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 劉艷麗 楊軍等



[摘要]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新形勢,通過介紹相關概念,分析同步實踐教學模式的關鍵構成元素、教學內容的整合分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素材的構思、教學評價的選擇,探討該模式在臨床護理課程中的應用前景,并提出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關鍵詞] 信息化;護理專業;臨床護理課程;同步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R4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2(a)-0079-04
[Abstract] The synchronou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is a new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and applied" talents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By introducing relevant concepts and analyzing key elements of synchronou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integ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sele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concep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is mode in clinical nursing course is discussed, and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Nursing major; Clinical nursing course; Synchronou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實踐教學是臨床護理課程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關鍵,這一階段是學生將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技能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獲得獨立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并建立科學的臨床思維方式的重要階段。然而,隨著大學擴招、就業形勢嚴峻、考研熱潮、患者維權意識的增加,臨床實踐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新時期如何改革臨床實踐教學模式,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臨床護理課程教學模式,對于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護理課程學習質量,促進護理教育的健康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1]。
本研究旨在通過介紹相關概念,包括教學內容的整合分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素材的構思、教學評價的選擇,探討該模式在臨床護理課程中的應用前景,并提出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1 相關概念
1.1 信息化環境
信息化環境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構建的,促進學習者自主創新學習的一切外部條件,包括技術環境和人文環境[2]。技術環境是指滿足信息化臨床教學視頻的直播、錄制、后期制作等技術設施和適應學習者學習的教學支持平臺,如校園網、多媒體計算機演示教室、電子網絡教室、遠程教學信息網絡系統、教育設施管理的信息系統[3]。人文環境是指學習者、高校教師和臨床教師之間在彼此的交流溝通中所形成的整體氛圍[4]。本研究所指的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術環境和人文環境實現臨床情景的課堂呈現、課后保存和再現,真正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目標。
1.2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
同步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延伸,是以社會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情境學習理論為基礎,以提高學生的臨床實景護理能力、愛傷觀念、人文關懷能力為目標,以課堂講授+虛擬實訓教學+實訓室實境訓練+臨床實景傳輸等為方法,綜合應用各種形成性評價手段所構建的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護理教學需求和客觀教學環境的一種教學模式,既能滿足飛速增長的學生教學需求,同時還能節省有限的臨床資源,是將理論與實踐、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密切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在臨床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將人文關懷和教育培養有機組合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僅強調教學中的“教與學”,還強調“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使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同步進行并貫穿于整個護生的教育教學體系中的教學模式[5]?!巴綄嵺`”教學模式提倡“情境”與“知識”“能力”的內在聯系,強調學習者對所學內容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2 理論基礎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所依據的理論有社會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情境教學理論,社會認知學習理論關注學習中的認知、動機因素,將個體行為的產生看作是個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6]。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發現和建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所以教學活動主要是給學習者提供建構的知識框架、思維方式、學習情景以及有關的線索,而不是知識的多少。學習者也正是依據這些內容不斷地建構新的知識,發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情境學習理論強調有效的學習必須讓學習者處于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習是通過社會活動來實現的,知識意義形成的關鍵在于整個學習活動本身,只有讓學習者在真實的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并允許其在學習背景中進行摸索,才能真正讓學習者形成多種屬于自己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失去了情境,學習也就變成了純粹的符號游戲。
3 教學設計
根據教學大綱設計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課程中的教學,見圖1。
3.1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構建要素
3.1.1 組建教學團隊? 與傳統教學模式比較,信息化環境下同步實踐教學模式面向線上線下學習的高校護生,一門臨床護理課程不僅需要不同層次的高校教師團隊,同時也需要醫院不同層次的臨床教學團隊[7]。高校教師團隊的組建需要考慮課堂授課質量、臨床實景視頻庫的建設、實訓室模擬訓練,根據教學對象的特征選擇專業不同、年齡結構均衡、學歷層次高、授課質量高、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臨床教學團隊的組建是根據高校學科要求篩選高年資、語言表達能力及操作技能強、閱歷豐富的資深團隊,高校聘請臨床教師參與課堂教學、臨床實景傳輸的視頻庫建設、床邊教學、臨床見習等教學活動[8]。通過組建教學團隊,全方位、多層次地提高教學質量。
3.1.2 構建教學資源? 通過信息化平臺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如體系完整的課堂資源、臨床實景視頻庫、床邊教學典型案例、模擬實訓、臨床見習基地等。課堂資源的構建需要結合臨床實際案例制作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臨床視頻庫建設需要多學科專業相互配合,將各知識點根據系統模塊劃分,由實習護生和臨床帶教老師參與,篩選典型案例并制作微視頻進行臨床實景的傳輸;床邊教學資源需要臨床老師提前篩選典型病例,與患者做好溝通,將護生分組小規模床邊施教,實現床邊手把手教學;模擬實訓室需要緊跟教學要求配備與時俱進的醫學教具滿足教學要求,不斷提高護生的動手演練能力;臨床見習基地需要專門的臨床帶教老師根據見習內容尋求典型案例,設計見習計劃,不斷提高護生的綜合護理能力。通過教學資源的不斷整合分類,使知識體系環環相扣[9]。
3.1.3 構思教學形式? 傳統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進行課堂講授、課下練習、臨床見習,最終只對理論知識進行終結性評價[10]。而同步實踐教學模式采用課堂理論知識講授、臨床實景傳輸的病房進課堂、床邊手把手教學、實訓室模擬演練、臨床實境見習、課后在線復習和測試等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上與課后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實現知識技能評價和態度情感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全過程綜合評價方式。
