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于亮
摘 要:大學班級需要班委團隊來主導,一個團結奮進的班委,不僅可以幫助輔導員分擔日常事務,還能團結班級凝聚力。文章以大學班委團隊建設為研究對象,通過查擺問題,總結經驗,探尋如何才能在自治化管理為主的當今大學中體現出班委的重要性。
關鍵詞:大學生;班委;團隊建設
一、高校班級管理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團結高效的班委團隊
優秀的班委不僅能夠在班級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還能積極配合輔導員開展工作。幫助輔導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進而提升育人質量。
新的時代,面對“95后”、“00后”大學生隊伍,如何深入認識這一群體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何對這一群體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如何在這一群體中選拔出優秀得力的班委隊伍,采取適宜的管理方式進行班級建設,是擺在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的課題與挑戰,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深入研究。
二、當代大學生班委團隊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自主意識不強,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大學階段的班級建設區別于中學,它更注重班級自治,強調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需要依靠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優化班級管理,更需要班委隊伍具備較強的獨立能力和責任擔當意識,對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
當代大學生班委成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自主能力不足,缺乏積極主動尋求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在班級管理中,缺乏創新精神,無法形成系統而又獨具特色的班級發展管理模式,尤其是作為班委核心的班長往往不能及時進入掌控班級大局的角色,他們更多的是依賴于輔導員老師下達指令來開展工作,拘泥于隨從性和輔助性角色。
筆者認為,班委的個人能力對班級活力的激發和凝聚力的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班委應該獨立組織和開展各項班級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領導和組織才能。輔導員要大膽讓班委在班級管理這個平臺施展才能,立足班級,服務同學。
(二)自我中心主義,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個人的成長環境相對優越,自幼受著家人的寵溺,事事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教育環境也給學生帶來了不少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他們在與別人的相處中,不能夠自覺換位思考,事事先以自我為中心,看待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往往是自我,缺乏團隊合作意識。
大學生班委是由不同個性的學生組成的團隊,成員較多,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分工,如果每個班委都以自我為中心,互不信任,互不配合,處理問題總是依著自己的性子,這樣的狀態必然導致班級管理渙散,班委矛盾沖突加劇,也無法保持長期存續,因此,班委團隊成員關系應當予以高度重視。
(三)意志力不堅定,遇事輕易退縮放棄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伴隨著95后,甚至00后年齡階段的大學生陸續走進高校,大學生班級管理也將開始面臨新的問題與挑戰。眾做周知,這批大學生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自幼成長環境優越,思維活躍、個性鮮明、思想前衛。
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獨生子女的生長環境,造成他們從小缺乏與同齡玩伴玩耍分享的機會;父母的保姆式教育,使他們在面對問題時缺乏獨立分析的能力,面對挫折,意志不夠堅定,容易退縮,缺乏責任擔當。所有這些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存在的性格缺陷都是我們即將面臨的新的教育環境,需要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認真對待。
由這批學生形成的班委自然會有這個年齡階段的性格烙印,作為教師,我們應當足夠重視,要注重正確引導,學生遇到挫折,要積極鼓勵,有意識的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勇敢站立,加強學生的意志力鍛煉,培養學生獨立精神,為學生以后走向更廣闊的社會夯實人生積淀。
(四)懶散風氣盛行,缺乏吃苦耐勞意志
當前,懶散現象在高校到處彌漫,成為制約大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懶惰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吃懶做,大學生的懶散主要體現于心理上和精神上,一般表現為厭倦學習,不思進取,缺乏競爭意識;經不起困難考驗,遇到挫折,首先想到的不是努力解決,而是退縮逃避,越來越不愿付出辛苦,形成惡性循環。
