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善源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應用微課教學的優勢,其次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整合應用與設計。旨在通過分析微課的應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微課教學;教學模式
引言:
近幾年,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促進各種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微課也是其中的一種,主要就是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對教材內容中某一知識點,進行直觀的展現。微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且視頻時間相對較短,知識內容少,教學效果強等特點。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微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直觀理解語文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一、應用微課教學的優勢
(一)改善教學模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推進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利于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便于教師進行備課以及教學,提升教學效率,進而充分發揮微課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幫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與此同時,在應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能夠促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技能,從而使得教師能夠靈活應用微課,便于教師構建高效語文課堂[1]。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融入微課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思考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提升語文能力。與此同時,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還能夠將抽象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與掌握語文知識,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便于學生更好的學習以及復習語文知識,并且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知識,同時還能夠鞏固語文知識,利于學生拓寬知識層面,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相對于中學教師來說比較小,本來應該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與小學生的教育上,但是由于小學生天性愛玩、好動,因此在管理上面還是存在很多的難處,要想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穩定發展,對于小學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因此,小學教師在幫助學生完成課堂任務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交往能力、適應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而現階段很多小學教師都是身兼數職,既要負責語文、又要負責其他科目,沒有很多的時間用來開導學生,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穩定發展來說是一種阻礙。如果將微課使用在小學教師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錄制視頻、PPT等,大大的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無法對工作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降低了微課教育效果的發揮。
近幾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為了有效改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積極鼓勵教師應用新型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充分認識到微課的優勢,采用微課教學方式相對較少。與此同時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制作微課視頻,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備課負擔,并且還有部分語文教師并不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制作微課視頻,不能講有效信息進行整合利用,因此,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就沒有充分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還有部分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沒有同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使得微課的教學效果有所降低。另外,還有部分教師不懂得如何在制作微課過程中貼近學生,進而就會導致微課內容過于枯燥無聊,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興趣學習語文知識。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不是很了解,進而導致在制作微課過程中,并不能有針對性的涉及教學內容,不能有效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進而阻礙了微課教學模式積極作用的發揮[2]。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整合應用與設計
(一)課程預習階段微課的應用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將其中的重難點標注出來,然后結合教學任務合理設計微課視頻課件。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微課視頻的時間需要掌握在5~10分鐘之內。與此同時,微課視頻不僅僅能夠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教師還能夠將其上傳到網絡平臺,讓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提前觀看微課視頻,結合教材內容,構建知識框架,將其中不懂的地方進行標注,為課堂開展學習活動奠定基礎,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二)合理設置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導入環節,不僅能夠便于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此環節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將教師事前準備的微課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此堂課程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與掌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黃山奇石》這一課程時,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親身游覽過黃山,感受黃山的美景。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此特點,在互聯網上搜索同黃山相關的圖片,將其制作為微課視頻,進而刺激學生的視覺器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黃山美景的魅力,進而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在如:《望廬山瀑布》這一首故事過程中,由于內容較為難以理解,不便于小學生記憶,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視頻,在網絡上搜集同廬山瀑布的照片,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進而便于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此首古詩所表達的內容,利于學生進行記憶背誦[3]。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語文知識內容過程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合理整合教材知識點,將其中的重難點直觀的展現給學生,便于學生能夠明確知識的重點以及難點,利于學生更好的構建知識框架,進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制作微課視頻過程中,需要結合教材知識,突出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充分發揮微課視頻的積極作用。例如:在引導小學生認字以及識字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得學生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將漢字進行合理的轉化,將其轉化為圖畫,同時教師也需要注重對漢字進行詳細的理解與掌握,從而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與掌握。
(四)課后復習應用微課
課后復習環節,是對知識進行整合構建框架的關鍵環節。因此,教師在課后,將微課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或者是家長溝通軟件上,便于學生借助課后時間,觀看微課視頻,鞏固語文知識,同時也便于家長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完知識之后,也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適當布置課后作業,并且在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大自然的啟示》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情況,適當布置課后作業,如:讓學生課后了解課本外的大自然啟示,引導學生課后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促使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4]。
(五)網絡學習中微課的應用
現階段,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學習過程中,更趨向精簡化以及便利性,學生可以借助智能移動設備,隨時隨地學習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同家長建立溝通平臺,在其中上傳微課視頻或者教學課件,不僅便于家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還能夠便于家長督促學生學習,鞏固學習過的知識內容。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促使教學改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還能夠便于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知識點,利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與此同時,微課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活動,在預習過程或者課后鞏固知識都可以利用微課,進而便于學生感受語文知識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麗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設計應用初探[J].西寧:青海教育,2018(Z1):46.
[2]王立榮.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問題的研究[J].石家莊:學周刊,2018(36):128-129.
[3]孫勝元.運用微課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相關探索[J].石家莊:學周刊,2018(33):150-151.
[4]孫艷蕾.微課:微時代下的小課堂大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探究[J].北京:中國校外教育,2016(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