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付玲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近幾年誕生的新型教育模式,這一模式與其它教學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它主要是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極其有利。對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闡述了現代學徒制相關概述及實施現狀,其次分析了金融專業實施學徒制的重要作用和實施內容,然后闡述了高職金融專業應用現代學徒制的措施。
【關鍵詞】金融專業 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 教學改革
一、現代學徒制相關概述及實施現狀
學徒制是師徒一同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師傅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徒弟,然后學生通過相應的實際將師傅傳授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種學徒制已經應用到生產與教育并重、涉及廣泛的教育性質和利益機制并由國家規范制度為特征的現代學徒制。這種學徒制改變了學生的身份,使學生的身份兼具了學徒身份,因此高職金融院校一定要聯合企業對學生進行培養,以此獲取更高的職業技能。
二、現代學徒制在金融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使學生掌握崗位特點
高職院校主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因此高職院校在教學中一定要以“學徒制”教學模式為基礎,這樣才能達到高職金融院校的教學目的。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加入了很多的真實案例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崗位工作有所了解,使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二)有助于解決專業實訓教學難題
高職院校一直在為如何能提高學生實訓能力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因此經常組織學生在學校實訓室進行實踐操作,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學校在實訓內容、實訓方法和實訓形式上與企業崗位實際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學校的實訓很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有效促進了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教育融合,以“師帶徒”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學校就能了解崗位實際工作情況,有助于解決學校的專業實訓難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金融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主要內容
(一)崗位職責培訓
學生進入企業前必須要進行崗位職責培訓,通過這種培訓能夠使學生明白自己的職責和責任,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工作,同時對于自身崗位的技能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職業素養培訓
員工的職業素養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基于“學徒制”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來說職業素養同樣也很重要,所以學生在進入金融單位后必須要忠誠于企業,只有員工保持高效的合作精神才能使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因此在校期間學校必須要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培訓,進而使學生擁有較強的職業素養。
五、高職金融專業教學中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有效措施
(一)國家要給予一定的支持
由于高職院校在實施現代學徒制時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法律政策支持,因此國家必須要給高職金融專業一定的政策支持。此外,國家必須要制定學徒制方面的法律法規,通過這些法規能夠使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中獲得重要地位,同時還能明確企業、學校以及學生之間的法律規范,將各方的指責進行細化,進而保證各方利益。
對于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企業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上的幫助,這樣才能促使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學徒制建設當中,同時政府和國家一定要對這種學徒制進行有效的監管,對于下發的資金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把控,保證“師傅”的良好待遇。另外,政府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這樣才能確保企業能夠充分的認識到現代學徒制對企業運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激發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愿意主動與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對于高職院校方面來講,政府也要考慮周到,結合實際情況對學校的課程質量、學徒數量,通過指標量化對學校現代學徒制實施進行綜合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和實訓成果進行撥款,吸引更多的學校積極參與到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中,從根本上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二)要重視學生和學徒身份認同
在制定實訓方案時學校和企業必須要共同參與制定,這樣才能使學生和學徒身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制定的實訓計劃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否則計劃會很難實現。在實施學徒制教學時,學校、企業、學生要共同簽署三方合同,這樣才能使現代學徒制得到全面有效的實施,同時通過這種合同,能夠確保各方的合法權益的到有效的保障,從而使學生的學徒身份得到有效的認可。
(三)高職要對金融人才體系課程進行完善
高校在制定教學方案和人才培養目標時一定要根據企業的需求對課程體系進行完善,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生的理解能力,最重要的是還要考慮學生所學內容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金融事務專業的授課內容,一定要考慮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同時學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用人單位所需能力、知識、素質等不同要求來制定教學方式和實踐內容,同時還要根據單位和社會的變化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具體策略如下:
(1)優化課程設置。課程上一定要根據銀行業務要求進行實踐,同時還要根據證券公司業務流程和銀行會計,企業會計等實務方面的比重,來開展教學活動,將比重升到總學分的50%。
(2)優化教學手段。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例如:利用電子閱覽室組織學生查閱資料,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智能手機的作用,在網絡上瀏覽相關知識。另外,學校要與企業聯手開展模擬教學軟件,組織模擬實訓教學;在信貸教學中引入真實的客戶案例進行教學;對于外匯交易與證券投資可使用多媒體軟件開展教學。
(3)優化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要對銀行、模擬證券公司實施模擬教學,這樣能使學生對金融業務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四)構建。銀行專家工作室”實踐基地
金融機構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要有較強的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必須要以實際操作為基礎。但是現在的實習學生都不能進行動作操作,這會對實踐能力造成影響。
因此,學校要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的學徒制教學方式,這樣企業就可以為學校建立“學生銀行工作室”,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工作室領導要由銀行主管擔任,并承擔存取款、金融咨詢、銀行會計等業務,然后學生要定期到工作室內進行業務實踐,同時每名學生要配備相應的師傅,這種學徒制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的促使學生的金融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