3.1.4 形成教學方法? 通過確定學習的主題,分析護生的學習特征,設計和提出學習任務,教師需要以護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探索總結具有培養護生綜合護理能力的學習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PBL教學法、支架式教學法、交互式教學法、合作式學習法、觀察學習法等[11-12]。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其設置和組織的項目不同,但其核心特點是理論知識的教學活動與實踐技能的教學活動幾乎同步或同時進行,能夠把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其目的就是加強和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有利于學習者多途徑多方法地獲取知識、交流學習,實現護理人才的培養與臨床實踐無縫對接。
3.2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課程中的教學實施及評價
3.2.1 知識分類與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細化臨床護理專業課程,三者的知識相互影響,相互轉化,解決面臨的重點與難點,不僅使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臨床化,而且更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見表1。
3.2.2 教學實踐? 教師課前通過課堂教學設計、視頻庫建設,參與教學實踐后進行教學評價的反饋;護生課前通過線上線下的學習進行溫故知新,參與教學實踐后再進行多元化評價。教學實踐遵循知識的理解、應用、鞏固的規律,使課堂氣氛活躍,調動護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護生的臨床實踐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護生的臨床應變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3-14]。見圖2。
4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課程中的應用前景
目前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在法學人才培養、醫學護理教育研究等領域應用廣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黃進等[15]在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人才培養中進行同步實踐模式的教學,將優質的司法資源(原始卷宗、同步直播的庭審記錄和錄像)引進課堂,同步完成理論知識的教學和法學實踐的教學,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法律職業技能、思維邏輯能力。羅先武[16]在武漢大學進行了《護理學基礎》理論實驗和臨床實習的同步實踐,研究結果表明,此模式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護生的操作技能和邏輯思維能力,效果顯著。張金鳳[17]對四平市某衛生學校進行了《基礎護理學》同步實踐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其研究結果顯示,此模式有利于提高護生操作技能的學習興趣、基礎護理實踐能力,優化護生對臨床課程的教學態度、教學效果的滿意度,更有利于提高實習護生的護理溝通技能、臨床思維邏輯能力。此模式值得在高等護理本科院校中推廣應用??梢娺@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過程,有利于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實用型和技能型護理人員。
5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課程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5.1 教師資源面臨的挑戰
同步實踐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不僅要學會信息化下共建共享的教學平臺建設,還要做好備課、護生-醫院-臨床老師的溝通。但由于高校最近幾年的擴招,教學師資隊伍的不足、教師層次的差異導致師資力量薄弱;隨著信息化的加速而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落后;患者的增多、醫患關系的緊張、醫護比的不協調等等,導致臨床老師難以合理安排護生的現場學習;長期以來無法按時完成同步實踐教學[18]。建議高校和醫院指派固定人員進行帶教,做好教學團隊的建設,解決課堂教學和臨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完善高校的信息資源,使真實情境與虛擬場景完美結合;積極引進人才,激發教師隊伍更新教學理念,統一規范化培訓,端正教學態度,增強同步實踐教學能力[19-21]。
5.2 教學場景“臨床化”視頻制作面臨的問題
教學場景的臨床化依靠的帶教力量主要是臨床護士,借助的媒介主要是遠端多媒體的現場直播或錄制微視頻。但是由于臨床教師學歷層次低、教學水平受限、醫患關系的緊張、錄制技術的不足,高校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缺乏可操作性,教學資源的信息化可能是一個挑戰[22-23]。臨床案例如何最優化地選擇、臨床效果如何、患者的配合如何、后期如何制作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要想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必須發揮團隊協作能力,將服務團隊專業化,解決視頻錄制的困難,發揮教學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步性和實踐性,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24-25]。
5.3 教學質量的挑戰
面對學生多、醫院少、兩地辦學等現象,如何促使學生個性化學習,如何提高師生的互動性,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實施同步實踐教學,如何有效實施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等等都是教學質量面臨的挑戰[26]。因此,高校必須要不斷改革創新教育理念,利用信息化的教學網絡平臺調動高校老師、臨床老師和護生的創新實踐及“教與學”的積極性,培養“實用型與能力型”的高質量護理人才[27]。
6 小結
信息化環境下構建護理專業臨床課程同步實踐教學模式中理論知識的教學活動與實踐技能的教學活動幾乎同步或同時進行,把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著力解決臨床護理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此模式有利于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新形勢下同步實踐的教學內容,提升護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育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高級護理人才,彰顯護理學信息化下同步實踐教學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李丹,連海峰,唐永云.臨床護理課程整合下小組焦點式實踐教學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3):67-69.
[2]? 穆肅,左萍萍.信息化教學環境下課堂教學行為分析方法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9):62-69.
[3]? 劉艷麗,林翠霞,黃振.“共建共享”的護理專業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建設方案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31):4012-4014.
[4]? 蘇銀花,趙玲,王蓉,等.本科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融入人文關懷教育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2,26(7):660-661.
[5]? 李娜,關紅,張來軍,等.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7,31(24):2971-2973.
[6]? 宋梅,張永愛,黃黎,等.護理本科生健康評估實踐教學改革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8):562-563.
[7]? 王麗珍,武淑婷.“基于融合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混合研訓模式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8(2):127-133.
[8]? 張春玲,陳露,張帆,等.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在護理本科生后期實踐教學中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8-20.
[9]? 陳蕓.TBL結合情景教學在《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29):3693-3695.
[10]? 施翠芬,鄒芳,張群芳.設問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33):4260-4261.
[11]? 張宗揚,譚燕,林靜,等.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9):124-127.
[12]? 楊美真.情景模擬式教學法在手術室實習護生的帶教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6):156-157.
[13]? 王平,沈軍生,孫玉鳳,等.護理專業校內實訓、臨床見習、頂崗實習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和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5):127-130.
[14]? 王瑞芳,楊小瑩,郭嘉,等.體驗式教學在新護士人文培訓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8):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