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寧
摘 要: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音樂教育都是以聆聽為主,缺乏其他輔助的教學手段,這樣的音樂課十分的落后,缺乏先進性,長久以來就會導致學生喪失對音樂課的興趣。而音樂課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在音樂課獲得自我滿足,提升思想境界,提升自我價值。體態律動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創造性地去表現音樂的途徑。高中生處于認識的關鍵期,對于事物充滿認清,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在音樂課堂中融入體態律動是十分必要的,結合體態律動的優勢,探究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體態律動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體態律動
一、體態律動的特點以及運用價值
體態律動是瑞士作曲家達爾克羅茲首創的一種音樂教學方式,強調的是對音樂的體驗感受,主張以身體為感官媒介,由其適合于初、高中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勝利特點,彌補他們在音樂實踐能力的不足,對于即將要參加高考的高中學生,更是能緩解他們的壓力。體態律動對學生全身運動技能開發和優化,對學生來說有很多的意義。
1.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更具積極性
高中生已經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以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而律動教學能引導學生運用肢體動作去感悟和表達音樂,符合高中生愛動的天性,營造了一種更輕松、更愉悅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2.使課程更加淺顯化和生動化
音樂教育融合了樂理、欣賞、視唱與樂器、唱歌等多方面的教學,在音樂課堂的教育中融入體態教學就能很好地將多方面的知識互相滲透,提高課堂效率,簡化課程內容。另外體態律動能運用更加生動的肢體動作等去表達相應的樂理知識,使課堂更加生
動化。
3.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陶冶學生情操
體態律動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情況下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課堂的內容,也讓學生在實踐之中更好地學習相關的樂理知識。而且有的作品抒情性強,在此類的作品教學中融入體態律動容易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民族或者國家的文化及風俗人情,在意境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體態律動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運用
1.運用體態律動讓學生感受音樂節奏
節奏是音樂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音樂之中不同的氛圍往往用不同的節奏來體現,像節奏很快、高潮迭起的一般是用來表達一種快樂的氛圍,而緩慢低沉的調是用來表達悲傷的氛圍的,只有很好地去感受音樂的節奏,才能體會到音樂中的思想,從而更好地學習音樂。
例如:在人民版音樂鑒賞中有一篇《非洲歌舞音樂》,在這課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先準備好具有名族特色的舞蹈的視頻,讓學生結合音樂去學習當地的舞蹈,高中的學生善于表達自己,而且非洲的歌舞往往是歡快的并且使是多人共舞的,這樣不僅能提升課堂的效果,也能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在歡快的律動之中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節奏和內涵。在一些欣賞歌曲中,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課堂上,教學可以學習相應的指揮動作,在放歌的時候,配合自己鏗鏘有力的指揮動作,更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歌曲的內涵。
2.運用體態律動讓學生更好的歌唱
音樂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之上,雖然高中的學生已經有了很多音樂學習的經驗,以往的音樂教學很忽視唱歌的教學,但是高中時期學生發育完全已經較為成熟,是最善于開口歌唱的時期。以往的歌唱都必須在鋼琴或者很多的伴奏之下才能進行,離開鋼琴之后,很多的學生就不會唱了,這說明在樂調和音準的掌握很欠缺,所以可以用太律動去改善這些情況,讓學生更好地唱歌。
例如:可以用拍桌子的手法去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調,雙手拍桌子視為強拍、一手拍一手敲視為次強拍等,這樣就能讓學生運用更多的感官去學習音調,形成視覺、聽覺的雙重記憶。也能有一種旋律曲線的方式去感受,即通過身體部位和手的相互位置去表達音樂中的影調、情緒的變化,這樣能很直觀地看到樂調的走向,便于學生的記憶。
3.運用體態律動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
高中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在確實合理引導的情況下,還是很難有效地欣賞音樂作品,這里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并沒有認真地傾聽音樂。教師必須借助體態律動去引導學生更好欣賞音樂。
例如: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一節的課程之中,教師要結合貝多芬音樂創作的背景,結合自己的肢體動作去表達自己的心情,讓學生從自己的肢體動作去猜想音樂的主體,從而引導學生體會貝多芬的生活社會背景以及貝多芬音樂中蘊含的一種從絕望到斗爭再到勝利的一種奮斗的精神。并將這些思想與精神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用音樂創造價值,更好地發揮音樂對于人生的作用。
音樂課堂的教學方式一直在進行著更新,體態律動的運用一改以往單一的音樂模式,真正做到了音樂學習中的動靜結合,動態的律動引導學生真正進入音樂之中,深入體驗音樂的內涵,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能夠更快更有效地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必須革新自己的觀念,摒棄以前落后的思維方式,合理運用體態教學,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瀅瀅.探討體態律動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音樂時空,2016.
[2]張燕梅.體態律動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