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 霍群
摘要:本文對目前大學生的德育水平進行分析,為了警示高校要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并且說明提升大學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希望高校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鼓勵他們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質的飛躍。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高校 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3-0189-02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特殊群體,是在高等學府接受教育還沒有進入社會的人,接受社會最新的信息、技術、思想的教育,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年齡集中在20歲左右,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又面臨在陌生的環境中學習,同時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遠離親人,不能及時得到關懷,思想上的波動會比較大。此外,大學是一個微型社會,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聚集在同一所學校,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校真正學習到今后在社會生存的本領,需要提高對他們的德育水平。
一、目前大學生的德育水平
在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之前,需要對大學生整體的德育水平進行調查研究,在高校這樣的大家庭中,學生的德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大學生在公共場合的所有行為和舉動都是透明的、公開的,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網絡傳播的速度之快,在網絡上也不難看到部分高校的學生在食堂用餐浪費極大卻不以為然,并且就餐后的餐盤也不歸位;寢室關系不融洽、衛生習慣不好等現象說明大學生對于環保、節約等方面的態度冷漠。不僅在校園里,在社會中一個學生的舉動將會代表大學生這個整體,例如,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在公共場合吸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主動為老弱病殘幼讓座等不符合大學生綜合素養的行為出現。
現在大多數大學生應該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家庭所有人的關注。學生從小成長的環境很重要,現在很多學生都很任性,隨便向親人發脾氣,還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同時,學生自身的問題也需要解決,進入大學擺脫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就想放松自己,逃課在寢室看電視劇和打游戲,到吃飯時間拿起手機就點外賣,生活習慣和作息混亂,沒有制訂學習計劃的習慣,對自己放低要求,浪費了學習資源,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1]
二、提升大學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
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是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鼓勵他們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有極大的好處。提升大學生的德育水平是高校培育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并且網絡的發展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注入了新鮮血液,對他們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需要大學生適應成長環境變化,不要輕易動搖。通常大學生都是積極、陽光的代表,說明總體是健康向上的,為了避免學生對于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不堅定、缺失社會責任感等問題的出現,德育水平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日常生活,還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2]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
(一)端正教學心態
在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教師代課班級較多不能一一記住學生的姓名,而部分學生也存在一學期已經結束還是沒有記得老師。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一般較少關心學生的德育發展,同時也不了解學生的德育水平,若是在上課時學生之間交頭接耳等,會給教師留下不好的印象,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先入為主,對該學生的整體感覺就會變差。以上做法均不正確。德育教育不是僅僅由大學一年級的思修課教師負責的,而是需要全體教職員工參與到德育工作中來。[3]
(二)看待學生運用發展的眼光
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原因,能夠考入大學的學生都是經歷了高考的嚴格篩選,在進入大學之前,都是以學習為主,可以說學習占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父母對他們的生活無微不至,因此,學生除了學習外所面臨的事物和選擇都比較少,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做決定。在學生上大學之前,其實整個家庭都是圍繞學生的學習生活開展的,父母對于學生的家庭教育比較少,例如,獨立自主能力的養成通常是會被忽視的。進入大學這樣的微型社會,學生面臨的選擇逐漸變多,家長不在身邊更不能隨時幫其做決定,不僅是來自自主學習的壓力還有日常生活的壓力紛涌而至。首先要對目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歸類,再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永恒發展理論,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的辦法,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對觀念落后的學生加以重視。[4]
(三)看待問題堅持用聯系的相關原理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聯系的相關原理就是指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性質,目前在人們腦海中大學生的德育水平的看法其實就是對聯系的客觀性的反映,若是反對聯系的客觀性,就是唯心主義。在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時,可以借鑒以往的教育經驗,但是也要遵循聯系的客觀性。當然,若沒有如今社會對于學生的成績和能力有高要求,也不會出現這一類問題,而且學校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具有時代特色,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完善。總而言之,世上不可能單一地存在一個事物,必定是有聯系的,德育工作應該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不能流于形式。
(四)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
學校加強德育工作的重點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學校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得以發揮。而德育工作的開展是基于物質決定意識的基礎之上,說明學校在開展工作時需要運用多種方法,足夠推動學生主動接受學習,并且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總結規律,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才能使學生遵循客觀規律行動,從而提升德育水平。若不能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則會違背客觀規律得到相應的懲罰。學校的德育教育需要結合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且鼓勵學生自我教育,可以通過寢室宣傳、班級宣傳的方式,影響學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5]
(五)由量變到質變
質變與量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形態,量變是數量上的增加或者減少,并且具有一定的連續性,高校在對德育工作進行計劃時,不斷完善和修改就是量變的過程。而質變是由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才形成的變化,并且事物由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變化,是一個節點或是中斷,并且由質變到量變是通過事物的內部矛盾形成的,其中包括學生不理解學校為什么要提升德育水平,但雙方又是互相依賴的關系,質變不可能瞬間完成需要積累量變,量變是質變新的開始,所有的事物都在重復經歷量變到質變再由新的量變到新的質變的過程,才得以事物永恒的發展,因此,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不斷改善。[6]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客觀規律,不斷總結經驗,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完善,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過學校與學生雙方共同努力,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協助他們創造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高麗,趙環,徐選國.大學生活共同體重塑與高校社區治理創新[J].青年探索,2019(1):84-93.
[2]楊君俐.談高校德育答辯探索的積極意義[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4-45.
[3]張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構建的有效路徑[J].法制博覽,2018(36):108-109.
[4]樊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6):30-31.
[5]鄔麗群,張倩,劉華利.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視域下“互聯網+德育實踐”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7,29(11):82-84+116.
[6]杜亞穎.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8):68-69.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