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實施,教學研究工作也在深入開展,基于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效果不理想的情況,教師開始對新型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展開研究。“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目前已經頗具成效,在各個學科中都開始投入實踐,本文主要基于“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對該模式下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提出幾點實踐性的建議。
關鍵詞:“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
一、引言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所大力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如今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下也逐漸成為了課堂上最為主要的幾種教學手段之一。基于“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從過去較為單一的模式向多元化轉變,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具體實施還需要依靠大量的實踐和經驗總結。
二、“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的目標是確保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底。教師上課要從目標出發(fā),通過反饋、檢測、糾正等回到目標。“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中的“3”是指“三步驟”,具體指每一堂課應該包括“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后提升三個步驟。“4”是指“四環(huán)節(jié)”,具體是指課堂上要體現“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檢測”四個環(huán)節(jié)。而“合作探究”是其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下面就從這一環(huán)節(jié)入手,談一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落實“3+4”目標課堂教學。
三、“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探究
(一)課前預習中的合作探究
一直以來,教師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都局限于課堂之上,合作學習的形式也十分單一。無法沖破桎梏,大膽邁出創(chuàng)新的腳步是無法推動教學發(fā)展的。基于“3+4”目標課堂模式中的課前預習、課內探究以及課后提升三個步驟,都可以落實小組合作探究,且依靠的工具和形式也可以不盡相同。以小學語文四年級的《長城》一文教學為例,本課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讓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雄偉,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愛國之情。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任務:結組搜集長城的數據及圖片資料,在下一堂課的檢查預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展示。如今,小學生接觸電腦、手機的機會更多,能夠輕易地利用網絡搜集到海量資源。利用這一優(yōu)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網絡,課余時間等在課前進行合作探討,每一小組負責不同的學習任務。課堂上,學生們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合,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發(fā)言,簡要地介紹長城,為理解本篇文章率先奠定課堂的情感基調,也為本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建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課內探究中的小組合作探究
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探究是十分常見的,但卻也是出現問題最多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往往由于沒有參與其中而導致許多小組偏離了學習主題,最終效果不理想,難以達成最初建立的目標。因此,教師必須對以往忽視的這一問題加以重視,做好對合作探究的指導。以《題西林壁》一文的教學為例,本課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會讀、會背古詩的基礎上,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領悟詩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我在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古詩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走到了各個小組中傾聽他們的發(fā)言。我發(fā)現,他們將討論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對詩句中描繪景色的賞析上,沒有深入到情感的層面,領悟到更深的內涵。于是,我簡單介紹了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引導他們領會古詩中最后一句表達的“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這樣的思想。在最后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時,大多數學生代表都能夠基本概括出本詩的內涵,可見沒有偏離目標。
(三)課后提升中的小組合作探究
課后提升是為了鞏固知識,升華情感,小組合作探究同樣應始終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將本課學習的主題再一次升華。課后的學習再一次脫離了教師的指導,可以由學生在課間進行,也可以在網絡中進行。為了確保合作探究的效果,教師必須提前做好指導,精心設計任務。例如,在完成了《桂林山水》的課堂教學任務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景色描寫的傳神與生動,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根據本地的著名景色,合作完成一篇寫景作品,嘗試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手法,仿寫片段。在下一次的課堂上,小組各自展示本組內的作品,由其它小組的同學猜一猜描寫的對象是哪一本地景點。這樣的合作學習形式新穎,鍛煉了學生的鑒賞能力、仿寫能力。設計一組讀,一組猜的環(huán)節(jié)是為了檢驗作品是否刻畫得傳神,能否使讀者獲得認同感。在這樣的訓練下,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了《桂林山水》一文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就是因為作者描寫手法和語言的經典,感受到了本文的語言美。
四、結語
綜上所述,“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檢測環(huán)節(jié),其中最為核心的合作探究也必須始終遵守這一原則。基于“3+4”目標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還不深入,理論研究也并未完善,教師對于有效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王運奇.“3+4”班級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措施[J].江蘇教育,2014(20):58-60.
[2]梁海軍.探索課堂教學方式革新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三四三”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中的有效運用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7:105.
[3]盧小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3+4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7(24):75.
[4]陳映潔.對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