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摘 要:伴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思想理念的不斷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而體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大多數學校與教育部門的關注。最新的體育課標要求學生們把自己的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并逐漸被所有人所接受,中學體育也不例外。所以在面臨著當前這種體育教學的大環境之下,如何有效發揮體育教學的作用并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以強化體育本質功能為目標,從而提出了一些關于如何提高中學體育教學實效性的意見。
關鍵詞:體育教學;興趣培養;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
不論任何的課程學習都是離不開對于它的興趣愛好,俗話說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關于體育的教學也是如此,而且有很多學生對于體育鍛煉是非常抗拒的,在懶惰心理的驅動下許多學生不喜歡體育課,或者在體育課上偷懶而不去進行體育鍛煉,其實這些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學生們對于體育教學沒有濃厚的興趣愛好,所以自己根本提不起興趣來進行體育鍛煉。所以想要有效解決學生們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問題,就一定要想辦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他們對于體育鍛煉有了足夠的興趣時,他們就會擁有強大的學習動力,然后就會努力的進行體育鍛煉。為此,中學的體育教師們可以用以下方法來進行學生們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
1.1樹立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思想,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對于過去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來說,大多數都是以體育教師為主體,然后根據體育教材來進行相對應的教學活動,這種方法不僅讓教師們較為辛苦,而且讓學生們較為厭倦體育鍛煉。而最新的教學目標表明,要切實保證學生們的持續發展,教師們要以學生們作為學習的主體然后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所以根據教育部門的規定,想要有效中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中學體育教師們就要做到下述的幾點要求:首先因為學生們接受體育鍛煉的程度和環境都會有所差異,教師們一定要正確對待這種差異并能根據實際的學習情況來制定較為合理的教學目標,一定要讓每一個學生們都可以積極的平等參與體育教學之中。除此之外,教師們一定要及時發現學生們的需求,教師們要不斷創造一些實際的條件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能讓學生們可以自主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以此提高學生們體育鍛煉的實效性和體育教學效果。
1.2積極創設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
擁有一個較為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中學體育的教學之中,體育教師們可以創造一些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然后讓學生們在這個濃厚的體育氛圍之中逐漸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逐漸培養他們熱愛體育鍛煉的熱情與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們也要學會及時的鼓勵學生們,要逐漸增加他們體育鍛煉的自信心。長此以往他們就會逐漸提高體育的學習成績并可以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
2讓學生樹立體育鍛煉意識,將體育鍛煉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
雖然目前的教育部門以及大多數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但是學生們的實際體育鍛煉效果卻是較為低下的。因為有些學生們雖然表面上是在進行體育課的學習之中,但是他們根本沒有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而且基本不參加鍛煉,所以學生們基本上達到不到體育教學想要看到的效果。所以中學體育教師們想要提高學生們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們樹立一種體育鍛煉的意識并能夠多多參加鍛煉。為此,體育教師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教師們要為學生們多多講解體育鍛煉的好處和魅力,要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態度以及體育鍛煉意識,只有讓他們擁有這種自主體育鍛煉的意識并主動參與鍛煉,體育教學的效果才能達到最佳。除此之外,中學體育教師們要加強對于學生們體育鍛煉成果的測試,只有增加一定量的測試才能為學生們提供一些壓力,進而這些壓力才為他們帶來體育鍛煉的動力,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逐漸增加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3通過探究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體育本質、學習體育
中學生對于體育鍛煉意識的高低以及體育成績的好壞都決定于他們對于體育的探究了解程度有多深。所以為了有效加強中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體育教師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們去主動探究體育的知識,要讓學生們深入了解體育的好處以及體育鍛煉的本質,此外體育教師們可以通過一些體育歷史中的優秀事跡來為學生們講解體育的魅力,然后讓學生們自己組隊去搜索一些關于體育的知識等,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體育學習效率和實效性。
4總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體育課程的設置可以全面的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體育教師們一定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來強化體育本質功能,然后逐漸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何廣積.初中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奇葩——情境教學[J].新課程:上,2011(4).
[2]張權.初中體育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29).
[3]劉昕.關于體育課程實施若干問題的理論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