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展有益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心智的健康成長。因地制宜,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通過自己的慧心巧手來變通幼兒游戲活動的方式。利用本地資源,更好地構建幼兒游戲活動體系。因地制宜,開展本地特色游戲活動。傳承創新,編排地方特色游戲活動。心靈手巧,豐富游戲活動內容形式。
關鍵詞:幼兒;游戲活動;本地資源;體系;構建;開展
游戲活動是幼兒的天性。在日常的幼兒教育教學中,多開展有益的游戲活動對促進幼兒心智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正是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絕大多數的幼兒教師都會想方設法地組織幼兒進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有益游戲活動。把幼兒帶到室外,讓他們呼吸新鮮空氣的過程中放飛他們的天性,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來模擬生動的生活場景,掌握各種生活技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多種重要能力。
開展游戲活動固然有益。但是如何從調動幼兒的興趣入手開展適宜的游戲活動卻是讓幼兒教師煞費苦心。因為幼兒園的空間畢竟有限,每天開展的游戲活動也難免有所重復,有的游戲活動雖然有趣但未必有益等等問題都在困擾著幼兒教師。所以說,為了很好地克服地域的限制,更好地開展幼兒游戲活動,使得日常的幼兒游戲活動有趣有益,幼兒教師應該多多思考從本地資源出發的游戲活動設計,從有益幼兒心智的原則出發,因地制宜,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通過自己的慧心巧手來變通幼兒游戲活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游戲活動之于幼兒教育教學的積極有效作用。
那么,幼兒教師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本地資源,更好地構建幼兒游戲活動體系呢?
一、 因地制宜,開展本地特色游戲活動
每一所幼兒園所處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積以及空間布局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設計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游戲活動之前,幼兒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是根據場地的特點來開展活動。對于那些地理位置優越、占地面積大且空間布局先進合理的幼兒園來說,可能幼兒教師不必在這些方面過多的操心。而對于絕大多數的幼兒園來說,他們的地理位置雖然不是很偏,但往往是狹小老舊,配套設施不完整。因此,為了更好地設計開展幼兒活動,幼兒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因地制宜地組織相應活動。必要的時候,幼兒教師甚至還要通過一些模擬的手段來完成相應的活動。
比如說組織幼兒“捉迷藏”,就必須在一些相對比較偏僻、地形比較復雜的角落,既要講究幼兒活動的安全,又要適合于幼兒藏身,有利于他們活動的開展。當然了,如果我們老是組織幼兒在同一個地方“捉迷藏”的話,他們會感覺活動缺乏新意,很容易就會對這個游戲活動喪失興趣。因此,幼兒教師就可以在認真考查學校實地環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不斷變換場地,或者是適當增加擺放些可供幼兒藏身的器物等。這樣的話,幼兒就會對這種活動產生持久而濃厚的興趣,樂此不疲。
二、 傳承創新,編排地方特色游戲活動
相信絕大多數的幼兒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游戲活動確實能很好地調動起幼兒的參與興趣,也確實是很好地完成了啟發幼兒心智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幼兒教師也感覺到了設計開發游戲活動的難處,因為幼兒畢竟對新鮮的游戲活動感興趣。所以,絕大多數的幼兒教師絞盡腦汁,思考更多更有趣的游戲活動,頗有江郎才盡的感覺。那么,什么樣的活動才是最有生命力,最容易為幼兒接受的呢?我們以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戲活動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容易為我們所傳承創新的。因此,在新形勢下的幼兒教育,應該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巧妙的設計開發相應的幼兒游戲活動。
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之一的木偶戲為例。幾百年前,我縣的木偶戲藝人常常于農閑的時候走街串巷,到處獻演。雖然他們當初的意圖僅在于利用空閑的時間貼補下家用,但他們也確實在幾百年間錘煉總結出了關于木偶戲的精湛技藝。如今,走街串巷的木偶表演早就沒有了,但是木偶技藝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卻傳承下來了。在開發設計幼兒游戲活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巧妙利用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我們可以聘請民間老藝人走進校園,請他們為我們的下一代傳授古老的木偶戲技藝,使得這些寶貴的物質文化能夠很好地傳承下來。當然了,在表現的樣式上,我們還可以做些適當的創新,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豐富完善其表演內容。
三、 心靈手巧,豐富游戲活動內容形式
幼兒在園的時間里,幼兒教師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為了使得游戲活動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幼兒教師往往要借助一些游戲活動的道具。一般說來,道具越標準,對提升游戲活動的效果就越好。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到幼兒園的資金畢竟有限,無法購置太多的游戲活動道具。特別是對于一些臨時創意的游戲活動,我們也無法特地購置專用道具。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強調幼兒教師充分發揮自己心靈手巧的特性,以豐富游戲活動的內容形式。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起到既保證游戲活動的效果,同時又使得幼兒在心理上對老師產生崇敬的情感。
在制作自制游戲活動道具的時候,我們建議幼兒老師盡可能選用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說竹梯、草帽、籮筐、背簍、紙箱、木桶、水瓢、葫蘆……之所以建議幼兒教師使用這些自道具的目的在于通過這些道具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中產生靈感,以此養成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模擬生活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許卓婭.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浩泉.鄉村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作者簡介:
高志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