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基礎階段高中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非常重要,但詞匯的積累往往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題。本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以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學生詞匯學習和積累的現狀,引導學生認識自主積累詞匯的重要性,掌握詞匯學習的有效方法,養成長期自主積累詞匯的好習慣。
【關鍵詞】高中學生;自主積累;英語詞匯;行動研究
【作者簡介】毛靈,新津縣華潤高級中學。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提出: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基礎上,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對自主學習和詞匯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能自己參與、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能運用適合自己學習方法,主動地、持之以恒地進行學習,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進行自我監控并調節自己的學習。新課程標準對英語詞匯知識(選擇性必修)要求是“運用詞匯理解和表達不同的功能、意圖和態度等。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
筆者所在學校是新津縣一所普通高中,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初中,英語基礎薄弱,學習比較被動,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詞匯量少。雖然要求學生對考綱詞匯過手過關,但他們記得快,忘得快。對于我校學生,詞匯的學習和記憶是一個障礙,能長期主動積累詞匯是一個難題。引導學生主動積累詞匯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本研究旨在通過行動研究的方法培養高中學生自主積累詞匯的習慣。
二、高中學生自主積累英語詞匯的實施
1.研究對象。本研究對象是筆者所執教的高二年級5班和15班。5班是理科重點班,48人。15班是理科平行班,47人。
2.初期調查,確認問題。通過高一學期對他們的了解和考試成績的分析,大部分學生對單詞的背誦是死記硬背,屬于“熱炒熱賣”型,主要是應付平時的聽寫,單元單詞過關和考試之前的突擊記憶。5班是理科重點班,文理分科篩選后,大部分學生屬于錯位生,文科類學科(語文、英語)是他們的“短板”。15班是理科平行班,在單詞的聽、說、讀、寫方面基本功不扎實。從調查結果看,2人認為英語學習容易,6人有想放棄英語學習的想法。53%的學生認為英語難學,39%的學生有興趣學好英語。
3.制定行動計劃。確定了學生存在的問題后,我利用一學期的時間對他們進行研究并制定了如下計劃。
4.實施行動計劃。
(1)前期。 1)學習單詞記憶方法。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高中階段基礎詞匯的過手過關,單詞的不斷積累顯得尤其重要。在問卷調查中,學生提出“如何才能記住單詞?”筆者采取的措施是:第一,掌握48個國際音標,單詞的拼讀規則,重音和音節的劃分。“一個單詞的發音才是關鍵,英文拼寫在會說后很容易拼寫” (漏屋,2012)。利用兩個晚自習學習48個國際音標,帶著學生拼讀單詞。每個同學在老師處過關,確保每個學生能掌握音標和單詞自己拼讀,不要死記硬背,為以后單詞根據讀音記憶單詞打下基礎。
第二,學習詞根記單詞法。“大家希望掌握的英語單詞中,80%以上是由詞根構成。單詞越簡單越不用詞根,如this, that, cat, big等。同一詞根使用的單詞在幾個到幾十個之間,學一個就能回一系列”(漏屋,2012)。
2)制定自主積累計劃。學生都知道單詞記憶和單詞積累的重要性,與學生交流后,我們在班級制定自主積累詞匯計劃單“我的單詞,我做主”(我努力,我堅持,我進步!)并貼在教室的墻上,學生隨時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計劃,自我督促,同學之間相互鼓勵。
(2)中期。
1)學生自查與互查。制定了計劃之后,學生按照各自的自主計劃表開始執行。每個同學根據自己英語基礎設定目標,量體裁衣,避免“營養過剩“、消化不良”等現象。學生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自主積累詞匯在筆記本并默寫在過關本上,周六是對當周的詞匯進行復習。學生設計了自查表和小組互查表。
2)模塊檢測,評選“智多星”。每個模塊結束后,進行模塊單詞與短語清理卷的檢測,檢查單詞積累本和默寫過關本,評出最優秀小組。在晚自習組織單詞接龍游戲,評出小組“智多星”。在中期,已經完成四個模塊的學習,我把每個模塊抽出30個單詞和15個短語,共120個單詞和60個短語組成一張試卷進行檢測,過關情況比我預想要好。
3)及時訪談,調整自主計劃。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覺得自己詞匯量在增加,感覺有成就感。對于自主計劃完成很好地同學鼓勵進行“蹦極”“攀巖”,調整自主計劃。學生在小組內互查時,有些學生不能堅持完成自主計劃,甚至想放棄。教師對這些同學要及時溝通,鼓勵并督促堅持計劃。
(3)后期。完成了Book5的學習,我對學生進行了同樣的問卷調查。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單詞“財富本”和單詞過關本。令人欣慰的是,老師聽寫才背單詞的人數從初期的65%降到14%,提高了學生單詞學習的主動性。
三、實踐后的反思
1.堅持自主積累,及時督促鼓勵。單詞的積累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員自定獎懲制度,堅持自查和小組互查。雖然經過一學期的自主積累單詞的培養,每個人都是有惰性,學生可能會不能長期堅持,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督促,建立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2.堅持行動研究,解決教學困惑。這次行動研究擴展了我的“視角”,通過問卷調查和學生訪談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學生看到老師根據他們的需要來調整教學,為他們出建議,想辦法,因此越來越信賴老師,更愿意和老師交流,老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葉瀾老師說過:如果一個老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能成為一名名師。我也希望通過行動研究的方法解決教學中的困惑,不斷反思教學問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