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
摘 要: 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活動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結合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價值看,這恰恰是當前高職藝術設計教學創新的重要切入點,本文擬從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內涵分析入手,結合當前高職藝術設計教學的問題不足分析,通過探究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進而嘗試性分析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高職教育;藝術設計教學;實施策略
藝術設計教學是一項內容復雜、創意十足的教學活動,其中既有設計理論與技術,同時也需要學生對該設計活動形成創新性認知和美學理解。因此,想要做好該專業教學,往往需要投入更大精力。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作為一種極具實用性的教學活動,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該教學活動需要變革與創新,這就需要發揮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實施價值。
1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內涵分析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指的是在相關任務目標引導下,結合工作室這一載體,由老師主導,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該模式作為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其不僅構建了全新的師生關系,也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全面融入。在該教學模式中,具有開放性、固定目標等一系列特點。
開放性指的是工作室運行過程中,無論是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對接,還是技術設備的應用,乃至任務目標的設置等等,都與市場發展相關聯。固定目標指的是在該模式中,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都需要以明確的教學目標做指引。在這一模式中,工作室負責具體的項目任務,工作室內部進行任務分解,并且構建企業與學校相銜接的教學機制。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中,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課堂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形成綜合素養,同時更是當前高職教育的創新訴求。
2當前高職藝術設計教學的問題不足分析
隨著當前社會發展日益加速,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活動的問題不足日益突出,尤其是該教學活動與社會需要之間,所存在的諸多不適應問題,更是加深了學生培養與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目前多數學校在開展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時,缺乏對美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學生的藝術設計水平并不高。
當前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限性,這與藝術設計教學的本質特征相悖,也影響了學生全面素養的有效培養。實際上,在高職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受自身局限性影響,實踐教學普遍缺失。無論是實踐教學的場地資源,還是師資力量都較為欠缺,在具體的實踐教學理念上,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銜接度”也不夠。這一系列局限性,就使得當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創造力。同時,實踐教學的缺失,也影響了學生對藝術設計活動的學習與理解深度,從而使得學生很難以扎實水平應對社會需要。
3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與其他專業不同,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將實踐體驗與美學理念融入其中。想要實現該專業教學的最佳效果,除了要注重選擇完善的教學素材外,也要注重將藝術設計的創造性與創新性融入其中,通過凸顯教學活動的個性化,融入必要的特色性內涵,從而滿足該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
3.1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學生全面素養培養的關鍵要求
在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推進過程中,探索一種適合高職藝術設計教學的全新模式,就成為其首要任務。在這一背景下,既要凸顯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特性、彰顯藝術屬性的創新理念,培養學生形成必要的創作能力、創造思維,就成為當前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實施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將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素養。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必要的實踐素養,這與藝術設計教學的核心訴求有著本質性關聯。
3.2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高職藝術設計教學創新的重要模式
作為高職藝術設計教學,立足“高職”這一基礎屬性,極為重要。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學生自身所掌握的更多是一種知識與技術,未能有效轉化為社會和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因此,教學與社會需要之間,存在較大脫節。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了解企業和社會對本專業的實際要求,同時檢驗自身學習狀況,就成為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應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重要背景。客觀的看,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形成必要的職業素養,極為必要。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中,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活動的局限性,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形成必要的職業素養。
4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的具體特征看,學生是否具備了良好的設計能力,關鍵在于學生自己能否將個人的理解與設計活動的要求相結合,并且形成滿足需要的設計方案和結果。所以,衡量學生自身藝術設計水平高低的關鍵標準在于學生是否具備了實踐精神。當然,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彌補了傳統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踐環節缺失,為學生學習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和載體。因此,合理發揮該教學模式的價值,就成為該教學活動實現最佳效果的重要切入點。
對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來說,其中所需要詮釋的是一種獨立創造的美學精神,學生如何以正確的視角和態度來對待和處理藝術設計活動,這不僅是一種藝術素養,更是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利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時,高職院校要認識到該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與價值意義,通過為該教學模式提供專業場所和師資力量,從而有效推進該模式應用。院系作為該工作室的運行主體,一方面要注重充實教師隊伍,同時也要積極聯系相關企業為該工作室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并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課堂之中。
此外,也要注重對考核方式進行變革,尤其是要結合高職學生培養要求和藝術設計專業特征,對學生具體藝術設計過程和創意思維進行考核,不再是理論成績或者作業考核。在該教學模式中,要注重對學生藝術設計的能力水平和藝術構思、創作思維等多項內容進行考核,通過設置綜合、客觀的考核機制,真正提升學生參與該教學的活動的積極性。整體來看,在當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機制全面創新時,應該注重豐富教學素材,要注重結合當前新媒體時代的藝術設計導向,并且融入必要的美學教育和創新精神培養,從而使得該專業教學能夠取得理想效果。
5結語
隨著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活動不斷推進,實施工作室制這一教學模式,不僅是一種教學機制創新,同時也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整體需求,因此,積極踐行這一模式,也發展成為當前該專業教學創新的方向所在。實踐證明,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將發揮其實踐性優勢,融入環境訴求,實現高職藝術設計教學的全面突破和深度改革。
參考文獻
[1] 門超.高職院校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困境與對策研究——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平面設計創新工作室為例[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2):100-101.
[2] 巴亦君.藝術設計專業實習與職場就業的銜接與聯動機制探索——以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眾創空間”項目為例[J].藝術教育,2017,(12):158-159.
[3] 段碧麗;巫麗紅.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覺藝術設計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研究——以天河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工作室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04):131-132.
[4] 仝曉曉.工作室體制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模式探討——以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環境設計工作室為例[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8,(08):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