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恬甜
摘要:作為提升學生素質重要課程的小學語文課程歷來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先進性、新穎性及趣味性不斷增強,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本文結合相關案例,對“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利用互聯網能夠豐富語文教學手段,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最終實現我們追求的綜合性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策略教學;探究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代科學的日新月異為教育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對我們教師也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有效地發揮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呢?下面談一談如何有效地發揮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率,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的。
1.巧妙選擇“互聯網+”與小學語文課的融合點
時至今日,互聯網可以說已經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內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已然成為必然的趨勢,小學語文在培養學生已有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口語交際教學,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包括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習慣,并將學生各種教育結合在一起,其教學內容絕對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校內,校外,是一個連續且完整的活動過程。因此,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小學語文的知識,廣大一線教師必須找好融合的切入點,不能單純的認為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教學,就是“互聯網+”與學科的融合,決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要始終堅持使用信息技術是為了將學科知識進行更好、更加全面的展示,是為了全面實現素質教育這一原則,如果本課的課堂知識無需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可不必生硬地把學科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
例如,教學《火燒云》一課時,可根據各個教學重點環節,利用計算機演示了各種火燒云的特征及其重點詞語的定格畫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必將大大提高。因為,教師單純的講解與板書,直觀形象度不夠,這時候輔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播放幻燈片或者FLASH,將祖國東西南北的大好河山進行全面的展示,不僅能夠使學生對祖國各地區的面貌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更能增強學生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而在進行《寓言兩則》一課的學習時,學生表演、交流、談論的形式反而比利用信息技術如播放視頻等,更加能夠體現學習的內容及目的。
2.以互聯網為基礎構建師生教學模式,做好教材知識與“互聯網+”技術的取舍
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以互聯網為基礎,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創新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教學,利用互聯網輔助教學,在網絡中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構建最佳的教學模式,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可以擴展教學內容,以互聯網的模式幫助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體系,隨著網絡概念的深入人心,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為構建師生教學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在課堂中可以將語文教學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以互聯網為基礎構建師生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效果,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觀念,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實踐教學中要以互聯網為基礎構建師生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語文出版社四年級上冊《古詩三首》之《望洞庭》時,教師就可以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通過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詩詞鑒賞環境,讓其充分體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洞庭湖美景和感情,強化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將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好好傳承下來。具體來講,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在課前搜索相關的洞庭湖圖片,或者有關洞庭湖山水的錄音、錄像,將這些網絡資源進行整理后,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洞庭美景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動畫軟件flash將詩中描寫的”湖光、秋月、潭面、白銀盤、青螺”等景色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創造一個動態的詩意動畫,讓學生體會到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 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解決難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重點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
互聯網催生了“網絡三課”——慕課、微課、翻轉課堂,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手段過分依賴,使得課堂教學本末倒置,信息技術喧賓奪主。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的主導地位絕對不能忽略。互聯網信息體技術教學是能夠更加符合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學更加智能化,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在知識呈現上更簡單、直接,這無疑能夠使教師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給學生呈現所學的知識,節省了時間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多媒體的應用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知識儲備相對薄弱,理解能力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是較差的,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直觀的圖片、漫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們呈現所學的知識,這樣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結語
總之,“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的教與學,給教師及學生,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網絡新技術的出現,是一把雙刃劍,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互聯網滲透教育必須竭盡全力的克服本身的短板,必須竭盡全力發揮互聯網教育的長處,并不斷進行改進與提升,從而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更好的運用它。
參考文獻
[1] 翟增山.淺談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8).
[2] 蔣敬久.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9).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東縣洣水鎮踏莊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