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要】近幾年,博興縣充分利用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采取打造特色淘寶村,增加收入促脫貧致富;加強農村淘寶建設,減少支出促脫貧致富;強化法制要素支撐,精準發力促脫貧致富;實施電商扶貧項目,帶動純農業村鎮脫貧致富等具體措施,目前電商扶貧成為博興縣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電商扶貧:脫貧致富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博興電商扶貧也存在一些困境和瓶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資源驅動發展的局限性;人們對電商扶貧認識的局限性;人才缺乏成為制約因素;缺少總體規劃,電商扶貧具體項目較少。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把握電商規律,實現資源驅動和市場驅動相結合;調整完善部署,充分利用博興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繼續開發實施新的電商扶貧項目;增加宣傳力度,營造電商扶貧的良好氛圍。
一、博興縣電商扶貧的現狀
(一)打造特色淘寶村,增加收入促脫貧致富
博興縣借助電子商務,實施精準對接融合,推行“線上+線下”一體營銷,實現地方產品“賣全國”。第一,拯救提升產業。淘寶村拓寬了農村特色產品的市場空間,農村特色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煥發出新的生機。第二,促進脫貧增收。目前,22個淘寶村在全縣率先實現全部消除貧困戶、低收入戶,戶均年收入達到8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富裕村。第三,帶動創業就業。農村電商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創業機會,極大激發起農民的創業熱情。
(二)加強農村淘寶建設,減少支出促脫貧致富
“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劃是省政府與阿里集團戰略合作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博興縣是全國第三個、全省首個農村淘寶項目試點縣,2015年1月25日啟動,當年建成運行縣級運營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6個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村淘站點103個,其中貧困村站點4個,是全省第一個站點過百的縣區,促進了產品下行,在農民身邊建起了方便快捷的“網上超市”。
(三)強化法制要素支撐,精準發力促脫貧致富
持續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環境,筑牢電商發展基礎,讓農民在更高層次上創業,更加精準地致富。在資金、信息物流、技術培訓、載體平臺等各個方面提供全面支持。
(四)實施電商扶貧項目,帶動純農業村鎮脫貧致富
博興縣2016年充分利用省級特色產業發展扶貧基金100萬元,以山東中油勝利石油銷售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不夠資金由實施主體白籌),在龐家鎮的五個村實施博興縣益優網扶貧商城電商項目,同時還輻射該鎮其他村所有重度貧困人口。
二、博興電商扶貧的困境與瓶頸
(一)資源驅動發展的局限性
通過幾年的發展,博興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沒有超出資源驅動,這樣對于一些貧窮落后的村鎮,特別是一些單純種植糧食棉花的村鎮,很難找到適合在網上賣的資源,因此也很難通過電子商務來實現脫貧減貧。
(二)人們對電商扶貧認識的局限性 從扶貧的角度來看,過去在多年的扶貧工作中采用過許多方式,但電商扶貧是一種新事物,是新的扶貧方式。人們對于這種新的扶貧方式的認識和理解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一些貧窮的村鎮,對于這種新的扶貧方式的認識,不管是基層政府還是貧困主體都有其局限性。
(三)缺少總體規劃,電商扶貧具體項目較少
脫貧攻堅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既需要總體規劃,又需要具體項目。從官方層面來看,博興電商扶貧在整個扶貧規劃中的地位不明顯,同時電商扶貧的具體扶貧項目較少,帶動作用不強。
三、博興電商扶貧的對策建議
(一)把握電商規律,實現資源驅動和市場驅動相結合
所謂資源驅動,簡單說就是“有什么,賣什么”;所謂市場驅動,就是市場“要什么,賣什么”。博興縣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發展主要是資源驅動,借助傳統的草柳編和老粗布等傳統手工藝品發展起來,但是單純地靠資源驅動,對于一些資源相對缺乏的貧困村鎮來說,電商扶貧就失去了其作用。其實,電商扶貧的精髓就在于市場驅動,而不是資源驅動。電商改變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主體一下子具備了對接廣域大市場的能力,讓人們可以有機會在與大市場的對接中,跳出單純農產品附加價值非常有限的制約,找到新的需求,找到更大的贏利空間。因此,博興電商扶貧要想進一步發揮其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要把握電商規律,實現資源驅動和市場驅動相結合。
(二)調整完善部署,充分利用有利時機,繼續開發實施新的電商扶貧項目
要充分抓住博興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電商的“漁場效應”,結合博興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實際情況,對已有的部署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完善,增加電商扶貧項目。在規劃層面:關鍵是做好電商扶貧和原有扶貧規劃的融合。在項目層面:主要是兩個方面的調整,一是需要就電商扶貧增設新項目,比如,在一些農村電商發展落后的地方的基本建設項目中,酌情增設電商扶貧所需的基建項目;二是需要在原有的扶貧項目中,注入電商扶貧的內容,比如,在扶貧培訓項目中,加進電子商務培訓的模塊。
(三)增加宣傳力度,營造電商扶貧的良好氛圍
雖然博興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較快,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些“淘寶村”都集中在幾個鎮辦,其他一些地區對于電子商務、對于電商扶貧的認識還存在局限性。因此,要加大電商扶貧的宣傳力度,在報紙、電視、廣播和網絡等主流媒體上開辟專欄,進行跟蹤式專項宣傳報道,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作用,及時總結和宣傳推廣電商扶貧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
參考文獻:
[1]汪向東,張才明,互聯網時代我國減貧扶貧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啟示[J].信息化建設,2011 (02).
[2]汪向東,梁春曉.“新三農”與電子商務[M].北京: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3]易義斌,蘇宏振.電子商務扶貧模式初探[J].中國商論,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