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互聯網+”是全新的形式,是教育領域與時俱進的產物,其優化和指導作用,是不可忽視。本文結合互聯網+三峽文化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開展和實施,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課堂教學之中,以靈活性的方式,再現三峽文化的特色,以此為基礎,拓展學生學習三峽文化的范圍,從而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涵養和精神境界。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深入地發掘三峽文化的內涵,以“互聯網+”為媒介,拓展知識的范疇,以達到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關鍵詞: 互聯網+三峽文化;培育;高中學生;政治;核心價值觀
一、互聯網+三峽文化下培育高中學生政治核心價值觀存在的狀況
傳統的教學觀念依然存在,被動的教學狀況,導致學生的價值特征呈現出以下不同的形式,影響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的進程,致使三峽文化無法與“互聯網+”進行完美地融合,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其具體的問題如下:
㈠對價值觀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缺乏責任意識,價值觀教育中學生的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無法協調一致,導致傳統價值迷失,不能成功地把學生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無法感受到主流文化學習的實際的意義,課堂教學缺乏動力,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意識不強,不能與社會的需求緊密地結合起來,提取不出最具價值和意義的內容,學生沒有責任意識,不能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課堂失去生命力,三峽文化的優勢得不到全面地發揮。
㈡三峽文化在價值觀教育中的運用不足,沒有明確的目標,應試教育擠壓價值觀教育位置,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知識,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寄希望與成績,期盼在學習政治知識時,能夠學會更多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影響到價值觀教育的開展,學生在學習和接受政治時,內心的抵觸情緒較為強烈,理想與現實的偏差較大,沒有明確的前進方向,阻礙三峽文化的傳播,影響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而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也舉步維艱。
㈢價值觀教育的理念、方式單一,心理引導不到位,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能凸顯學生的個性化優勢,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對學生的心理引導不能全面開展。對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而言,三峽文化是最重要的支撐點,但是陳舊的教學思想,依然影響著教學模式的創新,導致許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全面開展起來,學生的心理疏導和引領無法到位,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㈣價值觀教育的體系不完善、不健全,無法落到實處,完善、健全的價值觀教育體系,是一個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然而三峽文化在深入和延伸中,由于無法真正與學生的需求結合起來,課堂教學體系不符合實際,學生所掌握的高中政治知識,不能與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最終導致價值觀教育不能全面達成。
二、“互聯網+三峽文化”下培育高中學生政治核心價值觀的有效策略
全新的教學局面已經打開,教育領域逐漸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教育發展新形態,促使教育者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而三峽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是生活在三峽地區的人類團體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只有找到互聯網與三峽文化的切入點,靈活地進行創新,才能推動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具體的培養策略如下:
(一)運用有效的策略,重視價值觀教育,增強文化的認同感,網絡資源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高效教學策略的運用,可以把更多的知識,引入到課堂中,以最大化地豐富學生的學習范圍,促使學生更全面的感知文化。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抓住教學契機,以“互聯網+三峽文化”為研究內容,讓學生明辨是非,更生動地學習政治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三峽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在進行民主知識的學習中,教師應強調在法治環境下,引導學生掌握民主核心思想,自覺的享有權利,主動地承擔義務,把價值觀教育須貫穿于政治課教學的始終。
(二)合理地運用三峽文化,組織價值觀教育,提升自我教育的層次,三峽文化,是以三峽地區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位置優勢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為基礎的具有認同性和歸趨性的文化體系,即三峽地區的一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合。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可以結合三峽文化的內涵,恰當地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靈活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展示課堂的靈動性,讓學生從中受到正能量的影響和感染,促使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比如在進行《生活處處有哲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當地文化的特點,詳細地闡述哲學的本質屬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能夠運用理性思維分析自然、社會現象和問題,真正理解哲學的重要價值,以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深化價值觀教育,提高文化的理解能力 ,互聯網時代,真正為教育領域帶來全新的體驗,促使價值觀競相迸發,相應地學生所接觸到的內容,呈現出五花八門的形式,促使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努力注入新的力量,積極地引入健康的教育信息,不再紙上談兵,而是保證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深入進行,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比如在進行《構建和睦家庭》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入手,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的家庭情況,并進行仔細的記錄,然后組織孝敬父母的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加深對本節知識的理解。
(四)構建完善的價值觀教育體系,培育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完善的價值觀教育體系的建立,與互聯網技術的運用緊密相連。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努力研究全新的教學思路,對三峽文化進行全方位的解析,積極地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全面推進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施,為學生整體政治素養和能力的提高做好鋪墊。比如在進行“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課堂教學時,教師則需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狀況,制作成微課片段,把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引導學生更為深入的認識和掌握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
總的來說,“互聯網+三峽文化”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全面開啟,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尤為明顯。在實際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需要教育者以所研究的課題為方向,全面探究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地探索全新的教學途徑,積極地創新,變革教學形式,從而達到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宋紅梅. “互聯網+三峽文化”視域下高中學生政治核心價值觀認同危機及治理路徑[J].探索,2019(0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