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玲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在小學寫作教學中也需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德育教學就是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導培養的重要目標,若要在寫作教學中對德育進行有效滲透,就需要加強對寫作內容的分析研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教學方式加以創新,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寫作學習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本文首先對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作用和現狀進行簡單分析,然后重點對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進行積極研究,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德育;小學寫作;滲透;重要作用;現狀;策略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內容,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語文課程的綜合教育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德育教學的滲透,積極的分析、研究各種教學方式,尤其要對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探索,并根據教學需要,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作用
寫作教學是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在寫作教學中對德育教學內容進行滲透,將各種德育知識通過寫作教學方式進行表達,可以讓學生更加自然地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小學教育中,語文本身就是一種載體,可以將文化知識進行轉換和傳播。我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德育教學本身包含大量的文化精髓,教師滲透德育教學,能使學生深入學習各種優秀文化,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
道德教學不能僅依靠教師一味的演講和說法教育,更要重視德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形成有效的德育滲透模式,促進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若要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可將大量德育知識融入其中,學生要進行寫作練習,就需要對各種寫作素材進行學習研究,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模擬,從而開展有效的寫作,促使學生能夠言之有物,充分表達自身的情感,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
3.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
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要教授學生各種文化技能,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經濟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通過對寫作教學的改革深入,可以將德育教學內容有效融入學生的寫作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適應教學需要。
二、德育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的現狀
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各種相關的德育素材,鼓勵學生對各種德育內容進行寫作表達,引導學生對德育內容進行深入體驗,實現對學生的德育熏陶。但在實際寫作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有效進行,不利于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
1.教師對德育教學不夠重視
雖然近些年來德育教學不斷發展,滲透到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成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在的寫作教學中依然有部分教師對德育教學不夠重視,缺乏德育觀念,在寫作教學中只是對課程中心思想進行走馬觀花的灌輸教學,并未認真運用其中的思想道德,使得學生對其中的德育思想認識不夠清晰,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只是當作寫作的內容,這便影響了學生自身道德品格的培養。
2.未在寫作教學中形成新型德育模式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會將一些德育內容引入其中,讓學生對文章中的道德思想進行分析研究,然后組織學生觀摩學習,并開展類似的寫作任務。但并未形成有效的德育教學模式,即使有關德育的內容,也僅當作素材進行積累,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受應試教學影響,教師更關心學生的寫作成績,很少對學生的德育培養進行重點教學,使得德育教學的方式尚未形成。
三、德育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的策略研究
1.樹立德育教學理念,創新德育教學模式
語文課程一直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學科,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教育,可通過對語文教學資源的挖掘,形成針對性的德育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需要形成德育教學理念,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理念,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制定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策略,促進教師德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中國,你為什么不生氣》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新德育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地球的實際情況通過課件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主動研究德育內容,認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從而感染和觸動學生,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進行寫作表達,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共同深入大自然進行了解,傾聽地球家園的呼喚,形成和諧有效的德育氛圍,讓學生積極進行反思和總結,并在反思中不斷加深德育思想。
2.結合課程德育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若要實現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需積極結合語文課程中的德育內容,對其中的德育內容進行分析總結,進而對學生進行德育寫作的引導,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不能僅依靠教師的灌輸式教學,而是要堅持立足于語文教學內容,通過對語文課程中與德育相關知識的引入,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寫作探索,更加自然地接受各種德育思想。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遲到》時,針對這篇因為上學遲到發生在作者和父親之間的一個故事,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熟悉相關的生字,然后組織學生之間進行針對性的討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品味作者是怎樣在父親的嚴厲與慈愛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的,促使學生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讓學生懂得對待錯誤要敢于面對、勇于改正。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寫作任務,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和道德感悟寫出來:大家可以考慮自己犯錯的經歷嗎?當自己做錯事時,家人是怎么對待的?現在改過來了嗎?以此激發學生的習作熱情,讓學生能夠言之有物,并積極進行表達自己的情感,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3.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組織德育習作實踐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開展對學生的德育寫作實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寫作,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的能力。在教學中要讓寫作更加真實,就要讓學生在文章中展現自己的真實情感,德育教學更是如此,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融入,對生活中德育思想的深入體驗和感受,學生就可以無形中搜集各種德育寫作的素材,從而為寫作實踐提供基礎。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用目光傾聽》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生活中與人交往時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對社會生活中各種相關事件進行討論,教師可結合生活中學生間互動交往的過程,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聽取大家的討論意見,表達自己的看法,認識到真誠的重要性,并讓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四、結論
綜上所述,德育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滲透,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創新寫作教學方式,挖掘教學資源,開展德育寫作實踐活動,促進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胡艷玲.小學中年級故事寫作教學策略初探[J].文學教育(下),2018
[2]李青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
[3]柯秀玉.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