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俊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創新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改變課程結構、引進先進技術。其中,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創新,調動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基于此,主要探析了初中數學與多媒體技術融合。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程;多媒體技術;思路分析
多媒體技術綜合了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應用在數學課堂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值得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推廣應用。
一、數學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重要作用
第一,挖掘學生數學思維。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教學目標的調整、達成,教師可以及時獲得信息反饋,調整數學教學,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開發,提高教學質量。第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學生參與積極性調動有著促進作用,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比如:勾股定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描述:將一塊長3 m,寬2.1 m的薄木板搬到房間,但門的高度只有2 m,寬1 m,怎樣將薄板搬到房間成為主要問題。學生多媒體的積極性將被調動起來,學會主動思考問題。第三,提高教學效率。初中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學生想要完全理解具有一定難度,這也是教學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現階段,應用多媒體技術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路
(一)創建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教學思維,將更多數學知識教給學生,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新課程教育要求,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創建教學情境,教學效果顯著。教師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生活連接,為學生播放音頻、視頻,激發學生思維意識,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例如,在軸對稱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軸對稱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如:橋梁、標靶、飛機等,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有哪些共同點。由此,引出軸對稱教學,通過生活中的情景展開教學,增加對知識的記憶。
(二)創新學生思維意識
數學知識有著復雜性、絕對性、精準性特點,即使學生反應迅速、學習能力較強也會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到吃力。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數學教學強調多元化、新方法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初中數學知識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轉變,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啟發。基于數學文化角度分析,數學文化重視學生概念、公式、數學定理的引導,讓學生了解數學內涵和魅力所在。
例如,圓周角定理證明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采取動畫教學讓學生真切地看到圖形變化規律。第一,展示圓周角頂點的變化,引出圓周角的概念。第二,由中心對稱入手,通過三角形的移動、旋轉使學生理解概念知識。講解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時,利用多媒體畫圖功能畫出等腰三角形,便于學生對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概念的理解。多媒體操作后,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教學步驟操作,起到對數學知識的鞏固作用。
(三)做好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是數學教學的基礎前提,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時應結合數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和趣味性。例如,幾何圖形教學時,應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幾何圖形的立體圖和平面圖,以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為例便于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掌握。另一方面,凸顯教學設計趣味性特點,避免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教學效果。
(四)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數學教學增添趣味,使復雜、枯燥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尤其是幾何圖形、應用題教學。例如,講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時,利用幾何畫板在兩點之間連接一條直線并做成動態效果,引導學生直觀地驗證該結論。實際教學中,插圖是書本中重要內容,但插圖是靜止的,多媒體技術以色彩鮮明的動畫展示,不僅可以突出教學重難點,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
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將書本知識以圖像、聲音、動畫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積極性、自主學習意識調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具有幫助性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崔晶.初中數學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意義及其限度[J].電大理工,2017(1).
[2]余應梅.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輔助運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2).
[3]王蓓.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