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東東 馮熙
摘? ? 要: 我國的職業教育因經濟全球化引發的教育國際化趨勢正處于重要的歷史轉型期,國家和社會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日益重視。中職學校致力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求人才,職業素養是獲取好工作的基礎與前提,培養中職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成為現實需要。
關鍵詞: 中職學校? ? 文秘專業? ? 職業素養? ? 培養方法
教育部于2015年《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強文化基礎教育,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①。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同時組織制定并發布了首批70個頂崗實習標準。同一時期,教育部在原有的中職公共基礎課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啟動職業素養類課程標準的研制工作,進一步引導職業學校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愈加重視,我國文秘職業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面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中職學校培養的文秘人才與從事一線服務文秘專業人才存在差距。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合作不斷加強,對高素養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我國的文秘服務行業而言,中小企業數量逐年遞增,緊缺的復合型高素養人才成為社會和企業需求的對象,文秘人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職業素養的相關闡述
職業素養是指人類在職業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在工作過程中展現的綜合品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技能這四個方面。
中職文秘專業職業素養是指其在完成各項文秘崗位工作過程中體現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技能。
根據我國市場及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職業素養的培養已經逐漸成為中職教育的重要內容。職業素養是勞動者想要獲得一份好工作的基礎與前提。中職學校的文秘專業學生要在社會中取得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但目前中職學校培養的文秘專業學生在理論知識、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在職業道德和意志品質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加強中職文秘專業學生素質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二、當今中職學校培養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校培養出的文秘人才質量難以滿足當今的社會和市場需求,企業單位的文秘崗位空缺多,但對文秘人才的知識、技能、素養要求不斷增多,出現文秘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不平衡的現象。
當今中職學校在培養文秘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課堂教學和學生自身兩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學比例失衡
當前中職學校文秘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更傾向理論課教學,理論課程比重較大,用大量理論知識填充學生的課堂時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知識較為困難,加上操作機會較少,難以將書本理論與實踐經驗進行建構。但文秘行業作為服務行業的一種,除了要求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辦文、辦公、辦事的“三辦”專業能力外,更需要具有高素質的綜合人才。
2.教學方法老舊
由于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與教學設備的制約,現今文秘專業教學仍以傳統的教師講授式教學為主,教學場地主要在普通的教室。文秘專業學生無法通過傳統授課方式體驗文秘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景,難以提升專業實踐技能,難以適應工作崗位需求,導致文秘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弱。
3.文秘技能訓練單一
大量中職學校文秘專業課程大多只注重“三辦”能力,教學重點更多放在辦文技能、辦會技能方面,一名優秀的文秘人員應具備更強的職業能力,僅通過模擬寫作、模擬辦會安排實訓課,學生只能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主動學習者,容易喪失學習積極性和文秘技能的趣味性。
4.教材內容缺乏實用性
目前中職學校使用的中職文秘專業教材內容不僅繁雜混亂,缺乏實用性,而且時代性不強,難以適應現代社會對文秘人員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要求,也無法滿足文秘專業的實際需要,造成培養的人才難以立足現代文秘崗位的競爭平臺。
(二)學生自身方面
1.職業道德水平較低
中職學校的文秘課程對技能和德育內容的不合理設置,導致學生的道德修養培養欠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偷懶耍滑、粗心大意、弄虛作假的情況,缺少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缺乏面對挫折的信心與勇氣,影響文秘職業道德的培養。
2.職業思想不夠全面
大多數中職文秘專業學生由于缺少職業生涯規劃和社會經驗,加之教師缺乏專業的職業指導,導致學生不能全面認識自己,對文秘崗位認知懷有偏見,職業定位存在偏差,難以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和職業理想。
3.職業行為習慣未養成
中職文秘專業學生大多存在自律性不強,學習動機不足,注意力不夠集中,在實習體驗中秘書角色意識不明確,責任心不強,對文秘職業素養關注度不夠,缺乏文秘人員細致周到的行為作風,尚未養成良好的秘書職業行為習慣等問題。
4.職業技能欠缺
中職文秘專業學生因文化基礎不牢固,在語言表達能力、外語能力方面處于劣勢,加之缺乏相關的秘書職業技能訓練,難以在正式場合和有外賓的場合做到自信、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難以滿足文秘工作崗位的需要。
三、培養中職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對策
現代社會的新人才需求要求中職學校必須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使學生不僅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而且具備寬博的知識面,成為高素質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一)開設職業素養課程
中職學校開設職業素養方面的課程,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輔以情景模擬法、案例分析法、頭腦風暴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體驗文秘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培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同時聘請校外在職的優秀文秘工作者或者文秘校友給文秘專業學生開展“文秘職業素養”專題講座,分享他們在職場的經驗教訓,培養學生良好的文秘職業素養。
(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中職學??赏ㄟ^開展各種形式的比賽與活動將說教性極強的德育工作寓于活動之中,完善培養文秘職業素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比如:“文秘文化”藝術展演、“爭做新時代秘書”主題演講比賽、“大國工匠在身邊”朗誦比賽等各種比賽和活動,使文秘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融入文秘職業素養的內涵和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與此同時軍訓、志愿者活動、文秘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集體主義精神。
(三)推進師資隊伍建設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就要求文秘專業教師既要掌握扎實的文秘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大國工匠精神和較高的文秘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中職學??梢M“雙師型”文秘教師人才,還可聘請企業文秘優秀工匠擔任文秘職業素養兼職教師,作為“雙師型”人才的有力補充。通過學校、企業、社會三方高素質文秘教師的傳道授業,提高學生的文秘職業素養。
(四)加強校企合作辦學
校企合作是培養學生的職業信念、工匠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重要途徑。一方面,中職學??梢愿鶕髽I的發展要求和文秘崗位的人才需求,設定文秘專業培養目標、適當調整文秘專業設置、改革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增強學校辦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另一方面,企業可與中職學校采用訂單培養方式,為企業定制專業化文秘人才,儲備后備人才,滿足企業對文秘崗位的需求。
四、結語
長期以來,中職學校在文秘專業人才培養上較為單一,往往把培養目標簡單定位為文秘職業能力,而忽略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導致社會和用人單位在文秘人才的錄用上出現無人可用和中職學校文秘專業畢業生無職可求并存的兩難局面。
21世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為文秘人才提供了更多就業機遇,同時帶來了競爭挑戰。這一時期,文秘人才得到社會的青睞,中職學校要為社會培養急需的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優秀職業能力的應用型文秘人才,必須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職業素養培養為輔助,借鑒既有研究成果,對現有文秘專業課程結構體系進行變革,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提高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為社會和市場輸送高素質的文秘人才。
注釋:
①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
參考文獻:
[1]金順.市場導向下的中職生職業素質培養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12.
[2]張學梅.職業人視角下中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81-83.
[3]郭文娟,王雷.試論如何加強文秘人員職業素養建設[J].決策與信息,2016(30):161.
[4]唐鳴.中等職業學校文秘專業教學開展思路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6):70-71.
[5]姜義林,竇樂江.改革人文素養課程體系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水平[A].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會議[C].2012.
項目名稱及編號: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中國古代匠人職業文化對現代職業教育的啟發(XYCSW201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