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借助的教具,常常數量不足,質量欠缺,實驗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辛苦。隨著互聯網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這些先進科學技術引進課堂,大大彌補了先前課堂模式的不足。特別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使物理教學變得更加容易。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應用;有效學習;課堂改革
物理實驗是物理科學的基礎,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對物理教師來說,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時代的需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更直觀、更生動、更真切地感受整個實驗過程和觀察實驗現象,以便于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學各個知識點。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實踐能力,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多媒體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彌補了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的不足
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來看,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差、設備設施比較薄弱的學校,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基本還是停留在使用粉筆+課本的傳統教學手段,有些儀器,常常是用不上,或者數量有限,全體學生很難都充分動手感受或觀察到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大部分僅憑“一過式”的一節課,就結束了一個實驗,學生只能加上各自的想象和理解,以及各顯神通的教師語言表達來學習物理。
如今,各校配置了多媒體,對無法進行實驗操作的相關知識點,教師以實驗敘述的方式進行授課,把實驗過程以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透過語言,加上各自的想象,對很多學生來說,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是困難的。對于這樣的知識點,我們可以應用多媒體,來彌補條件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為物理教學增添活力,推進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二、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拓展了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傳統實驗過程中的實驗現象一閃而過,一旦學生注意力稍不集中,或者觀察、接收新鮮事物的速度慢、能力弱,實驗過程和呈現的現象,就會在學生的眼前一閃而過,沒有留下什么印象,更無法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另外,部分物理實驗,靠后排的學生不能有效的觀察到實驗過程,影響了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能夠利用投影儀和已有的視頻,放大和重復物理實驗過程,便于學生觀看實驗過程。讓學生能夠被物理實驗所吸引,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可以集圖片、視頻、聲音等于一體,具備了身臨其境、多樣化、形象化的特征。教師可根據物理各個知識點的特點及教學需求,選擇不同的多媒體技術功能。
結合多媒體的物理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初中物理的教學范圍擴大,融進更多相關的生活物理事物,增強了信息量。由于它的豐富性,使科學不再那么枯燥,提升了初中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使物理實驗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學生在課堂后仍然可以觀看實驗過程,觀察實驗現象,拓展了實驗教學的效果。另外,在具備實驗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將實物演示與模擬演示相結合,互相比較和補充,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優勢。
三、 結合物理知識點,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初中物理的很多知識點,利用多媒體技術使物理實驗教學更加直觀、明顯,讓學生更易于接受,教學更加有效。尤其是對復雜物理實驗,如果單純依靠教師講解,學生自主學習,并不能夠很好地對知識點進行消化與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可突破空間、時間的限制,用更加形象、直觀的方式模擬物理實驗過程。
比如,八年級“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一節,應用多媒體展示它們的使用細節,一目了然,學生特別容易接受。之后的“密度”教學,可以使用投影展示同體積不同物質、同物質不同體積的物體,學生通過實驗操作獲得數據,師生共同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很好地對師生的探究過程及結果共享、討論,更好地合作學習,形成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好的學習精神和習慣。
再比如說,“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教學,這部分知識點,一個需要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另外,學生需要對規律記憶。一節課的探究,只能選擇幾個位置點,進行實驗,觀察記錄結果。學生往往無法全面完成實驗任務。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掌握本節知識點,我們通過多媒體,選擇了一個全程展示實驗過程的視頻。通過視頻移動蠟燭,可以選擇任何位置,隨意停留,進行觀察實驗結果。補充了實驗課時間、空間、器材等方面的不足。最后師生自如的對實驗結論,進行分析總結,得到“凸透鏡成像規律”,全體學生經歷多媒體手段的進一步體驗學習,都有了很大的長進,能夠很快地記憶和掌握本課程內容。
四、 恰當應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效果顯著
本人經歷了粉筆、課本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近年來的互聯網+教學的過程。感受到教學效果顯著提升。以前的教學,主要借助的是學生對課本的閱讀、課堂上的教師口頭講解、師生對答和黑板板書等方法進行知識的傳授。教師教的難,學生學的更是不易。
如今的教學,補充了以往教學資源的不足,用生動、形象、準確、科學的音視頻輔助教授教學重難點知識,學生往往一看就懂了、理解了、會了,教學效果得到空前的提高。一堂課,可以教授更多的知識,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科學態度、創新意識、正確價值觀等的培養,我們的課堂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學形式的改革,必定推動我們的社會前景更加美好!
作者簡介:
李文芳,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一中學文公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