高校校園的懶散風氣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班委,很多新生班委在競選時,熱情高漲、信心百倍,但隨著工作的開展,部分班委的戰斗士氣逐漸下降,當看到周圍的同伴生活的悠閑自在而自己卻依然辛苦忙碌時,心里開始失衡,加之自身意志力薄弱,經不起周邊環境長期的侵蝕,漸漸忘掉初心,喪失了當初對工作的熱情,開始變得敷衍應付,心生退意,這就是有些學生在做了一段時間班委后,開始向輔導員老師表達自己對班委工作不再感興趣,想方設法辭掉工作的原因。關于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懶散風氣,學校必須高度重視,重點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激勵先進,樹立榜樣,營造積極進取的競爭風氣,遏制懶散之風進一步擴散。
三、改善當代大學生班委團隊建設的策略分析
(一)改善班委組建機制,保持班委工作的持久活力
許多班委干部在選拔初期,積極主動,熱情高漲,但是隨著工作的開展,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懈怠、敷衍,班委之間互不通氣,缺乏配合,甚至有的班委礙于同學情面包庇同學,隱瞞問題,導致整體辦事拖拉,管理秩序混亂,班規形同虛設。
如何使班委隊伍保持持續的活力是學生工作的難點,需要建立完善的班委工作制度促使班級工作有序開展。一是改善班委選拔機制,適時進行輪換更新。班委的產生不能一勞永逸,宜采取流動式更新方式,隨著工作的推移,及時淘汰不合格班干,增補綜合能力更強的成員,讓合適的人任合適的職位,做到人員與職位的最優化配置;二是強化班委責任落實。班委隊伍成立之后,輔導員要加強對班委的崗位培訓,明確班委職責,促進各班委的責任落實;三是構建一個覆蓋輔導員、班委和全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的監督體系,嚴格執行監督措施,促進良好的班風學風建設,形成由老師帶頭,同學積極參與的良好監督氛圍。
(二)樹立班委集體榮譽感,推進班級自治能力建設
班委作為一個團隊首先必須樹立集體主義榮譽觀,不可各自為戰,班委成員要力量擰成一股繩,立足服務學生為宗旨,集中統一開展班級事務,著力提升班委團隊凝聚力,樹立良好的團隊形象。
作為班委,應該要比普通同學多一份責任心,樂于奉獻,正確做好自身定位,善于處理與同學以及其他團體的關系,為開展班級各項工作創造一個高校便捷的外部環境。
首先要處理好師生關系。班委干部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輔導員應當充分信任班委,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鼓勵學生創新思維,推動班級自治水平提升。學生對老師要尊敬而不畏懼,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實現雙方的良性互動;其次要處理好班委內部關系。班委團隊是一個有機整體,各成員既有明確的分工,又需要密切配合,各班委要做到獨立而不自我,要樹立大局觀和團結意識,保持經常交流,不能只局限于自身職責范圍,要團結互助,共同建設和諧融洽的團隊風氣;再次要處理好班委與非班委同學之間的關系。作為班委,首先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處事公平合理,兼顧各方考量,積極融入同學,虛心傾聽同學意見,積極維護學生的利益,樹立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增強班委服務意識,建設和諧融洽的班級風氣
班委成員首先必須擺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做了班干,等于成功“升官”,地位高人一等,處處彰顯自己的官威特權,這種帶有官本位色彩的意識必須加以糾正,正確引導。
班委是班級管理的骨干隊伍和核心力量,優秀的班委必須具有良好的服務精神,他們的工作更注重向師生提供幫助,為學生分憂解難,團結凝聚班級共識,以身示范帶頭共建良好的班級風氣,在服務老師和同學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工作能力,自覺培養感恩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服務精神,他們才會更樂意履行班委職責,才能切實感受到自身服務的價值與樂趣所在。
(四)尊重班委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作為聯系輔導員和班級同學的中間紐帶,班委不是簡單的傳聲筒和服務器,要對他們充分信任,大膽授權,注重保持班委工作的獨立性,大力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思維。
每個班級的學生各具特色,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加強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鼓勵班委干部根據班級自身特色,結合班級同學的特點形成新的想法和方案,不斷開拓班級管理工作的新視野。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幫助班委建立自信,充分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激發學生的工作熱情,讓他們體驗到工作的樂趣,收獲工作的成就感,努力打造一個學習型和創新型的班委團隊。
四、結語
高校班委團隊是班級管理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新的歷史時期,班委亦具有異自身特色,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其中既有新時期大學生的優點,又不可避免帶有當前學生特有的性格缺陷。高校教師應當重視并善于利用好這支力量,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發揚優點,改善不足之處,切實加強優秀班委的培育,使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共同跨步高校班級自治能力水平建設的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羅姣姣.高校班級管理核心——班干部的培養與班級自主管理[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s1).
[2] 姜希.淺議如何糾正大學生的惰性心理[J].商業現代化, 2012(6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