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嵐
摘 要: 公路車輛運輸安全風險可謂無處不在,公路車輛安全管理應當保持常態,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嚴格實行。雖然車輛運輸事故具有突發性以及不可預見性等特點,但是也可總結規律,預防管理。本文先對公路運輸過程中的車輛安全風險源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加強風險管控,談一下個人的觀點與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 公路運輸;陳列安全管理;風險隱患;應對策略
公路運輸車輛隨著環境條件等因素的改變而不斷呈現出新的情況和出行新問題,公路運輸車輛主管部門應當立足實際,不斷創新和改進車輛管理方式和方法,構建暢通、和諧的運輸車輛安全體系,以此來提高公路運輸車輛安全水平。
一、公路運輸車輛安全風險源分析
公路運輸車輛是由運輸車輛、人員以及線路和裝載貨物等環境等組成的關聯系統,其中存在的安全風險源包括車輛安全故障、管理缺陷以及駕駛員失誤和載運物資等,具體分析如下:車輛故障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車輛故障是安全性能的直接反映,一旦發生車輛損毀以及交通事故等,可能會出現碰撞、剮蹭以及失火和翻車等問題,這是外在表現形式,其主要危險源自于車輛技術狀態。比如,制動、照明失效以及轉向失效和爆胎等機械故障,也會造成車輛安全風險。同時,還存在著因駕駛員操作失誤而造成的安全風險,駕駛員行車過程中觀察、操作以及判斷有誤,其主要表現為對油門、制動以及轉向等操縱不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駕駛員精神、身體、年齡以及情緒和經驗等因素所致;同時,駕駛員疲勞駕駛甚至酒后駕車或者無證駕駛,都可能會引發車輛安全風險。車輛管理缺陷問題,也會造成車輛風險安全問題。實踐中可以看到,雖然公路運輸過程中的車輛安全風險表現為車輛以及駕駛員等因素,但是安全風險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不善或者管理漏洞,比如公路運輸車輛管理不健全、制度缺失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公路車輛安全檢查制度落實不到位,以至于車輛審批不嚴格,缺乏切實可行的監控機制,以至于發生風險安全問題。公路車輛運輸實踐中,除載運物資外還可能運輸危險品物資,對物資的理化性質會有較高的要求。公路運輸車輛行駛過程中上下顛簸、環境溫度等,均會導致載運物資失火或者爆炸等,不利于車輛運輸安全可靠性。對于環境條件而言,其主要包括惡劣環境、復雜環境以及危險道路環境等。比如,惡劣環境主要是指雨雪、霧霾以及大風和冰雹等天氣條件下,可能會發生地震、滑坡、塌方以及洪水和泥石流等災害,對公路運輸車輛產生安全影響。
二、加強公路運輸車輛安全風險控制的有效路徑和措施
基于以上現階段公路運輸車輛安全風險管理問題以及風險源分析,筆者認為要想加強車輛運輸安全管理,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人員教育培養和管理
實踐中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安全風險事故,實踐中應當加強車輛駕駛人員教育培訓,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并且將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在保證車輛運輸安全條件下駕駛車輛,牢記責任并勇于承擔。第一,加強駕駛員的操縱技術教育培訓,以此來提高駕駛員的駕駛技能,提高他們的車輛操縱能力和安全駕駛意識。一般而言,駕駛員的車輛操縱水平以及應急反應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車輛運輸安全事故發生概率,為此應當從加強他們駕駛技能以及應急處置等方面著手,提高駕駛員的專業技能,有利于降低車輛運輸風險。第二,加強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安全行車意識與能力。各行業應當加強思想重視,立足于本行業特點以及從業人員的特征,加強學生教育培訓,強化知識以及應急預案和典型事故的學習,改善駕駛員的安防意識,踐行和堅持安全第一的信念。第二,適當增設考試環節,提高行業入職門檻,尤其要在行業駕駛員招聘和用人管理環節加強管控,車輛管理部門應當增設具體行業從業者職業道德和技能考核培訓項目,通過提高駕駛員入職門檻等方式,來督促從業人員不斷加強個人素養和技能的提升。此外,還要對駕駛員的情緒進行調節,保持駕駛員的心情愉悅,加強人員情緒疏導,確保他們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實踐中應當嚴格把控車輛駕駛作業環境、時長,避免疲勞駕駛員;一般凌晨2點至6點建議將車輛停靠在服務區,盡可能避免夜晚長途行車;在中午時間,應當適當休息,一般至少要1個小時的時間,以免行車途中產生困倦感。
2、加強車輛運輸風險管理
第一,強化對運輸車輛管理,從源頭上嚴格把關。針對現階段存在的車輛安全風險源,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嚴格審核,對于專用車輛、人員應當采用專門的制度和規范進行管控,對無法達到規范要求的駕駛員或者企業不予發放許可。同時,還應當不斷強化監管,并且定期對運輸危險貨物的企業資質和車輛車況等進行嚴格查驗,按照季度對其加強安全監管,督促企業能夠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以此來有效提高行業門檻,以免個體從業者入職高危行業。
第二,加大宣傳教育,不斷提高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組織機構應當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既要面向運輸車輛駕駛員,又要面向隨車人員、裝卸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甚至全體員工,加強危險貨物安全運輸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第三,建立完善的運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制度。車輛運輸安全管理過程這能夠,應當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建立靈敏處置制度,這些都是應急救援的關鍵之所在。在制定應急預案時,應當確保救援工作程序科學合理,而且能夠第一時間救援,能夠控制住局面,減少運輸安全事故以及損失和不利影響。
第四,加強車輛運輸動態化管理。一旦環境因素發生改變,則會導致事故類型改變,其中預防措施以及應急預案等均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更新,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如果車輛運輸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則一切都是空談。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執行者,都應當將安全風險控制措施有效落實到實處,有效發揮預防作用和降低危害。
第五,強化事故追責。公路運輸車輛從業機構應當不斷改進責任和管理制度,并且建立嚴厲的懲罰機制和措施,明確事故追責問責制度。同時,還要將安全責任有效地落實到實處,明確劃分從業者的職責。
結束語:
總而言之,公路運輸車輛安全風險管理過程中,應當立足于風險源,從人員管理、制度創新等方面著手,有效控制車輛運輸安全風險。
參考文獻
[1]黃光尤.當前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汽車維修技師,2017(7):132.
[2]潘建國.解析機動車維修行業管理現狀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21).
[3]楊天學. 交通運輸中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策略[J].汽車工業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