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芳
摘 要:中職生物新課程教學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教學,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在中職生物教學中怎樣開展探究式教學,怎樣能將探究式教學更好地應用,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生發展的教學之路,是中職學校中生物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對中職生物教學探究式教學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對中職生物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職生物教學;探究式教學;運用
科學探究是發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在如今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科學探究日漸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生物學科也不例外。探究式教學使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科學探究的方式替代灌輸式教學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多方面的能力,這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1探究式教學的含義和實質
探究式教學最早是由美國著名的課程專家、芝加哥大學教授斯瓦布于20世紀六十年代倡導和提出的。它是指“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掌握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觀察、測量、制作、提出假設、試驗、模型構建和交流等”。當然,隨著課程研究的發展,探究式教學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極大的補充和豐富。在斯瓦布看來,探究性學習主要用于自然科學,而現在卻強調各學科;斯瓦布認為其方式主要包括上面幾種,而現代學者提出諸如互動、合作等更多的實施手段。雖然探究式教學有這些內涵和外延的發展,但其實質仍然是學生通過科學的方法理解科學概念和科學的本質,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造性能力以及科學精神的一種教學方式。
2探究式教學法的特點
2.1學生自主參與獲得新知識和培養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也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基本上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理解、記憶,儲存和提取信息都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其主體性往往得不到體現,出現“高分低能”現象也就不足為怪。而探究式教學模式卻是,先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實踐和探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結論,這樣的結果,學生記憶深刻,不會忘記,并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以問題為中心激發學生思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是給學生直接呈現答案或者結果,而讓學生去證明,或者做練習去說明它,但這個新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卻不是這樣,它是先讓學生動手,從實踐中得出結果和答案,給學生問題,讓學生從問題中去尋找答案,從而去激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
2.3合作學習
生物這門學科,它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和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聯系,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沒有全面的綜合性的知識是不行的,因此也需要和其他學科進行合作性的學習。
3探究式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結合教材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探討作為教學的前提,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者的角色,將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點與社會發展的熱點話題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找出探討的內容,然后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用自己的學習經驗來解決生物問題,將課堂教學中的活力充分地發揮出來。比如講維生素這一章中,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遠洋航海的船員會得壞血病病?為什么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牙齦出血?然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自學教材,小組討論的形式,教師可以適時給于點撥指導,得出結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提出課后探究問題,有人說多吃蔬菜水果對皮膚有好處,有什么科學根據?通過這種問題討論探究,學生獲得知識。
3.2通過生物實驗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
生物教學中需要運用試驗來進行生物探討,試驗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將探究式學習引進生物實驗當中,然后學生在試驗中形成概念、掌握理論。這種方式還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試驗能力。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做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利用兩種不同的反應條件來進行對比試驗,學生邊做實驗邊觀察同時記錄實驗現象,觀察過氧化氫分解時產生氣泡的多少,依此來判定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如果氣泡產生越多,那么催化劑的能力越強,效率也就越高,如果沒有產生氣泡,那么就說明不能起到催化作用。通過生物實驗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3.3巧妙設置問題情境,激發探究
學習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是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習入門的“導師”。心理學家認為:興趣能使人產生穩定而持久的注意,使感知清晰,啟發人的思維和想象,使人在學習中產生愉快的體驗。因此,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是學好生物學課程的前提。在進行生物學探究式教學時,首先應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把學習生物學視為一種樂趣和愛好,主動走入問題的探究之中。
富于探究性的提問是教學的精髓,因為它易于激發和維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積極進行發散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巧妙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生物變態發育》一節內容時,教師依次提出以下探究性問題:你聽說過世界上有吃人的植物嗎?在報章雜志上看到過有關植物吃動物的報道嗎?植物真的能吃動物嗎?植物如果能吃動物的話,又是怎樣吃的呢?同學們對這些問題感到驚訝和新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3.4恰當把握探究過程中的師生關系
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也是一個亮點部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就是一個教一個學的關系。然而,在探究式教學中,這種單一的教與學的關系就不太適應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要求了。在探究式教學中,由于強調的是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有教師的配合。首先教師要有一定的親和力,使得學生在課堂環境下敢于發表觀點和看法;其次,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可供他們發揮的空間。因此,作為教師,要想順利地開展探究教學模式,就必須要恰當地把握探究過程中的師生關系,努力轉變自己的觀念,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的師生關系。
結束語: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探究式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合作能力、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幫助;另一方面探究式教學還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踐綜合問題的能力,因為在整個探究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遇到的是比較綜合的問題。同時,探究式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無論從思想認識方面、課堂的組織,還是對學生的評價,都要求教師跳出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要求教師自身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要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最后探究式教學也使枯燥無味理論化較強的生物課程增加了幾分趣味性及實用性。
參考文獻:
[1]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劉斌.學周刊.2016(25)
[2]探究式教學法在中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陳青.科技創新導報.2014(19)
[3]生物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的設計與實踐[J].張紅曉.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