、經濟活動的數量較多,從學術文獻中就能夠看出來,黨員中的骨干青年具備較好的政治理論基礎條件,并且經過多年的自我提升或完善,很多學術骨干黨員已經逐步走向了事業單位的領導層,但縱觀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制度、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社會風氣、知識文化無一不與民眾的經濟活動存在緊密聯系。具備較強的經濟意識,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指導思想。黨員領導干部也在社會發展背景條件影響之下,在考核、選拔、教育等方面政治理論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以地勘類事業單位來講,為了更好維護事業單位的發展,需要將有關科研、項目等經營活動緊抓,由此導致大部分的黨員領導干部認為馬列主義、毛概思想等不具備經濟影響作用,對現場工作環境的適應力不足,嚴重缺乏崗位實踐的磨練。這種政治理論素質建設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在教育、工業、制造業當中也較為突出,青年黨員的成長或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在工作期間由于缺乏良好的政治素養或理論基礎條件,導致很多失誤問題的產生。如果對長遠工作的預見不足,容易在高層管理人員或其它外力條件的影響下,盲目開展相關工作,缺乏領導干部的基本素養或領導能力,很難以健康積極的工作態度影響到其他基層員工。
(三)黨員干部缺乏道德建設指導
思想道德教育在公民受教育期間,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但是我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社會生活、行為習慣、言行舉止等方面都沒有一個系統全面的道德體系引導。人們走進一個多元化、信息化的社會時代之中,追去個性或經濟條件等思想泛濫,對于單位的黨員領導干部來講也是一種存在弊端的個人發展形式。我國走依法治國的基本道路,社會崗位需求、生活實際情況也受到了約束引導。但是在管理與人際交往方面都不能完全用法律法規來界定,政治理論、道德理論等基礎條件不足,限制了黨員干部的未來發展空間。
我國不同的地區首先是在環境、風俗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其次就是在經濟條件上也有著較大差別。目前在一些經濟水平相對來講較為落后的地區,民眾的受教育程度不足,事業單位的基層勞動人員就能反應出來,也由此導致中層及以下的領導干部,在自己崗位的實力發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基于這個社會時代發展背景,黨員干部需要從思想或觀念上糾正自己的道德修養與意識,避免腐敗問題逐層的蔓延開來,并將弄虛作假、謊報瞞報等情況泛濫起來。對于部門來講需要通過業務活動來展現個人能力,并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價值。而黨員干部只有將權利與職責明晰,不出現隨意使用權利并造成違法犯罪,才能保證個人的道德素養較高,能夠有效引導基層員工。
二、加強黨性黨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開展責任制的黨員管理模式
建立責任制的黨員管理模式,明確指出在事業單位發展或經營管理期間,黨員干部的職責范圍或工作要點,個人行為或思想都能夠受到積極的影響與調動。目前借鑒我國的黨員或政府相關干部的任免與任前公示制度,要求根據“清醒就任、清正履職、廉潔從政”的基本原則,認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中央八項規定以及廉政黨課的理論學習。之后就等基層員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經過對民意的了解與采納,改變以往那種“凡事領導說了算”的管理形式。而對于黨員干部的責任追求,其實就是為了在典型案例或生活實際的教育指導工作期間,要求黨員干部具備良好的預見能力,避免同類型的問題再次產生。對于事業單位來講在這種管理制度影響之下,能夠將事業單位管理的公開性提升,將部分黨員干部的管理缺失問題揭露,才能在法治管理的引導之下,穩定黨員干部黨風黨性的建設速度。
(二)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理論指導
黨員干部政治理論指導,需要在社會環境的思想沖擊之下,將馬列主義的指導作用全面發揮,實現事業單位內部的各個管理工作都能落到實處,不僅能達成事業單位發展的追求目標,還能將知識、文化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全面發揮。
對于事業單位來講,了解行業在我國經濟制度下所面臨競爭問題,需要黨員干部在開展管理工作期間積極開展廉政談話,將黨內的監督與管理制度系統性的學習,按照國家黨章與黨內規定,將廉政談話的提醒與引導作用發揮。結合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模式需要,開展更為針對性的黨的教育與引導。要求黨員干部在單位內部的權利與利益分配之中,反思個人在管理與態度等方面的不足,以身作則發揮黨政工作的基本作用。這樣基層黨員也能在實踐工作之中,更充分的認識到只有將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利益訴求目標達成,將自己的服務人民的管理理念有效落實,在一個互相制約、互相信任的工作環境之中,提升事業單位的競爭實力。
(三)提升事業單位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
對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需要基于思想道德對公民的社會生活影響之下,將做人、做事、言語等更高標準的進行,潛移默化的推進社會發展。而我國經過數千年的文化積淀與思想融合,對道德文化建設需要從人格道德開始,經過引導、支配、規范等落實到工作或社會生活實處。考慮到共產黨員具備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黨員干部需要將道德建設作為端正黨風黨性的標桿,全面履行中央八項規定。事業單位開展廉政專題宣傳片教育,如《永遠在路上》《巡視利劍》等,推己及人實現自我反思以及對下的積極引導。一個優秀的黨員領導干部需要時刻將自己的楷模示范作用發揮,在提升個人政治、道德素養同時,通過崗位發展需求而體現自我價值。充分了解個人的道德教育的關鍵作用,自覺進行道德或責任約束,合理形式自覺的權利與義務。
三、結語
事業單位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黨風建設,其實目的就在于滿足事業單位運營所需的同時,能夠具備正確的政治思想。只有具備先進的黨員干部管理或教育的理念,發揮其在事業單位的領導與示范作用,才能提升事業單位凝聚力,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李承霞.關于加強領導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培訓的幾點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4,(09):225-226.
[2]李宏亞.從嚴治吏新常態下抓好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培訓的思考[J].黨的建設,2015,(11):37-37.
[3]王偉.淺談國企黨員領導干部加強自身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J].東方事業單位文化,2014,(19).
(作者單位: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七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