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嘯風
摘 要:隨著軍隊院校改革落地,新體制新職能逐步運行,不得不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針對轉型時期的軍隊院校培養模式,本文探索軍隊院校從構建政治文化、優化課堂文化、推進制度文化等方面,持續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研究,以期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 軍隊院校 文化 思考
隨著軍隊院校“脖子”以下改革的落地,一年以來,新體制新職能持續運行,需要面對一些新情況新變化,如何持續推進院校“教管分離”新模式下的校園文化建設,不斷發揮先進軍事文化的育人作用,強勢推動學員成為“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這是一項時代課題。本文結合有關軍隊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與做法,談幾點粗淺認識,以期有借鑒意義。
一、圍繞政治建軍的原則,努力構建新時代的政治文化
一是以主題教育為主線,扎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運用開訓動員、政治教育、隨機教育、演習演練等場合,持續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職能使命、黨史軍史等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等活動,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學員,堅決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學員在任何情況下都毫不動搖的從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同習主席和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和本色。要與培育“雪蓮精神”、“甘巴拉精神”等教育結合起來,組織“看戍邊日記、唱戍邊歌曲、讀戍邊書籍、跳戍邊舞蹈”系列活動,構建融合的思想教育新格局;要探索軍民融合式的教育新模式,積極與駐地社會主義學校和高校聯系,使黨課、政治理論課的優質資源共享共用;要結合教學進程,開設“畢業學員講壇”、“指揮員論壇”等,激發學員學習潛能,打牢學員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以配合活動為牽引,強化“兩不怕”精神培育。要持續組織學習“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教育,遴選優秀戰斗故事、戰斗人物進行學習研究,傳承老一輩革命前輩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文化基因。要運用有效載體,培育學員的過硬戰場心理品質;要結合政治理論課,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例如在軍體課堂上設立旋梯、浪木、搖擺板、搏斗、障礙比賽等對抗性、勵志性項目、強化錘煉學員戰斗意志;在實施演習、演練等實踐課前,組織學員學唱軍歌、兵種歌等,并把高潮部分、激昂旋律剪切成音頻片斷,反復播放,幫助學員克服畏難畏險情緒,大力培塑學員的“兩不怕”精神。
二、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持續優化課堂文化的建設內容
一要永葆課堂文化的先進性。要始終注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課堂文化注入精神內涵,永葆課堂文化的先進性。要圍繞學習貫徹習主席在全軍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緊跟創新理論步伐,做到黨的理論創新一步,文化工作就跟進一步。要結合教學內容,及時跟新主題標識、宣傳標語,完善基礎硬件設施,形成富有“兵味”的課堂文化環境,多角度弘揚先進軍事文化,真正做到“兵說兵、兵唱兵、兵演兵”;要及時跟新主題標識、宣傳標語,完善課堂基礎硬件設施,形成良好的課堂環境,讓“教員教的舒心、學員學的開心”。
二要建立健全師資培養模式。要優化師資力量結構,運用聘請指揮員、裝備廠家、科研院所專家、士官人才等擔任教員的形式,組織作戰法規、裝備操作、訓練管理等的專題授課。組織深化訓練,形成人員隊伍較為穩定、實戰化能力較強的教員隊伍;要健全文職人員考核標準。增加考察文職人員教學理念是否愛崗敬業、知識儲備能否適應新裝備、新技術發展,是否適合長期在部隊發展,建立健全文職人員的長效機制;要拓展教員培養渠道,加大教員與作戰部隊干部交流力度,健全與部隊的聯教聯訓、雙向互動,考核評價、教學資源共享、教練員交叉培養等制度,最大限度縮小院校訓練與部隊需求之間的差距,突出訓戰一致。
三要構建新的課程教材體系。院校確定開設什么樣的課程,既要立足未來崗位需求和未來戰爭要求,也要結合部隊需求。要主動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從知識邏輯為主線向作戰活動為主線的轉型;要圍繞教學和作戰部隊裝備保障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把適應武器裝備保障需求的原理、操作和維護方法納入教材體系建設,進行通盤考慮,并結合教學實裝保障實際,適時新編課程教材相配套的講義、方法等,引領學員熟練手中武器和裝備。
三、緊盯依法治軍要求,推進新模式下的制度文化建設
一是以院校教育規定為依據,推進教學法規建設。要定期組織聯合進行教學法規專題學習,分清在教學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要組織學員系統學習教學管理、教學評價、考試規定等法規,以學促考;要健全教學聯系會議制度,組織學員大隊、專業系與教練連,聯合研究教學中的新情況,及時找出應對辦法,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效益;要強化主責主抓意識,摒棄“等、靠、要”等問題,分步細化現有制度,依法指導和改進教學管理工作,持續推進學風考風建設。
二是以條令條例為基礎,狠抓學員作風養成。條令條例是軍隊立法的基礎,院校作為培育人才的搖籃,理應作為基礎性工作去抓。要加強對學員隊正規化建設的督查,從入學開始,就注重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意識的培養,從嚴落實一日生活制度,持續進行學習和貫徹;要依托聯教聯訓基地,圍繞作戰任務、戰斗編成、戰備訓練及一日生活等內容,與部隊指揮員、戰斗員開展“結對子”活動,引領學員自覺提高軍事技能和鍛煉過硬作風。要實行量化制度,與創選爭優、評功評獎等緊密結合,通過隊列比武考核、軍容風紀檢查、內務衛生評比、條令知識競賽等工作,鍛造學員的“鐵律”意識和“紅線”意識。
三是以安全法規為基礎,狠抓安全文化建設。安全工作雖不是“中心”工作,卻能影響中心工作。因此,軍隊院校要以各種安全法規為依據,狠抓安全穩定。要結合重大場合、重大時機,集中進行安全法規、保密知識的宣講,時刻提醒干部教員和學員,牢固樹立法紀意識、安全意識和底線意識。要結合文職文員授銜、晉級等時機,分段分專題對文職文員進行專項教育,使他們增強號令意識、執行條令條例的規則意識和保密意識,為勝任崗位打下基礎。要以警示教育為依托,分類對全體官兵進行警示性法紀教育,持續推進“禁酒令”、政治紀律、生活紀律、財經紀律等的落實,為深化軍隊院校改革提供清風氣正的安全穩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