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新時期高職院校應重視學生社團建設初探,本文對新時期高職院校社團建設現狀,分為三點進行分析:社團發展不均衡,缺乏管理方案,活動缺乏創新。在此基礎上,對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 高職院校 社團建設 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07-01
一、新時期高職院校社團建設現狀
(一)社團發展不均衡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社團建設主要分為四種,實踐型、學習型、文化型、運動型。雖然社團類型不同,但是建設社團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1]。但是在高職社團中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就是多數學生會選擇實踐型和運動型的社團活動,對于學習型、文化型社團選擇較少。
(二)缺乏管理方案
高職學院中,社團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社團學生之間凝聚力較差。由于社團負責人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學院管理力度較弱,以此導致學院社團學生流動較大,不利于社團活動開展。
(三)活動缺乏創新
由于高職學生對社會經驗較少。對社會發展并沒有明確的認識。此外高職院校,一般對于學校社團有明確規定,學生社團不可以舉行跨學院社團活動,若是有需求,則需要與學校領導部門進行報備,然后由教師進行組織協調。這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十分不利。此外,有部分社團活動仍采取傳統的方式舉行活動,缺乏新意。
二、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策略
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應該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學生社團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措施,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主要途徑。在高職院校建設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基于此,培養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促進高職院校發展與進步。
(一)明確政治方向
在高校建設學生社團過程中,應明確辦學目的,以培養人才為主要目標,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在建設學生社團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以此形成別樹一幟的校園社團文化。在社團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同時應將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為學生學習發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高職學生社團發展與進步,與教師指導、支持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重視教師素質提升,提高教師指導水平。此外,減輕教師教學壓力,為教師教學與指導工作提供輕松的自由學習氛圍,以此提高教師工作質量。學校可以將教師對社團指導工作融入到對教師日常工作的考核中,利用激勵的方式,引導教師開展此項工作。此外,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同時可以保護教師自身利益,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發展。
(三)加強社團管理工作
在學校建設中,應重視對學生社團的管理,將對學生社團管理工作作為學院重要管理工作,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學習情況、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社團,如公益、文化等等,將社團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此外,應加強對校園社團的資金投入,為社團活動開展提供保障。合理規劃校園社團活動,監督社團活動開展工作,保障學生社團積極正能量發展,進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促進高職院校發展與進步。
(四)加強社團之間的互動
學生社團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與外界的聯系,結合時代發展與進步,實現社團建設與發展。建設學生社團過程中,應結合校園文化,定期為學生舉行詩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正能量的活動,以此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此外,學校社團與社團之間應該加強交流,可以建立相關平臺,吸引校外企業的投資,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能力,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
(五)建設特色社團
為了促進高職學生社團發展與進步,應結合學校發展情況,建設特色社團,打造品牌社團。由于學校社團種類不同,發展方向也不相同,因此社團可以結合自身特色,建立良好的社團文化,培養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提高社團在學校中的地位,進而促進校園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高職院校學生發展方向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在高職院校中建設學生社團,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應該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通過明確政治方向,確定校園社團發展方向;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社團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社團持續發展;加強社團之間的互動,建設特色社團,為學校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白利閃.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探析——以四川護理職業學院為例[J].南方農機,2018(18):212.
作者簡介:
王凱(1987—),男,漢族,山東省高青縣人,助教,學士學位,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學方向和學生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