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景觀雕塑是藝術景觀的一類,常用于城市景觀或園林景觀。隨著互聯網新業態的發展,景觀雕塑裝置藝術的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多,為景觀雕塑裝置藝術價值、經濟價值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也使得景觀雕塑裝置的價值與互聯網之間建立了緊密的關系。“互聯網+”的文化傳播功能為景觀雕塑裝置的運營提供了發展基礎,同時也為獲取景觀雕塑裝置的市場提供了途徑。在“互聯網+”時代下,對景觀雕塑裝置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探討“互聯網+”時代下,景觀雕塑裝置的設計,旨在為景觀雕塑裝置創新設計與應用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景觀雕塑;裝置藝術;紀念性景觀;藝術價值;文化
[中圖分類號] J30-05? ? ? ? ? ? [文章標志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7556(2019)12-0128-02
本文文獻著錄格式:蘇情平.“互聯網+”時代下景觀雕塑裝置設計初探[J].天工,2019(12):128-129.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均在嘗試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產業創新。“互聯網+”的發展代表著未來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將以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主導,并在此基礎上實施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近年來,雕塑景觀發展火熱,各個城市、景區不斷興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觀雕塑裝置,成為城市及其景區的獨特標志和名片,為城市和景區增添了更多的魅力。研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景觀雕塑裝置對創新景觀雕塑裝置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概念界定
(一)互聯網+
“互聯網+”是指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也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社會經濟發展新形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推動著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互聯網+”最直接的表現是行業經濟形態發展的信息化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將產業與互聯網結合,使得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迸發出新的火花。
(二)景觀雕塑
景觀雕塑是雕塑藝術的一種,用于園林景觀或城市景觀等戶外場所。景觀雕塑根據材質、審美定位等分為不同的類型,在設計上或體現寫實、或體現抽象,通過不同的造型設計來賦予景觀雕塑不同的價值。景觀雕塑裝置常用的材質有天然石材、玻璃鋼樹脂、不銹鋼、銅等,在設計上形體普遍偏大,材質要符合防腐蝕、防風、防雨等要求。
(三)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個體或群體。在藝術上,裝置藝術是對傳統雕塑藝術的創新,在藝術表現上更加追求現代化,其表現深度和廣度的延伸性更好。此外,裝置藝術重視資源優化利用率,雕塑景觀裝置藝術就是對傳統雕塑的創新。
二、景觀雕塑裝置的類型及其價值
(一)紀念性景觀
紀念性景觀雕塑裝置以紀念人與事為主體,且景觀雕塑一般設置在中心位置,在于突出主題。紀念性景觀具有紀念價值、審美價值和襯托主題的價值。
(二)主題性景觀
主體性景觀雕塑裝置以某種環境為主題,依據環境主體設置雕塑景觀,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表現環境的真實性,因此具有寫實性。主題性景觀具有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例如,萬利夜市的景觀雕塑《富貴迎賓》,是一個手持元寶、肩背聚寶袋的彌勒佛,佛身金光閃閃,無論從造型上還是用色上,都體現了金錢的主題,突出了萬利夜市的主體,同時也賦予了一種“萬利”的寓意,意為生意一帆風順,因此更好的切合了夜市的主題。
(三)陳列性景觀
