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
摘要:本文采用RCA指數、TC指數以及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這三大指標對中山地區的外貿出口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并就TC指數將中山地區與廣東省、全國進行了比較。實證分析結果顯示:中山地區的機電、高新技術、服裝及衣著這三類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都較強,但有差異,且有所下滑。總體來說,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都要低于服裝及衣著產品的出口競爭力,說明勞動密集型產業仍是中山外貿出口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中山的外貿出口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升級。為更好地促進中山地區外貿的發展,基于一帶一路戰略和“跨境電商”時代的背景,有針對性地給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山地區 出口競爭力 實證分析 對策
為加快培育外貿競爭的新優勢,近些年我國決定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計劃。中山,作為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又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位置,在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期,也深入到國家的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建設中來。而據中山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可知,2014—2016年,中山地區的外貿依存度分別為80.4%、73.67%、69.1%。說明中山地區的產業外貿依存度較高。但從總體上說,外貿出口資源消耗比較大,粗放型、外延式擴張的傳統貿易模式沒有根本改變。因此,對中山地區的外貿出口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顯得尤其重要。那么,本文則采用RCA指數、TC指數以及國際市場占有率這三大指標進行相關實證分析。由于在整個中山地區的出口總額中,機電、高新技術、服裝及衣著這三大類產品所占的比重超過95%,故下文抽取了這三大類產品的近9年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一、中山地區的RCA指數分析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Index,RCA)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某種商品出口額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出口總額中該類商品出口額所占份額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產品或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最具說服力的指標,旨在定量地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內各個產業(產品組)相對出口的表現。通過RCA指數可以判定一國或地區的哪些產業更具出口競爭力,從而揭示一國或地區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
用公式表示:RCAij=(Xij/Xtj)÷(XiW/XtW)
其中,Xij表示國家或地區j出口產品i的出口額,Xtj表示國家或地區j的總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產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總出口值。如果RCA﹥2.5,則表明該國或地區產品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如果1.25≤RCA≤2.5,則表明該國或地區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如果0.8≤RCA≤1.25,則表明該國或地區產品具有中度的國際競爭力,如果RCA﹤0.8,則表明該國或地區產品競爭力弱。據此,分別整理出中山地區機電、高新技術、服裝及衣著三大類產品的RCA指數。
上表1-1、表1-2和表1-3顯示:中山機電產品的RCA指數都較大,高新技術則主要處于[1.25,2.5],表明其競爭力較強,但總體都有一定的下滑。而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的RCA指數也較大,但不穩定,總體呈現增長的態勢,這類勞動密集型產業的RCA指數也遠遠高于高新技術產品的RCA指數。說明對中山的貿易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的機電產業的比較優勢在弱化,高新產業的外貿出口發展不夠穩定,而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仍是中山出口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中山地區的TC指數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iveness,TC)貿易競爭力指數,是對國際競爭力分析時比較常用的測度指標之一,它表示一國或地區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公式為:TC指數=(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該指標作為一個與貿易總額的相對值,剔除了經濟膨脹、通貨膨脹等宏觀因素方面波動的影響,即無論進出口的絕對量是多少,該指標均在-1—1之間。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競爭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該指數為-1時表示該產業只進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競爭力越薄弱;該指數為1時表示該產業只出口不進口,越接近于1則表示競爭力越大。據此,分別整理出中山地區、廣東省和中國的貿易競爭力指數,進行比較。
從上表2-1、表2-2和表2-3可看出:中山的出口貿易一直處于順差狀態,特別隨著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后,出口貿易順差進一步拉大,從而TC指數也必然上漲。且相比較于廣東和全國,中山的TC指數較大,說明出口競爭力較強。而中山的進口卻增長緩慢,這其實不利于引進高端產業,以及幫助產業進行升級。
三、中山地區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分析
國際市場占有率,國際市場占有率是指一國或地區的出口總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可反映一國或地區某產業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或競爭地位的變化,比例提高說明該國或地區該產業或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增強。其計算公式如下:國際市場占有率=一國出口總額/世界出口總額。這個值越高,就表示該產品所處的產業所具有的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越弱。據此,分別整理出中山地區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服裝及衣著產品三大類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
上表3-1、表3-2和表3-3顯示:中山地區機電、高新技術、服裝及衣著產品這三類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均呈現增長的態勢,說明其外貿出口競爭力都有所提升。但對比來看,中山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國際市場占有率基本在8.00‰以上,明顯都高于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說明在中山外貿出口競爭中,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是至關重要的部分。
四、結論
以上實證分析,總結出中山地區近9年的外貿出口競爭力發展現狀,結果顯示中山對外貿易出口競爭力呈現這樣一些特征:第一,中山地區機電、高新技術、服裝及衣著這三類產品的RCA指數都較高,尤其是機電和服裝及衣著產品,但總體有所下滑,特別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表明出口競爭力還有待提升。且服裝及衣著類這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顯示性指數遠遠高于高新技術產品的指數,說明在中山外貿出口競爭中,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是很重要的部分;第二,中山地區TC指數有所上漲,且相比較于廣東省和全國,仍然具有相對較強的競爭力;第三,中山地區機電、高新技術、服裝及衣著這三大類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都呈增長的態勢,表明其外貿出口競爭力都有所提升。但對比來看,中山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國際市場占有率基本在8.00‰以上,也明顯都高于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同樣表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仍是中山出口競爭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總體來說,中山地區的外貿出口競爭力較強,但有下滑的跡象,且其產業結構有待升級。
面對全球越來越激烈的貿易競爭環境,在一帶一路戰略和跨境電商時代的環境下中山應結合本市的特點,深入分析本市的產業結構,從而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發展計劃,提升自身的外貿出口競爭力。基于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第一,由“中山制造”到“中山智造”,①走出技術“低端鎖定”困境;第二,提高企業品牌競爭力,要加強品牌管理和品牌文化建設,建立現代品牌企業管理制度;第三,從內部到外部,成就于生產消耗和產品推廣。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從攻堅邁向深化。此外,建議基于產品屬性的營銷策略,主要有線上和線下兩種宣傳;第四,要把握一帶一路和跨境電商的雙重機遇,重視國家間合作。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N].人民日報,2015-03-29(004).
[2]胡漢超.融”一帶一路”中山要有新作為[N].中山日報,2015-04-03(10).
[3]周琦.廣東機電產品出口競爭力分析[D].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4.
[4]江海澈,匡賀威.廣東紡織服裝業出口競爭力研究[J].中國商論,2017(08):62-64.
[5]邢冠.中山市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關系探析[J].當代經濟,2016(07):76-77.
注釋:
①即:從“低端制造”到“高端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