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賈榮彬
摘? ?要:隨著原子能技術在軍事、工業、農業、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在帶來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帶來核輻射泄露隱患,核事故泄露的γ射線會快速擴散到空氣中,不僅對人類造成直接的危害,也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長久威脅?;诖?,研究一種基于γ輻射劑量率的環境保護方法,通過建立環境γ輻射劑量率監測設備、建立γ輻射劑量率管理政策、推動核設施γ輻射防護工作,達到有效防止核輻射對人們造成的危害,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的目的。
關鍵詞:γ輻射? 劑量率? 環境? 保護
中圖分類號:TL7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130-02
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處于對綠色環境的發展考慮以及對核電所具有的優越性,使得核電項目被重新啟動,并逐漸加快了核電事業的發展,建立了大量的核電站。但隨之而來也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核電雖然是一種潔凈的能源但其自身也有很多的缺陷[1],例如在核能使用過程中,核能中的放射性物質雖然可以被鉛層完全隔絕,不會導致放射物泄露在環境中,但一旦發生泄漏問題,不僅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放射性污染,還會對人類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建立基于γ輻射劑量率的環境保護方法是未雨綢繆造福子孫的大事。
1? 建立環境γ輻射劑量率監測設備
無論是在核電站發電,還是在農業、醫療等其它領域,使用放射性核素都會造成放射性物質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以此威脅人們及其它生命體的安全,因此建立一種可以快速并準確監測周圍環境核輻射水平的機制是十分必要的[2]。在核輻射當中,γ輻射計量是最能夠快速、準確地反映周圍環境的核輻射水平,因此研制一種性能高的專門用于對環境中γ輻射的劑量率監測設備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環境γ輻射劑量率監測設備主要用于對大范圍的、人口稠密度高地區的輻射水平及放射性污染水平進行監測。根據相關安全標準的中的規定,對于在日常工作中不會接觸到核輻射工作的人來講,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在1000~2000微西弗。因此照射小于100微西弗的輻射對人體是沒有影響的。而對于長期與放射性工作相關的人員來說,一年最多的輻射量為50000微西弗。同時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會導致死亡[3]。因此建立的監測設備需要不間斷地對周圍環境中的γ輻射的輻射強度進行監測,以便于及時地發現異常情況,并及時匯報給相關的人員及時的采取相應的防護對策,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的監測設備必須保證更高的精確度,對于兩個監測點之間的距離和儀器設備的可靠性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監測設備要通過監測點將從環境中采集到的核輻射和脈沖個數轉換為劑量率,并將數據傳輸到監測設備上,通過顯示器讓監測人員可以直觀地看到監測結果,顯示器中要包含測量的具體時間、測量探頭的設備編號、對應探頭的γ輻射劑量以及相應的劑量單位。
監測設備對于每一個節點使用到的測探儀器進行標注后,再通過相應的軟件將寫入的能譜劑量轉換為函數的形式,并將各個探測設備的參數進行存儲。監測人員在使用設備進行監測之前要先對設置相應的測量時間等參數,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并制定報警的閾值。
監測設備要根據監測人員設定的監測間隔時間,實時地接收并將各個節點周圍環境的γ輻射劑量率進行顯示,通過設備要具有一定的報警指示功能。
2? 建立γ輻射劑量率管理政策
在建立了環境γ輻射劑量率監測設備后,還要建立相應的γ輻射劑量率管理政策,不僅要對正在使用的工廠等進行管理,還應當在已經被廢棄的工廠等場所加以管理,管理政策包括環境的整治、廢棄可輻射放射源管理、高放射性廢物的處理等[4]。管理政策的建立需要相應的人員對環境進行全方位的調研,且要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將原有的相關條例以及城市的基礎建設結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將長年積累的實踐經驗融入其中,以此形成一個綜合性強的管理政策表述。
第二,重點將核設備退役與環境的整治歸于廢物的管理當中,將γ輻射劑量率管理與其它密封放射源的管理交叉進行,以此建立更加全面的管理體系。
第三,對于含有γ輻射劑量率高的廢物應與γ輻射劑量率低的廢物分類處置,增添相應的極低放射性廢物、核技術應用廢物等相應的處理政策[5],將管理政策進一步細化。
第四,對于含γ輻射劑量率較低的廢物,應當增加其暫時存放的年限范圍,并積極推進γ輻射劑量率高的廢物的處置庫選地和相關的科研項目。
第五,增強受到污染物料的回收再利用政策,提出對放射性廢物的處置以及核燃料后端的處理準備金的相應要求。
3? 推動核設施γ輻射防護工作
在建立了相關的管理政策后,還應在源頭上對含有大量γ輻射劑量的核設施進行相應的防護工作,降低γ輻射的排放。核設施γ輻射防護工作內容包括:第一,提高工作人員對核設施γ輻射防護的重視程度,降低工作過程中劑量的使用;第二,讓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除了投資進行的工程以及實體的防護之外,要加強對核設施γ輻射安全管理的水平,樹立起工廠的安全文化,加強對人員安全意識的訓練,減少含放射性物質的使用劑量,不但可以節約成本,更能保證工人的人身安全;核輻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該設置為獨立發展和促進的部門,并給予足夠的資金、資源和相應的權力;第三,對于已經制定完整的γ輻射劑量標準和技術應當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變動;第四,防護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要讓相關部門、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員等,每一環節的人員加強對核設施γ輻射防護工作,從根源上避免輻射的大量排放。
4? 結語
通過本文基于γ輻射劑量率的環境保護方法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決核輻射對于環境的污染為題,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今后應當針對核輻射造成環境污染的特征,展開相應的警示教育工作。重點解決目前核輻射污染環境中存在的兩個極端:一方面是仍然有部分從事核技術相關的行業的人員存在忽視的意識,對于核輻射的污染不以為然。另一方面,還有一些人存在恐懼的心理,常常談“核”色變,極易產生恐慌。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應當進行正確的引導,對與核技術相關的單位及單位的領導更要加強宣傳力度,使其真正認識到核輻射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加強對核輻射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加強守法的自覺性。最后,對于公眾而言,應當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并有能力建設一些與核輻射相關的環境保護的示范教育設施。
參考文獻
[1] 高澤全,王瑞俊,保莉,等.環境γ輻射劑量率受降水影響規律研究[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7, 37(1):4-7.
[2] 楊晶,胡茂桂,鐘少穎,等.全國γ輻射劑量率空間分布差異影響機理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7, 19(5):625-634.
[3] 曹鵬濤,耿成,李強.基于環境輻射監測自動站γ輻射劑量率受降水影響規律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2018,42(8):88-89.
[4] 宮增艷,趙廣翠,李雪貞,等.不同方法監測環境γ輻射劑量率的結果比較與分析[J].中國輻射衛生,2018, 27(1):75-79.
[5] 楊永虎,孔利鋒,李宗碩,等.準東煤礦開采區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環境調查及評價[J].新疆環境保護,2017, 39(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