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丹
摘 要:如今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發(fā)展已經處于深化狀態(tài),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改進教學效率低的問題被提上議程。尤其是古詩詞類的文章,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一直以來都受到師生的忽視,新時期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想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推進古詩詞的高效教學。主要以《琵琶行》這篇文章為例,探討其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學方式;高效教學
《琵琶行》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古代名篇作品,是白居易所創(chuàng)作的古典詩詞。這篇詩詞具有詩意的情感,也能夠讓人體驗到美如清泉的感受。要如何緊扣這篇文章展開相應的高效課堂教學,呈現出古詩詞課堂的精彩亮色,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重要教學工作。
一、以情境創(chuàng)設法展開教學
當學生在學習一門課程時,需要使其合乎自身的興趣,才能從中獲益。而在古詩詞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普遍比較低,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克服這個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而情境創(chuàng)設法是一個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教學手段,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古詩詞學習情境,讓學生產生發(fā)自內心的快樂,自主走進古詩詞的文本之中,然后對古詩詞的文本內容進行品讀。在《琵琶行》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方明配樂朗誦的《琵琶行》相關視頻,他的朗誦聲在適當的時候或低沉、或激越、或哀婉、或纏綿,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文章中憂愁暗恨的這一主旋律,將身世凄涼的琵琶女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出來。而相關的配樂也通過其特有的音樂美而加強了古詩詞朗誦的感染力,讓學生不自覺地就走進文本的畫面,融進這一個朗誦的氛圍之中,與文本進行有感情的對話與交流。
二、以巧妙的問題展開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掌握課堂提問這一藝術,科學合理地設置課堂問題,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滿堂問式”和“滿堂灌式”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要求,而是要將課堂問題設置得少而精妙,使其可以真正發(fā)揮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橋梁作用,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之中,探究其中的深刻內涵。而且課堂提問如果設置得巧妙,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而在《琵琶行》這篇古詩詞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其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選取兩個切入點。其中一個就是“誰解琵琶語”。在這個切入點的指引下走進文本,可以讓學生去探究琵琶曲中蘊含的情感,要求學生可以從曲中的旋律變化了解琵琶女的情感變化情況。同時,學生可以自主思考琵琶女發(fā)生情感變化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切入點就是“司馬青衫淚”,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詩人為什么會因琵琶女而淚濕青衫?此時他的心境又是怎樣的?”結合這些問題,學生會更加深入地走進文本,由淺入難地領悟該古詩詞的豐富內涵。
三、通過留白賞析,提高欣賞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針對文本中的留白空間展開大膽的猜想,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處理好自己與文本之間的關系。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容易對隱藏的內容產生探究的欲望。在這樣的求知欲下,學生容易激起積極主動性,自主展開探究性的閱讀活動。在《琵琶行》這篇古詩詞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個詩句就可以發(fā)揮留白賞析的教學效果。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都流于表面地理解為琵琶女性格羞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這首詩詞的主題思想來對其進行理解,就可以挖掘到新的內涵。這時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fā)出來,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琵琶女此時的真實心境。尤其是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是“悲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這一點為切入點,深入地了解琵琶女在悲切的身世背后隱含的心灰意冷,感悟其在年老色衰之下更不愿意拋頭露面的情感。而這與作者的心境相符合,表達出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學生在探究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更深刻地領會到這一詩句描寫的傳神之處。
四、合理設計活動,展開師生互動
在《琵琶行》這一古詩詞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古詩意境,更全面地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并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概括能力,教師可以在小序這部分的教學結束后,開展分組討論活動。即教師可引導學生給文章的每一段都添加七言標題,然后比較哪個小組制定的標題更具有詩意,且符合該段落的內容。這個活動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這篇文章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以《琵琶行》為例,筆者提出了幾種優(yōu)化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當前的古詩詞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讓古詩詞學習不再是學生的弱項。而當學生學好古詩詞的同時,還能將其良好的學習能力遷移到其他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家美.“對讀”方可讀對:人教版《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8):70-72.
[2]劉啟東.迫不得已的“珠落玉盤”[J].四川教育,2016(2X):77.
[3]歐陽興.高中古典詩歌教學有效途徑淺探[J].中學語文,2017(36):17-18.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