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落實新課改理念的主要途徑。文章主要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課本劇的開展的問題,談幾點思考,以期用短劇豐富初中英語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短劇;采集;編寫;表演
創新學習,是新課改賦予我們的主要任務,也為我們新型的課堂觀,指出了具體的要求,改變灌輸的模式,運用任務、活動、問題等教學方法,豐富英語課堂,讓英語課堂不再單一,不再沉悶,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多樣化的活動中,課本劇的運用,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提高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下面,就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短劇的運用,談幾點思考,以期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一、 布置“采集”任務,開展調查為主的活動
短劇的融入,前提是素材的采集。只有采集足夠的材料、存儲足夠的信息量和素材,才能編寫和表演短劇。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確定劇本的主題和核心思想,缺少主題的劇本,無助于教材的學習,無助于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在活動前,先確定主題,圍繞主題和核心內容,而設計“采集”信息的任務,為短劇的編寫和表演奠定基礎,積累素材。
如教學Past and present的Reading前,教師應考慮到Reading是Millie采訪老北京人李先生的對話,了解陽光鎮幾十年來的變化。Reading本身是采訪為主的對話,容易引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思考和關注。并且reading,也為學生了解家鄉巨變而搜集素材提供了方法的幫助。教師應以這個基點為基礎,布置學生“采訪”“調查”為主的活動,讓學生先設計問卷調查,采訪街區中的某一位老年人,從20年來的家鄉的交通工具、住房條件、公共設施等方面,進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教學Teenager problems時,讓學生根據本單元的主題“青少年的困惑”為中心而設計調研活動,讓學生“采訪”身邊的人或者同學,調查學生的困惑是什么,然后,搜集和整理信息,發現最普遍的困惑有哪些;教學Colours and moods時,讓學生設計問卷調查,對班級同學或者家人進行“調查”What colour is your favourite? Why?教學Lets play sports時,讓學生“采訪”組員,最喜愛的體育運動是什么、最喜愛的體育明星又是誰……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應與單元主題一致外,還應該注重熟悉化、簡單化、可操作性。如教學Films時,調查不同的人群對電視節目和影片的看法和愛好;教學Living on Mars時,讓學生就Life in the future談論和暢想未來的生活……
“采集”信息和“搜集”材料的“采訪活動”應注重有效性,從語言的流利、準確,對方能聽懂并給出一定的見解為主,否則,活動的開展是無效的,難以發揮短劇的作用。
二、 布置編寫任務,開展創編為主的活動
短劇的編寫,教師除了布置任務,也需要從方法上進行指導。教師應從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入手,指導學生編寫短劇時,應注意“六要素”,如主題、情節、角色、臺詞以及音樂和場景等,對于初中生編寫的短劇,音樂和場景可以省略,關鍵是主題、情節、角色和臺詞等。引導教學編寫前,先理清這幾大要素,對主題進行分析,對主要人物形象進行簡單了解,語言以及情節等,都需要做到了然于胸,這樣,編寫劇本才有了明確的思路。
如教學Past and present的“采訪”活動開展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采訪的過程,編寫劇本,利于將采訪的經過“再現”給大家。這些編寫“采訪”的劇本過程,需要確定主題:Changes to our hometown,角色是“自己”和采訪的對象,如Mr Wang,語言,主要就是“采訪”的問題和答案,也就是怎么問、怎么答就怎么寫,但需要稍微藝術加工,使之具有美學價值和藝術效能。
三、 設計表演的任務,鼓勵學生“舞臺表演”
短劇融入到英語課堂,采訪、調查等方式,搜集信息、整理素材是基礎,是準備,但是過程也發展了學生的口語、學生的實踐能力,編寫劇本,則是在搜集素材之上的整理素材的創新創作行為,為“演”奠定基礎。
短劇的最佳表現形式是“演”,舞臺表演,需要學生恰到好處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表演劇本,首先需要熟悉劇本。短劇編寫之后,“演員”要熟悉劇本的框架、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情節等。如教學Natural disaster的綜合技能時,讓學生根據林姓夫婦自駕游偶遇風雪,轎車拋錨、雙方受傷、電話求助等,學生在“采訪”林先生、編寫劇本后,讓學生三人一組,表演出這個故事,學生需要對“劇本”熟悉、“劇情”了解,才能淋漓盡致地表演出這個故事。
其次,表演需要分配好角色。在分配角色時,主要考慮到學生的口語水平,以及學生的表演潛力?!芭_詞”較少的角色,安排給英語學困生,具有表演欲望和表演能力,且英語基礎教好的學生演主角,只有這樣,表演才能順利進行。
在此基礎上,進行臺詞熟悉、排練等,最后正式演出,正式演出時可以鼓勵學生不受劇本的束縛,給他們自主的話語權,培養創新能力。
實踐證明,英語短劇的融入,營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為英語課堂增趣加味,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自主、合作、實踐能力,短劇的表演,也開放了課堂,凸顯語言的交際和運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順應素質教育的總趨勢。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讓短劇助力英語課堂更有效。
參考文獻:
[1]徐月婷.“課始短劇”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13).
[2]洪惠華.英語課本劇對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6).
作者簡介:高海燕,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塔集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