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芳
【摘要】本文將立足于中職德育教育教學中我國傳統文化的現狀,結合目前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中職德育教育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相應解決策略,以期中職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明晰其所滲透的文化精神。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育 傳統文化 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64-02
我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悠久,在新的歷史時代正在不斷地創新與傳承,德育教育恰恰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載體。通過在德育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滲透傳統文化,對學生來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不僅能夠傳承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與運用傳統文化,并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職德育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傳承文化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1.中職生德育教育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
中職學校的學生相對來說沒有升學壓力,德育教育是基礎課,和專業課相比,學生們重視程度不夠;同時,根據課程安排,德育教育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較多而且課時較少,多數情況下講解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法相對枯燥,講課內容過于單一,并缺乏與當今課程改革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的創新之處。學生和教師間在課堂上不能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的交流與理解,這就使得老師與學生間的信息以及知識出現延遲與不對稱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德育教學的課堂上就存在多數老師拘泥于傳統的德育教材、學生所學的德育知識局限于書本教學內容,老師也往往忽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中職階段側重引導中職生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學生日后繼續學習德育知識也具有很多益處。
2.中職生德育教育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措施
2.1發揮德育教育教師對傳統文化教學的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能夠鮮明地體現出時代特點,還有著獨具特色的民族特征,這是優秀文明的演化,亦是民族精神文化等方面綜合形成的優秀文化精粹。中職的德育教育是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關鍵途徑,在德育教育課堂上所滲透的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便于接受知識,也能夠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記在心中。新時代的德育教育教師要學會歸納與中職學生相適應的教學新手段、新方法,通過引入有趣的傳統文化內容來激發學習文化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提升自身素質以及增加知識儲備量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傳統文化的課堂教學并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同時,老師應該在尊重學生天性的基礎上,通過研究中職學生的發展規律,進而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營造出自由的學習環境。通過充分發揮德育教師的作用,幫助學生增加傳統文化的閱讀量,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視野與見識,最終激發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并且不斷地提高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
2.2以因材施教方式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德育教育教學過程中
我國的傳統文化覆蓋面廣,還擁有美術、古琴等多種類型,這就需要教師按照學生的興趣來不斷豐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最終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能力。基于此,老師需要采用個性化培養的教學方式,采用與中職生智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培養方案與培養方法,這恰恰是因材施教的本質。同樣,德育教育教師就是要把握學生在中職時期自我意識不斷發展,自我評價不斷增長的特征,并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能力將其培養成具有較好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學生。一方面,老師需要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課堂,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滲透傳統文化時不應僅僅拘束于文化的表層意思,而應尋找其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共通之處。在這種情形下,老師就得利用諸多種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喚醒學習傳統文化的潛力,培養學生的素養與發散性思維,并在德育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傳統文化內容、相互交流所學知識的機會。諸如,老師在講解傳統文化時讓學生聯系自己所學習的音樂、美術作品等的經歷,將課文中傳統文化的內容轉變成具有真情實感的現實文化場景,這種教學方法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按照課程大綱要求學生重點學習課文的內容,并交流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總之,德育教育教師用生動的故事及語言闡釋自身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并將學生分組進行講述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鼓勵表現好的同學,進而對其他學生起到教育、鼓舞及激發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3.結論
中職德育教育要主動改變傳播傳統文化的思路,挖掘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與語言能力,亦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德育教育的自信心,促進培養學生的綜合德育素養以及增強中職學校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
參考文獻:
[1]魏程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職生德育滲透的探究[J].井岡山應用科技學校,2017,(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