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璇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相對比較簡單,著重培養初中生的語言表達及寫作能力。以往語文課堂教學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作業形式單一,趣味性不強,導致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文章從多個方面對初中語文校本作業設計加以探討,依托多元教學方法,增強課堂實效性,以期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及初中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校本作業;設計形式
新課程改革使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方法等已不具備適用性,課堂效率低,初中生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增加課堂學習難度。校本作業既適合具體教學情況,又與學生學習能力相匹配,使初中語文作業形式、內容更加豐富,有效激發了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其課堂參與度高。
一、初中語文校本作業設計內涵
初中語文校本作業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使語文課程學習更具針對性和層次性,尤其關注語文知識形成過程及課堂積累,能夠培養初中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更加多元,課程內容豐富,能夠增強課堂有效性。同時,其也與新課程要求相符合,對初中生創新能力提升及語文綜合能力培養非常有幫助。
二、初中語文校本作業多元設計方法
1.豐富作業形式,倡導語言積累
初中語文教學中,涵蓋的相關內容、知識點等比較多,包含散文、小說、古詩詞等,除了引導初中生背誦課文、古詩詞,分析解題等,還要依托知識鞏固,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教師要通過設計校本作業,鼓勵學生進行語言積累,使他們的語文功底更加扎實,幫助初中生體會文學的魅力及學習語文課程的價值。故而,設計校本作業時,重點積累詞匯、語言,靈活掌握各類語文知識,為初中生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校本作業設計并非生字詞默寫、古詩文背誦、題海戰術,而是能夠反映個體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極富特色。
以林海音《竊讀記》一文為例,完成課程教學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作者同名作品《城南舊事》,并將優美詞句、生字詞等摘錄下來?;蛘撸Y合課文中作者的讀書經歷,寫一篇與閱讀有關的隨筆、感想等。每周安排一節課,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課外閱讀、語文知識積累情況。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增強其語文素養及課堂實效性。
2.靈活設計內容,培養發散思維
校本作業設計內容、方法等比較多元,與傳統語文作業形式存在明顯差別。依托作業設計,充分反映了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及理解掌握能力。設計校本作業時,要從傳統語文課程思路中跳脫出來,既要拓展語文作業內容,還要豐富語文作業形式,使之與新時代教學理念、學科發展特點等相契合。該背景下,校本作業應力求開放、創新,還要具備探索性特征,無固定答案,充分激發初中生的發散思維,使之具備較強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共同探討,給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課程實踐中,依據文本內容及初中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其搜集、整理相關素材,對校本作業進行靈活設計、開發,確保方式多元、內容詳實,激發初中生的語文學習主動性及課堂參與熱情。例如,學完《詩經》二首之后,鼓勵初中生在課余時間查詢相關資料,加深對《詩經》的理解和認識。
3.自主選擇主題,激發課堂興趣
以往初中語文作業以讀寫、背誦、習題為主,古文翻譯晦澀枯燥,寫作練習方法單一生硬,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比較差,初中生的課程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設計校本作業時,切忌過于單調、枯燥,依托靈活的作業設計方式,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趣,具備多樣化特征。教學過程中,給予個體學生充分尊重,作業布置強調開放性。除了強制性作業內容之外,還要鼓勵初中生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作業內容及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初中生的語文課程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例如,學習《錢塘湖春行》一詩時,語文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感悟,設計自選性作業,鼓勵初中生以繪畫、朗誦、課堂劇目排演等多種形式,將文本內容呈現出來。依托個性化作業設計,激發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4.打破內容限制,豐富課堂體驗
初中語文課本中囊括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體裁,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靈活設計校本作業,使之呈現生活化、個性化特征,增強語文作業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初中生走出課堂限制,在生活中感受語文學科魅力,賦予他們獨特的語文課堂學習體驗,不斷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使之具備積極向上的思想品格。
例如,完成《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課文學習后,依據課程內容,靈活設計校本作業,使之具備開放性特征,又充滿生活色彩。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與葉圣陶先生相關的故事、生平簡介、典故等,在網絡上收集圖片、文字等相關檔案資料,了解葉圣陶故居所在地,獲悉“海棠之約”的小故事。通過這種方式,不斷豐富初中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加深其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增強課程學習深度及廣度,讓初中生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收獲更多課外知識,激發語文課堂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為后續課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語
綜上,語文教師要依據課程背景及日常教學要求,注重校本作業積累,使其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確保初中語文教學符合學生個性特征,使之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語文學習任務,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學習方法等,探索真正適合初中生的語文作業形式,實現傳統課堂教學突破。
參考文獻
[1]李莉.探討如何有效設計初中語文校本作業[J].情感讀本,2017(29):77-77.
[2]林貽巖.初中語文校本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6):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