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詩武
摘 要:以西部貧困地區白河縣為例,以城鎮化為大背景,指出社區圖書館存在的重要價值,調研總結出了社區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了今后社區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城鎮化 社區圖書館 存在價值 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01
白河縣地處陜西省東南部、隸屬陜西省安康市管轄,全縣轄11鎮117個行政村(社區),常住人口21萬,百姓經濟以勞務輸出為主,政府運轉主要靠中省轉移支付,是個典型的西部山區貧困縣。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特別是近幾年來扶貧搬遷工程的強力推進,西部貧困地區城鎮化率大幅提升已達到48.5%。就我縣而言,幾年前,就只有城關鎮縣城片區有3個社區,而如今,全縣有社區100多個。面對大量農民轉換成居民了,可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卻一時難以改變,如今過著沒地種的閑散生活,如果正能量的教育、文化和娛樂沒有及時跟上,這些新居民的時間和思想就會被庸俗和腐朽占領,他們會長時間泡在麻將館里,進而因賭滋事生事層出不窮,妻離子散、老人孩子無人照管出事的比比皆是,社區臟亂差現象更是隨處可見。面對以上令人痛心的場景,我們得反思這是不是真正想要的城鎮化?其實,城鎮化并不是指農村人口搬到城市里住高樓就行了,真正的城鎮化是指人在思想上的進步,是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生活觀念和生活環境的更加科學、安全、舒適。而這一切,就需要社區圖書館大顯身手、彰顯作用。
一、社區圖書館存在的價值
社區圖書館是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是社區居民實施思想教育的主戰場,是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是社區居民信息交流中心。因其有著公益、均等、免費、便利和教育等屬性,所以成為廣大家長的“會客廳”和”繼續教育基地、成為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我縣圖書館曾在一個新建的社區租門面開了個面積不到100平米的社區分館,每天上午被家長們坐滿,有看書學習的,有交流查閱信息的;每天下午和周末被孩子們擠得水泄不通,把作業完成后,就開始閱讀。我們放置在這里的各類工具書,大人小孩都在使用。每年配合總館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達20多場次,在豐富居民生活、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移風易俗等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社區圖書館現狀
近年來,包括西部貧困地區都在大力推進社區圖書館建設,但總的來看,數量稀缺,建設緩慢,質量不高,發揮作用遠未達到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面積小,我縣山多地少,公共資產緊缺,社區圖書館平均面積不到40平米;二是圖書少,文獻平均只有800冊,均為2010年前配送的,后來幾乎沒有大的更新和增補;三是管理人員不固定,變動頻繁,最長的不過三年,最短的不到1個月;四是管理缺乏專業化,大多沒有受過專業化的學習和培訓,大多是兼管的身份,管理時很不規范,隨意性強;五是開放不到位也不合理,一是沒有天天開放,二是沒有錯時開放;六是缺乏經費,社區的錢本就十分有限,社區用于圖書館運行的經費更是少之又少。
三、社區圖書館發展思路
社區圖書館要想發展好,必須多方爭取搞好硬件建設,必須下大力氣做好服務,同時更迫切希望國家早日出臺有關保障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政策與法規。
1.多方爭取,搞好硬件建設
1.1爭取政府支持
主動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工作,只有讓主管領導了解工作情況和困難程度,才有可能重視社區圖書館的各項建設,在人員、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
1.2爭取企業聯辦
用企業的名稱來命名社區圖書館,就可以極大地提高該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我縣就有一家社區圖書館是以企業來命名的,叫“獅子山社區香城地產圖書館”。
1.3與公共館聯辦
成為公共館直屬分館后,館藏圖書的數量種類與更新調配、專業技術力量獲取、人員培訓學習等相應就有了保障。
1.4引進企業運營機制
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基礎上,在主管部門允許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信息資源優勢,以低于市場的價格開辟一些有償服務,再用此經費來聘用專業信息咨詢人員,開展有償高端信息咨詢服務,來擴大生存空間。
1.5借助文化創建搞好發展
這是最有效的途徑。我縣圖書館就借創建省級文化先進縣之機,完成了跨越式發展,社區圖書館也普遍得到改善。目前又在安康市的帶領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縣-鎮-村(社區)圖書館必將迎來新一輪建設機遇。
2.拓展服務,發展壯大
2.1創辦借閱網點,擴大服務范圍
在具備一定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創辦社區圖書館駐企事業單位服務網點。我縣城關社區圖書館就在附近的看守所、敬老院、消防大隊和一家化工企業先后建立了服務網點。
2.2為農民工實施定向服務
一是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提供各類技能書籍,利用共享工程視頻進行遠程技能培訓;二是提供法律法規服務:加大法律法規圖書的采藏力度,請司法部門工作人員來給農民工做“以案說法”知識講座,開展免費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幫助農民工維權等活動;三是舉辦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2.3彰顯教育功能
一是做好借閱服務;二是定期開展道德講堂、好人評議誦讀比賽等活動,使社區居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步改掉陳規陋習,不斷修正不良品行,被集體推動著向高尚的社會行為規范靠攏;三是與學校聯手倡導綠色閱讀;四是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做好社會穩定工作:我縣一社區圖書館開設了一間“聊療吧”,為心理有障礙對象進行心理輔導。
3.亟待國家立法,尋求建設保障
世界上發達地區國家對社區圖書館建設極其重視,在建設之初,就已經規劃好了,無論社區大小,都有圖書館,作為必備的配套公共設施,而我國在社區城鎮化建設推進中,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把社區圖書館做進規劃,把最好的場地和空間都建成了商住樓和門面房,以經濟利潤為上。雖然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和《公共圖書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但這些法規中仍未涉及到有關保障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條文。所幸的是當前全國在大力推行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搭上這趟列車,社區圖書館可以得到總館在文獻資源、人員培訓、管理系統等方面的支持,但在館舍建設、人員數量、經費來源等硬件上仍無明文保障。所以,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急需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參考文獻
[1]馬蘭.多中心體制:社區圖書館建設新路徑[J].圖書館,2008,(3).
[2]方玲.五聯社區圖書館知識援助服務的實踐與探索[J].公共圖書館,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