陳列性景觀指以優秀的雕塑作品為主體內容組成的景觀,一般為一組或多組雕塑景觀。陳列性景觀雕刻手法精湛,其藝術價值、審美價值極高,一般與文化相結合,代表著某種景觀的文化功能。例如,作品《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它可與其他相似的佛像置于同一環境,既可作為主題性景觀,突出佛教主題,又可作為陳列性景觀,代表我國佛像雕塑藝術的精華。
(四)裝飾性景觀
裝飾性景觀雕塑裝置指具有明顯裝飾性作用的景觀。裝飾性景觀雕塑的設置目的在于豐富景區或城市景觀,突出景區或城市某一區域的特色。它最明顯的價值是審美價值。
三、“互聯網+”與景觀雕塑裝置設計聯系
“互聯網+”在景觀雕塑裝置中的滲透與應用為景觀雕塑裝置的藝術創新和觀念重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來源。通過互聯網,設計師可以更多地了解社會公眾對景觀雕塑裝置的審美訴求,然后在景觀雕塑設計中引入符合市場需求的藝術觀念,體現景觀雕塑裝置的現代藝術。事實上,“互聯網+”與景觀雕塑裝置設計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它們相互影響,共同發展。“互聯網+”為景觀雕塑裝置的藝術創新提供了平臺,而景觀雕塑裝置促進了“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它們之間的聯系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互聯網+”對景觀雕塑裝置文化傳播產生的影響
互聯網在文化信息傳播方面有著先行的優勢,當景觀雕塑裝置設計開始時,互聯網就可以利用其文化傳播功能宣傳景觀雕塑,向社會公眾傳播景觀雕塑裝置的藝術性特征,通過社會公眾與景觀雕塑裝飾藝術的共鳴來吸引關注。
(二)“互聯網+”對景觀雕塑裝置運營產生的影響
傳統的景觀雕塑裝置采用線下運營,而“互聯網+”模式下采用線上、線下雙渠道的運營模式,有助于拓寬運營市場。
(三)“互聯網+”對景觀雕塑裝置設計市場定位產生的影響
設計師在設計景觀雕塑裝置時,在自己的構思上還應該注重采納民眾的意見。我們常說:一萬個人有一萬個思維,設計時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思維,來豐富景觀雕塑裝飾設計的構思,從而找到更符合市場定位的設計思路。
四、“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景觀雕塑裝置的設計
(一)市場調查
景觀雕塑裝飾設計首先需要了解市場需求。城市景觀作為城市的標志,市民的內在需求是體現景觀雕塑價值的重要因素。為此,要了解人們對于某一區域某一類景觀的喜愛程度,從而分析景觀雕塑設計的定位。
(二)選址
選址是景觀雕塑裝置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城市景觀雕塑裝置設計要與城市規劃相一致,景區景觀雕塑裝置設計要與景區長遠規劃相一致,使景觀雕塑裝置成為城市或景區的標志,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選題
景觀雕塑選題要與環境相一致,切合環境文化及其自然景觀的大背景,才能更加明顯地突出景觀雕塑的類型及其價值,更加直接地向人民傳遞景觀內涵。
(四)視覺要求
景觀雕塑裝置在視覺上要求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在環境景觀任何一個位置都能直觀地看到景觀雕塑裝置,且在每個角度看到的景觀雕塑裝置的不同內容。這就要求景觀雕塑裝置設計時注重垂直關系、水平視野及角度變化,在設計時要經過多次調整找到最佳的設置位置。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促使景觀雕塑裝置設計越來越趨于多元化發展,不僅對景觀雕塑裝置的設計與創新起到了推動作用,還能通過文化傳播功能對景觀雕塑的運營和價值起到促進作用。因此,“互聯網+”的新業態模式引起了景觀雕塑裝置設計與創新的變革,使得景觀雕塑裝置的設計理念與市場需求有了更多的互動性,提升了景觀雕塑的價值,增添了其內在魅力。
參考文獻:
[1]黃發榜.雕塑教學體系中的硬件與軟件:試論傅維安先生開創的“構飾課”[J].新美術,2014(2).
[2]李銘超.基于文化定位的高校景觀雕塑設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3]譚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公共景觀雕塑的應用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6.
[4]許凱明.景觀雕塑的造型空間[D].合肥工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
蘇情平,1976年出生,祖籍福建惠安。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高級技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現任惠安縣閩淘園雕藝館藝術總監。擅長陶瓷、刻紙、銅雕、樹脂、玻璃鋼等工藝雕塑與制作。
(編輯:溫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