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玲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實地考察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杭州市桐廬縣6所小學田徑項目業余訓練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小學田徑訓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在田徑業余體育訓練中的建議與對策,以其為有關體育訓練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田徑;訓練;問題;對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杭州市桐廬縣6所小學田徑項目業余訓練情況。
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查閱并整理桐廬縣部分小學田徑運動場所、訓練情況以及運動競賽等有關資料,并通過中國知網參考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2)訪問法:采用訪談方式,向桐廬縣體育衛生藝術站等相關領導、6所桐廬縣部分小學學校的教練員、運動員進行了訪談。(3)問卷調查法:抽取了桐廬縣部分小學參加田徑項目業余訓練的部分教師、家長和學生進行了有關學校田徑運動會訓練方面的問卷調查。(4)實地考察法:到各個學校田徑訓練現場進行了實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5)數理統計法:收集6所學校業余田徑項目訓練等有關信息,應用EXCEL應用程序,處理各種數據,獲得科學依據。
二、杭州市桐廬縣部分小學田徑項目業余訓練中存在問題
1、從杭州市桐廬縣部分小學體育運動設施來看。根據統計:我縣小學的運動場地和在校學生人均體育活動場所面積極其缺乏;如此的場地缺乏,難以滿足學校業余田徑隊訓練的需求。另外,由于極大部分學校沒有風雨操場,對于春秋雨季連綿的桐廬縣來說,只要是陰雨天氣或場地潮濕所有田徑運動或訓練就得取消,這個也是學校田徑隊業余訓練能夠得到順利進行的一大障礙。再者,有些學校即使有相當規模的運動場,但是也是套用其他運動場地,比如某校具有200M的田徑場,在田徑場中間套用了2個籃球場地,實際上在校學生的人均體育活動面積得到大打折扣,或者教師在業余學校田徑隊訓練所使用的場地也大打折扣。
2、從小學學生和老師的看法來分析。主要表現在:(1)體育特長學訓關系難以處理;(2)具有一定體育特長的學生缺乏集體榮譽感,思想素質低下。
3、大部分學生家長難以支持孩子參加校田徑運動訓練。通過問卷調查,在337戶家庭中,有201戶家庭的父母雙方都不同意子女參加校田徑隊訓練,占59%。父母迫切希望子女上重點中學的愿望,進行校田徑項目訓練,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學習,學生家長一般不支持孩子進行鍛煉。
4、個別學校領導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1)重文化,輕體育,學校缺失體育氛圍;(2)學校對體育訓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3)訓練經費投入有限,小學老師待遇就比較低廉,其他田徑運動隊訓練裝備(跑鞋、竹標槍、跑欄等等)更是多年難以得到維護和更新。
5、體育教師自身素質問題。據調查統計:我縣6所小學體育教師中,體育教師共有16人,高級教師人數無,一級教師職稱占43.7%,二級教師職稱占50%,本科占93.7%,專科占6.2%;由此可見,該6所小學在校體育教師基本上都是專職體育教師,畢業于正規體育院校和師范體育院校,具有很專業的體育知識和基本技能,職稱和學歷上應該都能夠勝任小學體育教學和訓練。但是,體育教師自身素質問題關鍵在于體育教師業務水平不高、訓練方法不科學新穎、教師自身的責任心不強等因素。
1.體育教師業務水平不高。眾所周知,一支體育隊伍成績的好壞,關鍵取決于教練員隊伍。目前,各個學校的體育教練員都由各自學校體育教師擔任,他們大都經過體育院校和師范體育學院的正規學習,具有較高的田徑運動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不足之處就是新的體育訓練手段和經驗比較為欠缺,主要表現在訓練手段陳舊,不能夠及時吸收先進的體育訓練方法;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很少運用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等體育知識。
2.訓練方法不科學。訓練缺大綱,存在明顯的隨意性;訓練缺計劃,未能認真制訂多年或全年訓練計劃,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訓練缺時間保證,從而訓練質量無法保證;訓練手段和方法落后,不能激發學生對訓練的興趣,對學生沒有吸引力,無法能夠更好的讓運動員成績得到提升。
3.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師比較少。體育教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利于提高訓練水平。體育教師在參與體育科研活動中,通過學習體育科研理論,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方法,訓練過程就會得到優化,掌握訓練最佳捷徑,提高訓練質量。根據不完全統計,2012~2017年我縣整個小學體育教師在正規刊物上發表論文只有5人次,在國家級論文評比中獲獎0人次,省級論文評比中獲獎2人次,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10人次。其中只有3人次是筆者所調查的6所小學的體育教師;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論文獲獎或論文發表的教師只限制在8個體育教師中產生,由此可見,我縣小學體育教師科研面狹小,參入科研的體育教師少之甚少。
4.責任心不強。因訓練待遇較少,引起體育教師對校田徑運動隊訓練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體育教師的福利待遇主要由各校發放,帶隊獎勵不高、每年的體育服裝費、兩操補助和其他的體育活動補助偏低,訓練補貼較少,職稱評定滯后于其他正課教師已成我縣中小學普遍問題,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獻身體育教育和校田徑運動隊的積極性。通過訪談,我縣大部分小學只有在比賽前一個月、甚至2周時間內才安排訓練,更有學校基本上沒有訓練日志。
三、對策與方法
1、爭取學校對校田徑運動訓練的大力支持,解決經費問題;建設校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委員會,制定田徑運動訓練管理工作相關制度;采用主教練負責制,主教練負責對教練和運動員的管理,監督訓練計劃的執行和協調各方關系等,并同時擔任教練工作任務;積極落實我縣有關體育活動安排,并自己開立校內體育活動,營造學校良好的體育氛圍能夠激發廣大師生對體育的熱愛,從而能夠培養更多的在校的體育人口,將是校業余田徑運動隊的優秀選手的來源。
2、善于發現優秀的田徑運動人才;作好學生思想工作,并能夠爭取家長、其他課任教師的支持。
3、搞好體育情報工作,分析本校優勢與劣勢項目,因人制宜,選準專項,合理發展。
4、提高體育教師業務水平。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知識體系的更新,善于學習和知識儲備;加強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做個科研型體育教師;體育教師之間具備團結協作精神;市、縣、鎮、校四級教育相關部門、體育局或學校方面應加強體育教師建設;明確了本職工作,樹立強烈的責任心,要有吃苦奉獻精神。
5、增強訓練方法科學性,提高訓練質量。合理制定訓練計劃;掌握教科書上的訓練原則,注意個體特點,切忌死搬硬套;結合專項優選訓練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訓練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訓練手段;注重對隊員進行心理上訓練、訓練后的身心恢復和避免運動損傷,將有助于提高運動訓練的連續性。
6、合理運用學校有限的體育場地,開發潛在的器材。
參考文獻:
[1]趙振. 21世紀體育教師綜合能力探析[J].? 長治學院學報,? 2015年 02期;
[3]左茜穎 . 河南省中學田徑傳統項目學校業余訓練現狀調查與分析[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2016年 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