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
【摘要】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一門電子技術專業的基礎課,它是整個知識體系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基礎知識掌握精進了,才可以建造知識大廈。所以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鍵詞】電子技術基礎 中職 教學方法 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10-02
普通高中的教學方法應用在中職的教學中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在中職專業教學中教學方法應用是很不夠的,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設計出一套科學規范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職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可以將教學目標完滿的完成,那么這種教學方法就是可行的方法。以下介紹了3種筆者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
一、以項目教學法為主的教學案例
對《MF47型萬用表的組裝與調試》這一節知識內容進行教學時,筆者通過項目教學法,將知識分為多個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不同的任務,來實現對知識的掌握。項目實施過程使用的是情境模擬法和實訓指導法,教學需要使用到多媒體設備,還有教學仿真軟件。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做中教。”教師通過設計一個情境,學生在情境中親自動手,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人。
課前,教師布置學習內容和任務要求,導學案任務:學生預習元器件識別與檢測和焊接知識,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搜索知識,讓學生通過初步的理解知識內容,完成導學案的問題。接下來,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6個人一組,選出基礎好、動手能力強、有責任心和一定表達能力的學生負責檢查質量。
第一階段,項目分析。課程的開篇,使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我們現在是一名電子技術員,咱們面前有一堆萬能表零件,如果讓我們組裝為成品,你會有什么方案?”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萬能表的組成和具體的工作原理。表的原理是這節知識的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優先實踐,實踐結束后,在對表的原理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
項目實施階段,主要分為4個主要的任務,每一個流程讓學生可以明確自己的崗位。任務一:裝配準備。每個小組會得到一份任務書,隨后小組領取萬能表配件,按照6s標準打掃桌面。任務二: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學生在這個階段學會對元器件的快速識別和檢測。任務三:電路板的裝配,焊接。這時教師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看看哪個小組焊接得最好,進行打分,評比。任務四:整機裝配和調試,教師通過對故障排除,來引出本節課程教學難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用的方法準則是“先外后里,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對故障進行排除。
《簡單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與檢測》項目教學實施,教師首先要對整個知識體系進行分析,依據循序漸進法的指導,找出知識體系中有關聯的知識內容,比如,半導體器件的基礎知識、整流與濾波電路和直流穩壓電源幾個教學內容是彼此分開的,大部分教師逐個對這幾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一開始學習這些知識點,會有很大難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例如:半導體器件的基礎知識、整流與濾波電路和直流穩壓電源這幾個教學內容是有很強的關聯性,而且知識內容也是層層遞進的。實訓內容及步驟:(1)首先識別電器元器件。(2)萬能板裝接電路。(3)電路調試,接通交流電源、調整示波器檔位、調節R1觀察UO的變化情況。(4)最小輸入電壓Umin。(5)直流穩壓電源典型故障。整個實訓比分為十個任務,通過十個任務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知識能力。通過上述的項目教學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以任務驅動法、探究式教學法為主的教學案例
筆者在教學《電阻串聯電路》內容時,發現任務驅動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本節以任務教學法為例來進行解析,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學生在整個探究活動分解為三個部分,設置三個任務來實施。在任務開始之前,首先使用仿真實驗教學法,學生通過看教師的教學演示,學生知道了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方法,電路的連接方式是學生需要注意到的重點。課前教師發放任務設計書,學生之間針對實驗設計方案進行討論,然后分組進行實驗,對得到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規律,進而總結出串聯電路的特點。接下來的任務是:探究串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這也是本節課程難點中的難點,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教師給學生一張表格,是前兩個特點中電流電壓的數據,學生對數據詳細分析后,會非常自信地說:“老師,我們可以使用伏安法測量電阻了。”學生自主探究得出了這點新知,接下來課堂的難點就可以被突破了。
通過本文對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展開了探究,通過對三種教學方法是進行了討論,給出了詳細的應用案例,對案例進行詳細的解析。希望可以給教師一些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韋雪莉. 基于中職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研究[J]. 電子制作,2015(01):208-209.
[2]董琴. 提高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效果舉措探討[J]. 當代職業教育,2014(06):5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