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遠
摘 要:隨著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和國企監察體制改的整體推進,紀檢監察干部素質、能力、作用等方面的提升成為影響反腐敗工作大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聚焦于國企紀檢監察干部心理問題這一進路,綜合運用比較、實證等研究方法,總結問題現狀,分析問題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企? 紀檢監察干部? 心理問題? 對策建議
一、引言
2019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國企作為反腐倡廉、正風肅紀的主要陣地之一,其紀檢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
然而,隨著反腐敗內外部形勢的日新月異,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國企紀檢監察干部難免會產生多樣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不但困擾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更有可能作為特定范圍內的群體性問題,而對國企整體的紀檢監察工作進程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二、問題現狀
心理學認為,個體在完成某種行為之前,一般都會形成一系列的心理過程,表現為認知、對待某一事物時的心理活動。 而實際行為中的問題往往能在這一心理活動中有所體現。由于環境的復雜性和個體心理的特質性,國企紀檢監察干部心理問題千差萬別。以下心理問題的列舉并不能窮盡國企紀檢監察干部心理問題的全貌,但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這些心理問題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是孤立的,可能兼具,也可能在一定情況下相互轉化。
(一)迷茫苦悶心理
在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難度的提高和工作量的激增,對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監督執紀手段的有限和接受專業化培訓機會的稀缺,這一點在國企更為突出,直接表現為許多業務問題竭盡全力仍無法得到解決、突破;工作績效有限,工作整體不被認可和理解;沒日沒夜的加班,根本無暇顧及家庭。在這種情形下,國企紀檢監察工作人員難免會產生迷茫苦悶心理,進而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創造力和持久度。
(二)畏首畏尾心理
紀檢監察工作具有積極性較強,要求主動作為的本質特征。但在現實工作中,囿于外界條件的限制,會出現紀檢監察干部被動、保守甚至不作為的傾向。有的著眼于自身發展路徑的考慮,更注重唯權唯上,不為職責負責;有的片面重視“得票率”,害怕得罪人,搞無原則一團和氣,喜歡充當“老好人”;還有一些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不足,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開展工作被動、滯后,大興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三)功利冒進心理
與畏首畏尾心理相對應的是功利冒進心理。這種心理或是由于自身工作積極性較強,對紀檢監察事業熱情高漲,希望通過主動作為更大限度的整飭腐敗;或是出于片面的政績觀,認為多辦案、多處分,就會更受領導賞識,得到更多發展機會。這種心理深層次的表現為,政治站位還不夠高,對中央的精神有了曲解和發揮,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運用認識不深,把握不準,與“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有所偏離。這樣不但對紀檢監察整體工作弊大于利,對紀檢監察干部本身而言,一旦受到阻礙、打擊,可能會產生更加嚴重的迷茫苦悶心理。
(四)失衡錯位心理
由于工作崗位的特殊性質,可能會導致紀檢監察干部心態失衡,對自身定位產生錯誤認識。有的認為自己處于監督者的地位,持有“高人一等”的態度,開展工作不講方式、方法,對待監察對象簡單粗暴、頤指氣使 ;有的把崗位職責當作權力籌碼,利用職務便利打探消息、通風報信、說情干預、違規操作,影響紀檢監察工作的過程和結果;有的自認為了解監督執紀工作內容和流程,在紀檢監察系統有一定的人脈和話語權,意識松懈心存僥幸,違紀違規有恃無恐。
三、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中央層面
在中央鞏固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奪取反腐敗壓倒性勝利的大環境下,紀檢監察工作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不但使得紀檢監察干部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大大提升,同時也直接導致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陡增。
為了幫助紀檢監察干部更好的適應這一變革,中央應在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的同時,切實將政策方針具體化、明晰化、可執行化,及時發布對一線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清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在派駐制改革中,從國企實際困難出發,有效貫通中央監察體制和國企監察體制,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保障,為基層工作排憂解難;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通過培訓等方式著力提升干部隊伍能力水平,導向鮮明的嚴防“燈下黑”。
(二)國企層面
紀檢監察干部在國企發展路徑不清的問題較為普遍。有些國企領導思路陳舊,只把經濟效益奉為圭臬,對紀檢監察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從而導致了紀檢監察崗位長期“閑職化”, 上升通道狹窄,相關待遇不高。此外,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系統性仍有待加強,靠單個企業、單個部門孤軍奮戰的局面還時有發生。
國企應進一步優化各級紀檢監察機構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嚴格規范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工作,堅持公正用人,激勵干部積極性,加強對紀檢干部在待遇和發展方面的保障。要深入結合企業監督對象規模、業務復雜程度、行業廉潔風險、信訪舉報態勢等實際,既要在內部串聯制度、優化模式,又要在外部廣泛與審計、法律、人事、財務等其他業務部門配合,形成“大監督”格局。有條件的還要主動對接省市紀委監委,共同探索企業與地方紀委監委開展日常監督和審查調查的協作機制,進一步形成合力。
(三)個人層面
有些紀檢監察干部對中央的紀檢監察政策和精神認識不清、領悟不透,不能把個人價值實現和完成黨的事業有機統一起來,或是規矩意識不強,或是職責定位不清,或是素質能力不夠,對待工作不思進取或者力不從心,不能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在國企應有的作用。
紀檢監察干部個人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按照“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要求,嚴于律己,防微杜漸,時刻警惕和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做廉潔自律的表率;著力提高精準監督能力、調查研究能力、把握運用“四種形態”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切實提升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思想自覺和能力素質;積極加強作風建設,磨練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注重工作成果。在工作業務之外,應重視在身體、思維、觀念、情感、意志等方面具有健康的狀態,開發排解渠道,兼顧家庭生活,促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國企紀檢監察干部心理問題是一個復雜、綜合的研究課題,其既包括學科上的廣泛交叉,如心理學、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又有主體牽涉方面的兼容并包,如中央層面、企業層面、個人層面等,相應的影響因素和對策方法就更加種類繁多。筆者試圖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經驗,在較粗淺的層面評估和解讀這一實際問題,為今后此類研究提供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紀檢監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較強,必須把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融入到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改革發展動態中去,才能精準把握這一問題的實質,體現較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一)李靜,企業紀檢監察人員的心理調適問題[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4)。
(二)李君清、李翠華,紀檢信訪工作中的心理調節[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
(三)宣金祥,重視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心理健康[N],滁州日報,2018 年6 月15 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