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閱讀是教學中的重難點,作為“教材的第二語言”,人教版初中《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中的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也是對文本的詮釋和補充。充分利用好插圖,可以理順閱讀思路,提高閱讀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文本;插圖;思路
【作者簡介】馬毅(1981.10-),女,漢族,甘肅人,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五中學,本科,研究方向:教學法。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晰了學生應具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學科素養的培養上。(史寧中2016)把握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有助于我們理解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王薔2015)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思維層次、語篇的人際意義和語用的社會情境意義(程曉堂、趙思奇2016)。學習能力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方法、運用學習策略、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學習知識、增長學習技能;思維品質是個體思維的特征。主要指學生用英語多元思維的能力;文化意識其核心是民族文化在起源和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尊重差異,借鑒并吸收先進的文化理念,繼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人教版初中《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注重語言和文化的結合,突出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編寫,是一套適應學生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的教材。作為“教材的第二語言”(課標語),這本教材附有大量的插圖。這既是對教材文本的詮釋和補充,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理清閱讀思路的好方法。當代初中生正處于大量信息交匯的時代,Go for it中的插圖完全符合“讀圖一代”的身心和閱讀特點。同時也為英語教學的多元性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一、利用插圖激發閱讀興趣
詞匯限制、句型和語法的知識缺失、閱讀習慣的影響常使初中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不高。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教學的前提,教師在正式閱讀前,以教材內附帶的插圖來指導學生先讀圖,再預測內容,或提供文本的相關知識背景和知識停靠點,可避免學生閱讀的無助感。
如教材九年級Unit2 Section B 的“The spirit of Christmas” ,部分學生對于西方傳統節日圣誕節的文化并不是特別清楚。教師可先從圣誕節導入,結合教材中“圣誕歡歌”的插圖讓學生們猜想故事,再介紹作者狄更斯所處的時代和寫作初衷,引發學生對內容的興趣,通過文本閱讀,最終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切含義,對圣誕節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二、利用插圖培養邏輯思維
為了進一步探究插圖中隱藏的內容,學生須認真思考,借助想象力對圖示中的信息進行預測。這個過程就是新課標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以九年級Unit6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為例, 2c的插圖就是一個思維導圖,可放在正式閱讀前,讓學生先熱身。1.根據圖片,找出主題句。圖片上的每個模塊都能指引學生找到每段的主題句,同時也告訴學生,主題句通常都是每段的第一句話,偶爾會出現在句末或句中。指導學生們學會閱讀,掌握技巧,能靈活運用。并概括出每一段的中心詞,如:popularity, game, rules, inventor等。初步了解籃球的發展史,掌握大意。完成思維的第一次發散。2.找細節信息。根據插圖,或可以自制圖片。比如:Game。
告訴學生主題句之后基本上都是支持它的相關細節信息,突破思維難點,實現思維的二次發散。
利用圖片重組文本。可以根據圖例里的關鍵詞進行復述,這個過程讓學生清晰明了,又把詞匯句型放在了統一的語境里,形成完整的思維圈。
三、利用插圖理清閱讀思路
Go for it所涉及的知識面豐富并且廣泛,涵蓋科學、地理、歷史、人文、生活等各個方面。對知識儲備尚不完善豐富的中學生來說,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上課時,教師要借助插圖來輔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同時利用文章標題,引導學生從觀察分析,并對內容做出判斷和預測。
九年級Unit8“It must belong to Carla”的Section B閱讀,所給的插圖是英國Salisbury平原上的一張簡單的“Stonehenge”的景觀圖。課前調研發現:多數學生的知識面太窄,不知道這是什么。因此,在閱讀中教師可根據圖例提出下列問題 “what do you think it is?”、“Who build it?”“How can it be built?”、“What was it used to?”等,激發學生思考,吸引學生回歸課文來尋找相關答案;同時,也有助于降低課文難度、提高閱讀速度,理順思路,推進閱讀活動的進行。而且通過反向操作讓學生通過插圖繪制來展現文本內容,可能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及運用,又能上一個臺階。
教材所提供的插圖,是教師展開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教師預設教案時思考的依據。合理運用課本插圖,是對教師現代教學技能的一種要求。同時學生熟練運用課本插圖的閱讀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輔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將英語課堂回歸到語言的本質,才能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才能到達即“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