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
摘要:本文介紹了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旨在正確認識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與機遇,鼓勵商業銀行開發新型金融產品和適應不同客戶需求的中間業務,以此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盈利能力
利率市場化使利率的決定方式發生本質改變,同時隨著其進程的逐步加快與加深,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與資產業務發生了很大改變,管理與經營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相應的,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銀行需要發展中間業務,加強綜合化經營,尋求新的盈利模式,但與此同時這也會使銀行面臨更加復雜的經營風險水平。
一、利率市場化對存貸款利率的影響
國家對利率的管制作用只能持續到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一旦利率的管制被完全取消,自主定價權就會被徹底交給銀行。與存款利率相比,貸款利率一般會提前放開,商業銀行能夠自主定價后,為了提高競爭力吸引更多優質客戶,往往會下調貸款利率。但這種現象存在的時間不會太長,因為存貸款利率失去管制后,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會出現明顯的上升,并通過抬高貸款利率水平的方式來保證盈利的實現。而商業銀行為了吸納更多的存款資金,往往會調高存款利率使其在金融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與此同時整個銀行業的資金成本也會被推升,而存款利率的過快上升只能在一定時期內促進商業銀行吸納存款,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也會因此受到損害。加之商業銀行對各種新型業務的發展,最終在市場力量的作用與調節下,凈利息收入的比重會慢慢下降,存貸款利率會逐步回穩。
根據我國人民銀行歷次調整存貸款利率的記錄可以看出,活期存款利率于1990年至1993年呈現上升趨勢,1996至2002年呈現下降趨勢,之后五年活期存款利率穩定不變,2008年至2010年也穩定在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值上,2011年出現小幅上調,又在接下來的五年穩定在了0.35%。定期存款利率浮動較大,在1990年至1993年一直處于上升狀態,1996年至2004年一直在下調,2006年至2012年處于明顯的上調狀態,中間也有小幅的下調。從整體來看,存款利率目前仍有比較大的上浮壓力,這種現象在其他國家也有所呈現。尤其一些對存款吸收能力較弱的中小商業銀行,更容易受到存款利率的約束和影響。此外,貸款利率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整體呈現下降狀態,近幾年來也有所下降,但其下降幅度相對有限。
由此能夠得出,若沒有降息政策的配合,商業銀行一般不愿自主將貸款利率下調。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貸款目前在我國仍然是一種較為稀缺的資源,所以銀行在與貸款客戶談判時是有優勢的,另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金融近幾年發展十分迅猛,成為銀行業強大的競爭對手,在競爭過程中負債成本也跟著提升。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
首先,促進了商業銀行內部經營的改革,使得商業銀行能在擴大經營自主權的同時經營管理更加科學,經營的環境更加寬松和自由。利率市場化改革使得商業銀行可以根據金融市場的現實情況和自身經營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定價,利率的浮動也能夠及時客觀地體現出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狀況,以此來方便商業銀行進行自主管理資產負債規模,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成本,使得經營管理結構日趨完善和科學,資源實現最合理的配置,使得商業銀行實現本質上的自主經營與管理。
其次,可以促進商業銀行依照市場的需求對客戶進行分類并對客戶的結構進行優化。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定價的權利,根據市場化的差異價格來吸收存款,獲取充足的存款資金。同時商業銀行也會根據貸款市場的趨勢、客戶的各方面條件以及銀行的自身因素來確定不同的貸款利率,吸引優質的客戶進行貸款,從而使得商業銀行的客戶結構能夠不斷地優化。
第三,各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會更加突出,同時它們無法再依靠存貸款利差作為賺取利潤的主要渠道,這促使商業銀行開始進行業務的轉型、升級與創新,不再依靠單一業務盈利而是尋求新的盈利模式,使得商業銀行能夠具備各自的特色。
三、利率市場化下銀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未來經營的建議與對策
(一)利率市場化下銀行業的發展前景
利率市場化改革意味著國家在逐步放開對利率水平的干預,將決定利率水平的權力還給市場,為商業銀行營造一個自由與開放的經營環境,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利率的市場化改革會增大我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以及經營管理的風險,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經營過程中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商業銀行勢必會轉變思路,大力開展創新,這將直接推動我國銀行業進行收入結構的完善和優化以及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最后,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有利于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樣,商業銀行風險防控意識和成本控制意識也會隨之增強,內部的資源配置也會得到完善。
(二)銀行未來經營的建議與方法
商業銀行應當充分了解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風險與挑戰,認識到單一的存貸款業務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將經營轉型發提升到全行業的戰略高度已是展迫在眉睫。有以下方法可以采取:
第一,商業銀行應當借鑒國外經驗教訓,提升利率的定價能力,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利率定價體系,完善原本的存貸款業務,積極發展有利于吸納存款、貸款且能降低或控制存貸款成本的的資產負債業務,將資產負債業務的風險與成本降到最低。與此同時,我國商業銀行也應當以利率市場化改革作為一個尋求突破發展的契機,加速整個行業的升級并大力推進交易業務的發展與創新,積極主動地適應市場新變化,開展金融創新,以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不同需求。
第二,商業銀行應本著更好的為金融客戶服務的理念,對諸如理財、私人銀行等中間業務和信息咨詢、投資基金等交易業務進行創新,發掘新的盈利模式,廣泛開展普惠金融的業務,確立多角度全覆蓋的經營理念,以此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第三,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自身在風險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科學技術上等方面的優勢,抓住機會促成同行業和跨行業的合作,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商業銀行應當樹立一個正確且具有指導意義的戰略方針,大力推進經營模式的轉型,以提升對全球客戶的服務能力,逐步建立一個能夠一體化管理并且能適應全球化經營的銀行。
第四,加大地區覆蓋面,尤其要加強互聯網尚不發達地區服務的覆蓋,利用客戶系統和信息科技的的優勢,建設電子商務平臺,抵御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壓力,同時也要加大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力度,在合作中發揮自身優勢,如開發P2P的交易平臺、電子小貸、銷售理財產品等,實現跨行業的合作競爭,互惠共贏。
第五,廣納具備金融和計算機復合背景的高端人才,積極加大對我國商業銀行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離不開專業的計算機與金融人才,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精英人才的角逐。因此商業銀行一面要不斷吸納計算機與大數據分析領域的相關專業人才,另一面也要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完善并提高對已有員工的培訓機制,使員工能適應不斷變化的金融大環境。
參考文獻:
[1]肖欣榮,伍永剛.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銀行業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11(1).
[2]李朝芳.國有銀行盈利可持續性研究[J].財會月刊,2014(6).
[3]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張守芳,閆晶怡.特區經濟.2017(11).
[4]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發展問題研究[J].王校鈺.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11).
[5]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J].張玲.現代商業.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