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教育體系的完善,現代高職教育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對高職教師信息化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生學有所獲,是高職教師必備的能力與素養。本文通過探討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差異,構建現代信息化教育體系,并以此為學生創造鍛煉、檢驗自身理論知識的機會,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創新
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各行各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高職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互聯網+職業教育”深入推進,越來越強調教育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不斷顯現。作為科學的教育創新理念,信息化教學在高職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日益成為推動教學創新和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積極創新探索,尋求科學的信息化教育路徑,讓信息化手段深入融入到高職教育體系中,是推進高職教育教學高質量的關鍵[1]。
一、傳統高職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信息化教育環節缺失
在開展高職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信息化教育缺失的問題,很多老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的創新,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導致學生缺乏實踐能力,信息化教育環節缺失[2]。從高職教育的內在要求來看,如何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提升知識的應用效果,是高職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實踐參與度,對于構建現代高職信息化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學習效果。
(二)教師缺乏信息化教育意識
從高職教育實踐來看,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和形式缺乏創新性,教學思路因循守舊。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對于教育的要求日益多樣化,傳統的教學路徑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教師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創新方式,導致綜合教育效果不夠理想。對于這樣的問題,作為高職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同時也要關注自身的信息化素質的提升,通過多種途徑開拓自己的教育視野,進而構建現代信息化教育體系。
(三)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不高
從高職教育實踐來看,雖然部分學校及教師在課程中設置了信息化教學環節,但是課程設置不合理,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積極性較低,參與程度并不高。很多學生缺乏參與信息化教學的熱情,導致走過場、走形式的問題嚴重,這不利于綜合教育效果的提升。在開展高職教育過程中,設置信息化教育環節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師,要分析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的原因,深入淺出的激活學生能動性,引領學生參與進來[3]。
二、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進行信息化創新的策略
(一)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慕課、云課堂等先進教學設備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空間越來越大,對于豐富教學體系,完善教學模式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信息技術對于高職教育的最大價值就在于提升了教學效率,讓教學過程中更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互動娛樂中學習知識。在開展高職教育過程中,不能拘泥于過去的單一化教學形式,積極探索微課、大數據、思維導圖等信息工具的積極作用,不斷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融入到教學體系中來,進而得到有效的鍛煉,提升綜合學習效果[4]。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價值,積極摸索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形式,打造科學、立體的信息化教學環境。
(二)開展高職信息化專項化教學
作為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高職信息化教育強調專項化教學,通過組織學生深入學習、研判、解決相應問題,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避免學生訓練和工作生活實踐存在脫節的現象。對于這種問題,教師需要深入探索信息化教學方式,組織有價值的教學專項,為學生布置合理的任務,讓學生融入到學習體系中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綜合效果,實現綜合能力培育目標。對此,要從信息化設計、體系優化等多個層面入手,真正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實效性[5]。
(三)探索發揮微課的教育作用
作為一種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微課在高職教學中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微課通過微視頻濃縮知識,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在微課中融入模塊化知識,可以讓學生集中一段時間對某一知識點進行重復學習,提升高職教學的豐富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微課進行教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減輕教師的常規化教學負擔。作為教師,要精心制作微課,真正發揮微課的優勢,而不能讓微課教學流于形式。要探索豐富的微課教學手段,真正讓微課成為開展高職教學的有效載體,提高高職教學的綜合實效性。
(四)增強信息化教學的科學性
科學設置教學環節,對于提升高職信息化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傳統高職的教學體系下,很多教師缺乏教學創新意識,雖然采用了信息化模式,但是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什么區別,學生也很難參與到教學體系中,如何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高職教學活動,真正融入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當中,是高職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實踐中,教師要積極創新,要打開自身的眼界,通過互聯網學習優秀課程設計的經驗,將這些先進經驗融入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當中,真正提升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滿足現代高職教學發展需求[6]。
(五)打造互聯網互動學習平臺
在開展高職信息化教學中,要突破傳統課堂的限制,打造現代化互動學習平臺,構建現代教學體系,讓學生不僅能夠在高職課堂上進行學習,也能利用互動學習平臺開展學習,同時利用學習平臺的互動交流功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真正提升高職教學的效果。在互動學習平臺構建過程中,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學習平臺的實時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同時也可以在平臺中上傳學習資料,讓學生在不同場景開展學習,提升綜合教育效果。
(六)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職信息化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態度與責任意識,進而實現教學的創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對學科負責,對知識負責,進而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態度,提升綜合學習效果。作為高職教師,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責任意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一點一滴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高職教育過程中,如何通過融入信息化教學內容,提升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教師作為現代高職教育的引領者,要不斷摸索新型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創新教學思維,將信息化技術深入應用到教育實踐中,更好的指引學生開展學習,提升綜合教育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丹丹.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現代信息科技,2018,2(12):132-134.
[2]趙元英.高職院校教學督導信息化建設探析[J].山西青年,2018(24):27-28.
[3]沈堅勇.淺析高職院校信息化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青春歲月,2018(35):235.
[4]宋志.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2):170-172.
[5]汪偉.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8(35):10-11.
[6]周展鋒,陳秀泉.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工匠文化重構探討[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3(6):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