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蓮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大數據時代下,海量信息資產給內部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并重點關注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增值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 信息化 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1]。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數據信息,給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了挑戰,同時也為審計技術的創新提供了條件。
一、大數據對內審的影響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大數據的定義是[2]: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數據的價值是數據共享、交叉復用后獲取最大的數據價值。未來大數據會成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大數據的規模將會更大,數據的價值會更加凸顯。海量的數據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主要有:
(一)內部審計操作指引及相應的規范文件亟待更新
目前,傳統審計仍占據主導地位,內部審計工作大多沿用傳統的審計理論,現行內審制度、規范文件不能與時俱進。在當下內部審計制度下,相應的審計的程序、方法、證據和內部控制難以實現轉變,審計人員依然采取審報表、查憑證等傳統審計方法搜集審計證據,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利用大數據的流程缺少科學實用的審計操作指引。同時數據共享和管理機制也缺少相應的制度,內審部門難以深度挖掘、充分運用數據,從而無法有效、及時地開展大數據審計,形成數據資源的浪費。
(二)促使審計信息系統及內部審計軟件開發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信息化審計成為發展趨勢,利用審計信息化系統軟件從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中抽取所需數據,高效、準確地收集各種電子數據,通過內部審計軟件對搜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而轉化為審計所需數據,可以極大的節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審計信息系統及內部審計軟件的開發和使用,能夠及時獲取全面數據,實現實時監控,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三)大數據時代促使審計思維轉變
大數據的運用[3],主要通過對一系列關鍵技術,對高頻率、大容量、不同結構和類型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分析,進而創造出新的、更大的價值。它不僅改變傳統的數據采集、處理和應用技術與方法,還促使人們思維方式發生實質轉變,包括由不能預測轉變為可以預測,由人找信息轉變為信息找人,由“流程”核心轉變為“數據”核心,由抽樣分析轉變為全數據樣本分析,由關注精確度轉變為關注效率,由關注因果關系轉變為關注相關性等思維方式的轉變。大數據時代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促使內部審計思維轉變,通過對大數據、云計算等的融合與利用,內部審計可以適當忽略精度,對全部數據進行分析,并關注數據間的關聯關系,結合內部數據與外部數據,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審計監控。
二、大數據時代內審工作建議
新時代的到來,對內審工作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機遇。企業內部審計如何依托現有資源,更好的發揮作用,增加和保護組織價值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基于前文分析,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更新內部審計法規,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框架
在信息化下,原有的審計準則及審計標準己不能完全適應新的情況,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征,企業要積極制訂相關的政策和措施,根據審計環境的變化不斷地更新更新和調整現有內部審計制度,以適應大數據時代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此外,從內部審計人員數據訪問權限到互聯網信息與網絡安全等問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與大數據審計相適應的審計規范和相應的操作指引,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框架,確保大數據審計的執行有法可依。
(二)建立數據庫管理系統
對于內部審計工作而言,借助企業已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科學獲取數據,并進行數據整理、分析驗證,得出審計結論,至關重要。企業若能建立較為科學、完善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將內控、監督、評價、審計工作要求集中到一個信息化平臺,實現良好的數據共享及集中管理機制,在數據保密的前提下,確保審計人員能夠提取和使用信息數據,全力支撐內部審計有效開展,將極大提高內審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報告質量。
三、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建議
數據管理系統的應用,精簡審計成本的同時,對內部審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審計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相應的計算機科學、數學、統計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實現對大數據的分析、評估和預測。最重要的,內部審計人員要結合技術的發展,打破原有審計流程的束縛,勇于創新。
(一)轉變審計思維
隨著IT技術、云計算等手段的進步,人們處理數據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審計也將由抽樣審計模式向總體審計模式轉變[4],總體審計模式要求分析相關的所有數據,要求審計人員轉變審計思維,形成總體性思維,容錯性思維和相關性思維,強調數據的完整性和混雜性,追求利用數據的效率,更多地運用相關關系發現審計證據。通過對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優化企業對于自身業務及發展的全面把控,發揮內審增值作用。
(二)強化數據分析能力
隨著各種內審軟件的開發推出,內部審計人員需要掌握現代化數據分析工具,更加高效的處理各種數據,這就要求內審人員強化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對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或形成趨勢分析,在事前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虛擬演示,在風險發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改善企業風險管理。
四、結束語
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功能,需加快信息技術和審計工作的融合,探索大數據時代的新型內部審計模式,從而真正發揮好內部審計的職能。
參考文獻:
[1]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基礎》[B].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14.
[2]麥肯錫全球研究所,《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R].2014.
[3]中國稅務報.《內部審計:迎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M].2017.
[4]Zero.G.《大數據時代,審計er必備的思維方式》.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