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安
摘 要:學校是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場所,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文化家園。一所好的學校,不僅要對學生的成長負責,還要為學生未來的幸福奠基。
關鍵詞:德育;學生;發展
學校是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場所,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文化家園。一所好的學校,不僅要對學生的成長負責,還要為學生未來的幸福奠基。我校堅持以學生為本,德育為先,文化為魂,科研為助的理念,積極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激發與喚醒內在潛能,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讓每個學生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找到自己的人生自信,成就最好的自我。
1夯實基礎,內涵發展
盤錦市雙臺子區第四中學(原盤錦市第二完全中學),始建于1974年,位于風光秀美的六里河畔,遠離喧囂,安靜宜學,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300米塑膠跑道,新建教學樓于2013暑期投入使用,建筑面積12478平方米,擁有圖書館、理化生實驗室、電子備課室、多功能教室、食堂(可同時容納500人就餐)、宿舍(800個床位)。24個標準化多媒體教室,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并取得初步成果,現有教職員工89人,其中市學科帶頭人19人,教育碩士14人,高級教師64人,目前已形成了一只業務精湛、師德高尚、富于創新的教師隊伍。
多年來,四中人一直秉承“學生為本,德育為先,文化為魂,科研為助”的辦學理念,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在全面提升整體辦學水平,打造高質量教學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書香校園,提升學生素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將四中辦成了一所社會認可,家長放心,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溫暖幸福的學校。
2校園文化,書香濃郁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靈魂,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我校秉承“篤學致新,厚德報國”的校訓,努力通過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開展,創設文化氛圍,陶冶師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升文化素養。
校園里的四季美景,盤旋的白鴿,古樸的學而亭;教學樓里的文明提示語,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教育箴言,無不彰顯著校園獨特的精神內涵和價值底蘊,學生日日置身于此,濃厚的文化氛圍春風細雨般潤物無聲,熏陶感染著師生,豐富凈化著心靈。
多年來,我校充分挖掘校園人文資源,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大力開展系列化、校本化、人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使有形無形的校園文化自然流淌。古香古色的“學而亭”、樸素典雅的櫥窗,為學生樹立榜樣和信心,增加他們前進的動力;樓道內的“文化校園”展示板、樓梯上方的教育警示語,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走廊內的經典文學浮雕、教室內的圖書角、課桌上的座右銘,讓學生沾染名師名家的思想和靈魂,增厚了學生的文化底蘊;帶著授帶站“文明禮儀崗”的同學、每個“溫馨教室”內各不相同的創意設計,都孕育著文明處事、真誠友愛、與人為善的良好習慣……諸如此類隨處可見,學生目光所到之處,必受教育。
建設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成就書香文化,是我校一直致力于學校深度文化建設的戰略舉措。多年來,我校積極整合閱讀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家長、老師的積極性,通過學校閱讀、班級閱讀、師生閱讀、親子閱讀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創設讀書環境,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開放學校圖書館,鼓勵學生借閱圖書;開設閱讀課,學生每周到學校閱覽室上課,同時語文老師進一步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班級設立圖書角,方便學生的日常閱讀和交流;舉辦古詩文聽寫大賽,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熱愛;創建校刊《墨竹留香》,成為師生創作,心得交流,閱讀展示的文化平臺。尤其是每學期都開展的“學生家長共讀一本書”活動,因為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可深度參與和積極的影響,成為我校最為亮麗的一道文化風景線。
每個寒暑假前,學校都會向學生及家長推薦閱讀書目,提倡并指導家長陪伴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并與之就閱讀心得體會進行分享、交流、討論,然后分別寫讀后感。開學后,學校成立評選小組,評選學生和家長優秀作品,邀請部分家長到校,召開表彰暨經驗交流大會,并將優秀成果發表在校刊《墨竹留香》上,以此作為閱讀成果交流共享的陣地,帶動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參與到讀書活動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學生和家長由最初形式上的參與到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此項活動中,長期的堅持,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分析理解和寫作能力,而且加強了父母和子女的情感交流,增進親情,同時提升家庭文化內涵,促進了書香家庭的建設。
同時,我校積極開展教師讀書活動,撰寫讀后感,編撰成《采擷書香》一書,鞏利群老師被評為市優秀讀書個人,語文組被評為市“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優秀班組。
我校將繼續深入開展書香校園建設活動,從而豐富校園文化底蘊,彰顯學校辦學精神,讓書香校園與書香家庭比肩前行!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吳昌順.提高教師素養的思考與實踐[M].校長的思考.北京教育出版社.
[3]林崇德.學習與發展[M].北京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