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 要:隨著來華留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留學生給中國高校教育機構提出了很大挑戰,面對這些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高校管理者也要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建立有特色的留學生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體制。
關鍵詞:高校;留學生;管理措施
一、來華留學生的特點
1.學生英語水平不盡相同,地方口音重。多數高校來華留學生生源來自非洲國家,而英語作為他們國家的官方語言,普及率很高,絕大多數學生從小會學習英語。因此總的來說,來自非洲國家的學生英語基礎都比較好。但由于受到母語的影響,他們的英語發音不是很標準,很少學生會說出標準的美式或英式英語,普遍有很濃重的地方口音。因此初到中國學習,與英語同樣是第二外語的中國教師進行交流會有困難。
2.受當本國教育水平的影響,大多數留學生基礎教育水平相對較低。來中國之前普遍只有高中學歷,而專業知識水平可能只相當于國內的職高水平。因此,到中國學習專業課知識會有一定難度,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簡化教學內容。
3.多數留學生自律意識比較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我行我素,習慣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隨意走動,經常無故逃課。因此,作為任課教師,除了完成教學日常教學以外,還要在組織課堂上下功夫,監督他們學習和出勤。
4.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一樣。上課參與意識不同。加之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因此,他們顯現的學習狀態不一樣。有的學生課堂參與意識強,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會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而有的則表現出淡漠,不感興趣。還有的小團體意識很強,不尊重老師,因此,課前組織課堂經常會花費很多時間,每一個學生個性特點也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教師不得不根據實際情況對課程進度和內容進行調整。
二、呈現不同特點的原因
1.社會習俗不同。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在社會習俗上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日常的行為方式上,如謙虛委婉的問題,中國人在聽到他人夸獎時通常會謙虛一番,而外國人則會很爽快地接受,這就表現了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比如上課時老師對回答出問題的學生點頭稱贊,他們很容易就驕傲起來,有的甚至會在座位上手舞足蹈,這時需要老師在表揚的同時,提出一些不足,讓學生覺得我還有改進的地方;再比如,上課時如果老師眼睛直盯住某個學生很長時間,在中國學生的課堂上表示這個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老師盯住他是對他的警告;如果發生在留學生的課堂上,這種警告可能被某些學生認為是敵意,甚至是羞辱。
2.宗教信仰不同。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都有相應的忌諱,例如,伊斯蘭教信徒和基督教信徒對飲食有著不同的要求。伊斯蘭教信徒不吃豬肉,而基督教信徒不吃帶血的食品。因此,要求管理人員對學校食堂飯菜設置上有區別地對待。盡量顧及到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宗教習慣。避免冒犯民族與宗教的禁忌。
3.生活方式不同。由于文化的差異,在留學生剛到中國學習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帶來自己國家的生活習慣,在吃飯、購物、看病、乘車等方面有與中國人相異的地方,有的甚至不會早起去按時上課,有的會在課堂隨意走動,吃東西。這在他們本國或許是可以的,高校管理人員應該注意到這些差別,對其進行引導,讓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三、完善留學生管理體系的措施
1.創新管理理念。為完善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體系,對其進行科學規范的教育引導,保證高校留學生教育水平和質量,教育管理者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留學生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堅持求同存異、和諧相處的原則,在文化交流和教育管理過程上尊重留學生的地方風俗、文化習慣及宗教信仰。并給予留學生足夠的私人空間。
2.注重跨文化交流。要重視留學生跨文化交流,從根本上保證來華留學生與高校教育者之間保持良好穩定的文化交流關系,為完善高校留學生跨文化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高校管理者要積極避免與來華留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障礙,逐步縮短兩者的溝通交流距離,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交流關系。一方面,管理者要正確識別和認識文化差異,對留學生國家的文化、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給予足夠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管理者對留學生管理工作要有耐心,秉持服務和管理并存的工作態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自己學校特點的留學生管理體系。
3.完善留學生教育體系。為高校留學生跨文化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框架,保證來華留學生培養方案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同時,要不斷增強該制度的權威性和延續性,實現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此外,要重視對來華留學生的獎勵機制,對于表現優異、綜合能力強的留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在樹立榜樣的過程中,促使其他學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質。
4.構建“三位一體”的留學生管理教育模式。要將來華留學生的課常教育,文化建設與自我管理有機地統一起來。課堂教學是高校來華留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管理者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效率,制訂有針對性的留學生教學方案,強化留學生適應性管理,提高留學生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同時要重視高校文化建設,科學整合文化資源,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營造寬松愉悅、民主平等的文化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采用趨同管理的方法,增加留學生在校期間校園活動的參與度,讓他們融入校園文化當中。
再者,也要重視留學生的自我管理,大力發展高校留學生社團組織。引導留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團建設中來。同時,要注重中外社團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學習,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波.淺議高校留學生跨文化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1,20:111-112.
[2]袁振國.關于素質教育[J].教書育人,2005,(3).
[3]李慧琳,張營廣.趨同管理背景下高校來華留學生思想教育問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