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
摘 要:我國開設學校,進行教書育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教授課本知識,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注重學生自身素質的發展。尤其是高中的語文老師,高中是一個學生思維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語文老師更容易利用書內容向學生傳授德育知識,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 語文教師更應該進行德育滲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希望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成為擁有良好道德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語文;德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一、引言
高中語文課本教材中很多內容都可以作為德育教育的素材,《中小學德育大綱》寫到:“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 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學生德育知識的教育,并且要注重自身的德育品質,給學生提供一個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
二、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的措施
(一)全面了解學生,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培養德育意識
當學生失去了學習一門課的欲望,那么即使擁有最好的老師和教育方式,學習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因此要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對語文知識充滿好奇,引發學生主動的攝取教程中的內容。高中語文教程中有很對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寓言故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和道德素養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如何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呢?可以采用觀看視頻、組織課外活動、舉辦比賽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形成學習語文知識的意識,營造努力學習的氛圍,使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熏陶,也從中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采用引導學生把枯燥單調的學習當作快樂去享受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這是一種進行德育滲透很好的方法,因此,高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二)課堂中積極滲透德育知識
從我現行的教育方式來看,課堂教育還是主要的授課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知識十分重要。語文教材大多節選自文學作品,其中存在很多高質量、語句優美的文章,其中蘊含著作者的豪情壯志或者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領悟毛主席想要振興中華的理想、從曹植的《白馬篇》感受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情、在李密的《陳情表》中明白孝順父母的道理,并且教授這些內容時,可以講述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這些課文的教學,幫助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奮斗的目標,并以此為動力,并為實現自己目標不懈努力。
(三)在閱讀、作文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學中,教師在了解文本的基本內容后,從內容中選好德育教育的滲透點,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德育知識,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構建健全的人格、明白做人的道理。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充分了解作者寫作目的,從中明白閱讀內容所傳遞中的道理,這樣一來,可以慢慢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在高考的語文試卷中,作文的分值占很大部分,因此從高中的作文的教學中進行的德育滲透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寫作是反映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從中可以了解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生活的態度,教師在了解這些情況后,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生活,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寫作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悟生活、理解生活,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在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時,選取一些生活中小事或者結合時下發生新聞,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幫助學生看透問題的本質,升華其的思想。還可以將寫作與德育結合在一起,如舉辦作文比賽、將一些優良作品加入到作文教學中等方式。
(四)全面了解學生情況、選取適合的教育方法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明白課堂上的主人是學生,教師只是起輔助作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斷向學生傳授知識,使這些知識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同時要注意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不能一味的講授知識,要注重學生思為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擴大知識儲備、提高自身能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通過組織學習討論小組等方法,讓學生互相討論和學習,更好地感受團隊、集體的作用,不但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教師需要具備職業素質和道德素質,讓學生理解教師,也是提高學生德育教育的一種方法。
(五)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
語文教學的課堂時間十分有限,只通過課堂進行德育滲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德育素質。教師可以根據課程要求的需要,開展課外活動,例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等,這些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語文知識,使學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升華。還可以播放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讓學生寫影評,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學生擴充視野的同時進行德育滲透。
三、結束語
德育教育是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我國的教育現狀來看,進行德育滲透的任務主要由高中語文老師負責,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德育滲透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通過因材施教、在閱讀、寫作中進行德育滲透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并采取課內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范玉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227.
[2]劉潔.淺談高中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7(33):65-66.
[3]湯玉玲.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4(0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