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照
摘 要: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整個課堂穿插起來,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學生通過思考和回答而參與課堂,從而獲得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也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良好的互動,使彼此的距離更近了一步。但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針對性,要著重于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理解不透徹、不能很好掌握的部分進行重點提問,從而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而隨堂問題的設置,使學生能夠不斷的運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問題導向;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1引言
問題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是摒棄了所謂的題海戰術,以解決問題為主要模式進行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來構建物理知識框架體系。本文主要介紹了問題導向下教學方法的基本內容,通過合理的假設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同時對接下來可能用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了展望。將高中物理的教學工作同電子信息技術相融合,創建虛擬的實驗環境為問題的解決尋找新的契機。
2問題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原則
第一,啟發性原則。啟發性原則是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懸念,使學生在獲取知識時的學習狀態是在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行為下進行,而不是在被動的行為下進行,能夠使學生在探索知識、尋找規律時更加的積極主動,從而使學生對已掌握的知識加以鞏固深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
第二,層次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層次性的教學,將知識與問題采用由易到難的方法,逐步對知識進行深入。其能夠相對降低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學生的思路能夠被有效理順,排除思維上、思想上的障礙,從而激發起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積極性。
第三,適度性原則。適度性原則是在新課程的引入時進行情境創設,能夠有效將學生的注意力進行集中,起到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創設能夠有效調節課堂教學的氣氛,激起學生的認知高潮。課程結束時進行情境創設,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一個新的境界當中。
3問題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
3.1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精心設計問題內容
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要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興趣,并且能夠積極思考和回答,這樣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就發揮了它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理念,完全采用教師講述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要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另外教師要保證問題的數量和質量,要保證問題能涵蓋所學的知識點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橫向穿插,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3.2結合問題實際,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有效解答
在得到了相應的問題之后,就要結合自身的物理知識體系尋找使用的物理定律來進行問題的解答。還是以某小區的高空墜物的危害為例,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在已知的物體質量,以及下落高度的同時忽略空氣阻力。根據重力勢能的公式Ep=mgh可以看出。越高越重的物體所蘊含的重力勢能就越大。在下落過程中轉化為的動能就越大,對居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威脅就越大。可見一個高空墜物問題就可以運用物理知識進行危害性探討,利用所學的知識將高空墜物的危害用清晰的數學語言進行表達,準確的表述其危害性,警醒人們高中墜物的危害,這些都是具體的應用。
3.3分組討論,在交流中學習
在提出了問題之后,也可以進行小組學習的方式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不難發現學生和學生的思維水平接近。在討論的過程中更能激發彼此思想的火花,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深層的探討。無論是應用到的物理知識還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經過學生的討論更能加深對物理的印象。通過與同齡人的對比,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著手進行改進,這也可以稱之為自我發現的過程。獨立思考固然可貴,但是交流學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讓同學之間取長補短,更能夠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讓物理教學的課堂上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在開心、融洽、積極的討論過程中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3.4創設適合物理學習的氛圍
高中學生的身心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彼此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很多教學方法雖然在理論上是科學合理的,但在教學實踐中并不能適應每一位學生的具體需要,盲目地生搬硬套往往效果不佳。教師創設適合物理學習的氛圍,本質上就是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真正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從教學目標的制定,到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圍繞學生進行,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一方面,教師要在班級內嘗試分層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感到自己有事可做,避免出現個別學生被邊緣化的局面。另一方面,教師要給子學生一定程度的信任,并由講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啟發者,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平臺。例如,教師可利用預習,將問題交給學生去發現和提出。又如,教師可組織學生課堂討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等等。長此以往,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得以提升,同時他們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全面的鍛煉。
4結束語
總之,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工作展開的同時,尋找合適的情境成為教學工作重要開斷。經典案例的講解和問題的提出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應用已有的物理知識體系對問題的脈絡有著清晰的把握,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問題導向的教學工作的基本內涵。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陳小紅.問題導向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策略[J].名師在線,2016,10:65-66.
[2]吳正興.高中物理問題導向式教學的實施策略[J].物理教師,2013,34(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