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梅
摘要:《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化學概論、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科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時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心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化學概論、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科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實踐方面更有著特殊的功能。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對實驗教學提出如下“三維”目標: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學會設計并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增進對科學探究的體驗;初步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新課標與原實驗稿的最大變化是,對義務教育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探究,特別是學生自主實驗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出發,強調了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最現實、最生動、最有效的載體,是切實提高化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下面就我幾年來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經驗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注重教材,充分認識實驗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新大綱從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出發,面向大多數學校和大多數學生,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與原教學大綱相比,新大綱在“初中化學教學目的”中除了規定學生需要學習一些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特別突出強調要重視情感領域的教學和對學生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教學內容方面,從義務教育實際出發,新大綱適當降低了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較大幅度地降低了化學計算的要求,在適當拓寬元素化合物知識面的同時,加強了化學實驗,把演示實驗列入了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要求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完成,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做實驗的機會”。
二、加強化學實驗室的建設
充分開發和利用化學課程資源。學校應高度重視化學實驗室建設,配置必要的藥品、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進行適當的實驗探究活動。在保證實驗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條件好的學校應向學生開放化學實驗室,為學生自主地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要重視對化學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和健全科學、規范的化學實驗室管理體制。教學管理部門應定期對實驗室的建設進行檢查和評估,以確保化學課程實施的訓利進行。
要鼓勵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開發實驗儀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學實驗。同時也應鼓勵學生和及教師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用品和廢棄物,設計富有特色的實驗和實踐活動。
三、做好實驗探究活動的組織
實驗前組織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操作過程,注意事項,檢查實驗用品是否齊全;實驗中組織好實驗活動,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實驗結束后組織填寫實驗報告與實驗反思。
為了避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亂而沒有目的的情況,教師在明確實驗任務后,可根據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并確定組長、匯報員、操作員、記錄員等,成員間要明確分工,落實具體任務,使人人有任務,人人有事干。
四、做好實驗探究過程的引導
每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都有據可循,因此教師應做好典型實驗,讓學生觸類旁通;通過典型實驗引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開放性實驗時,要引導學生設計方案,選擇儀器,觀察現象,分析結論,體驗快樂。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有個性的實驗,尊重學生從實驗中獲得的體驗,引導學生反思,評價實驗。如金屬與酸的反應,有的觀察到溶液變色,有的觀察到金屬溶化,有的探測到溫度變化等,應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反思自己的不足。
五、做好實驗資源的開發
教材上的演示實驗一般具有操作簡單、現象明顯、說服力強的特點;同時許多演示實驗是試管實驗,較難讓班上的每位學生都看清楚。所以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實驗。
教材中一些實驗提及的材料在實際操作中達不到最佳的實驗效果。實際教學中可將這些實驗進行合理的、科學的改進與創新,或通過增補一些直觀的實驗,提高教學效果。如探究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這一實驗中,帶火星的小木條在試管口可能不會復燃,我們可以適當調整過氧化氫的濃度或將制得氣體用排水法收集后在檢驗。
通過日常生活中隨處找來的材料和器物,就可以輕松的將看不到、摸不著的科學原理親自實踐一番,使實驗根植于生活,鍛煉學生的觀察、實踐和創造能力。如講到蒸餾和乳化作用的時候就可以安排為家庭實驗。
六、做好實驗的促進和評估
教師根據選題和實驗實際情況,設計系列問題,使學生交流信息、展開討論,促使理論明晰化,使學生由感性的實驗意識上升為理性的科學意識。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如實填寫實驗報告,要真實反映實驗的全過程。若實驗失敗或現象失真,要求學生把實際情況記下來,待找出原因后,再重做、補做,予以更正。若出現特異現象,應做進一步的實驗分析、探討和研究,促使學生嚴謹、求實科學素養的提高。
總之,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科學是獲得真知,那么實驗就是檢驗真知的手段。所以說,真正發揮好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的確是不容忽視的;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有合格的硬件設施,還要注重充分發揮教師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的組織、引導、開發、促進和評估作用,使學生積極實踐,勇于探索,樂于體驗,才可使實驗教學有效化。
參考文獻
[1]陳亞林;;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2]施萍;;新課標要求下關于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年10期;
[3]朱麗華;;新課改下關于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1年04期;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市煤礦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