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麗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實體零售業向“新零售”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新零售有效地推動了消費升級,在實體零售業轉型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能改變傳統經營觀念、缺乏技術指導等問題,本文就實體零售業轉型“新零售”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實體零售業轉型“新零售”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01
實體零售業經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式,企業業績不斷下滑,雖然各企業的下降幅度不同,但整個實體零售業市場的下降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實體零售業改革創新、轉型發展是十分必要的舉措,應當不斷提升服務效率與服務水平。
一、實體零售業向“新零售”轉型發展的重要性
實體零售是商品進行流通的重要渠道,但是隨著實體零售業經營成本的提高、網絡零售業蓬勃發展以及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等因素影響,實體零售業經營困難。在2016年10月,在阿里云棲大會上馬云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一詞,新零售就是企業通過互聯網,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商品從生產到流通和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新零售是通過線上的云平臺與線下的銷售門店和生產商以及現代物流相結合,產生的一種零售新模式,有利于消滅庫存,減少囤貨量。實體零售業向“新零售”轉型發展,以用戶的體驗為主,有利于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激發發展的活力,增強發展的動力。
二、實體零售業的現狀以及向“新零售”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實體零售業的現狀
實體零售業在擴張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同質競爭,商店大都沒有各自的特色,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不足。現階段實體零售市場增速放緩,銷售收入增速持續下滑,實體零售業運營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房屋租用成本以及水電費、運輸費等費用持續增多,利潤率很低,實體零售業存在經營困難,面臨停業調整、倒閉的風險。
2.難以改變傳統的經營觀念,缺乏技術指導
實體零售企業沒有正確認識到新零售的重要價值以及戰略發展地位,他們采取的是謹慎的態度,不輕易進行投資,不愿意做出改變,沒有以用戶為中心,不具備用戶思維和專業的能力,缺乏利用大數據捕捉用戶需求的能力,同時對客戶需求研究不夠深入,對自身零售業的市場定位不到位,缺乏優勢產品的推出確定明晰市場策略,導致新零售的運營效率不高。
3.服務管理模式不健全
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缺少專業性人才,不重視對客戶的服務意識,沒有做到對用戶進行跟蹤服務,沒有優化用戶信息收集整理模式,以及詢問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建議等,服務質量不高,用戶沒有獲得良好的體驗。
三、在實體零售業轉型“新零售”過程中研究的發展對策
1.實體零售企業要創新管理理念
傳統的實體零售業采取的是線下的銷售模式,企業時刻處于激烈的競爭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失敗的風險。企業應當不斷與時俱進,創新管理理念,意識到傳統零售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創新,向新零售轉型發展,實體零售業可以創建自己的網購服務平臺,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擴大商品市場與知名度的同時,發揮實體店服務的優勢,用長遠的目光看待企業的發展,重視對行業動態的分析,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并且做好風險預防和監管工作。了解自身的實際發展需要結合相關新政策、了解新形勢的基礎上,勇于接受新理念,敢于實施,從而促進企業在新零售過程中健康可持續地發展,獲得長遠的經濟效益的增長。
2.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
企業可以邀請在新零售方面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和引導工作人員學習先進的綜合性知識和技能,具備對大數據分析的處理能力,不斷地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愛崗敬業,樹立以客戶為導向的意識,提升服務質量,熟悉新零售的運營,能夠精煉地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熟練地運用新的技術和設備,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對大數據進行分析,不斷提升個人的洞察力,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合理地安排計劃,有效地解決,在工作中不斷發展創新,挑戰自我,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3.優化新零售業經營模式
實體零售業在向新零售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改變了傳統銷售過程中單純地只是銷售商品的情況,新零售中還包括對信息的收集功能,并且轉變以消費者為主導的銷售。因此建立大數據庫十分重要,企業要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深入分析,研究總結各種類型商品的市場需求,從而為零售業中生產與采購的產品類型提供參考指標,降低不必要的庫存數量,提高企業利潤的同時方便人們的生活。新零售業可以向各個地區延伸和拓展,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拓展,大城市向小縣城延伸,減少競爭聚集點,優化產業布局。形成高效、安全而又靈活的市場銷售平臺,優化市場資源,提高對風險的宏觀調控能力,對消費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4.提升對消費者的服務水平,讓消費者獲得良好的體驗
零售業務范圍廣泛,新零售銷售過程中,企業要營造服務文化的氛圍,以提升服務水平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驅動力,讓工作人員形成對服務價值的認知能力并且作為個人行為的規范和準則,不斷提升服務意識與服務水平,要運用現代化先進的技術,促進對用戶消費信息的追蹤分析,加強對用戶價值需求的判斷,以客戶的滿意度作為工作人員工作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為客戶提供個性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尊重每一位消費者,讓用戶獲得良好的消費體驗,并且營造長久而良好的消費聯系。企業還可以建立對客戶分層次進行管理,為高端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這樣也是讓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策略,因為企業存在資金匱乏、存在工作人員素質和能力達不到客戶需求,還停留在較低的服務水平,難以滿足客戶更高層次的服務需求,通過探究客戶的需求,針對性地開發高質量和深層次服務,不斷提升企業的服務質量。
結語
現階段,新零售正處于起步階段,實體零售業向“新零售”轉型發展雖然面臨著很多的困難,但是也存在著機遇。只要抓住機遇,勇于創新,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采取移動支付、社交互動等手段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實體零售業的傳統運營模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提升銷售效率,并且促進企業效益不斷增長。
參考文獻
[1]鄭貴華,李呵莉.實體零售業轉型“新零售”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論壇,2017(05).
[2]孫孟凱.基于商品流通模型的零售業發展趨勢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8.
[3]王海波.我國零售業態演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