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
摘要:文章重要分析了在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政府行為所起的作用。在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國家力量的推動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國家持續投入力量進行引導、監督的過程中,高職教育才能得到長足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育;政府行為;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場上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越來越多,目前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每年所培養出的畢業生占全部高中畢業生總數的一半以上(疑問:是高中畢業生,還是高校畢業生),而培養出的技術人員,在各行各業的技術崗位或服務崗位上,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高職院校聯合企業對學生進行培訓,可以更好的適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實際需求,與實際應用有著更好的對接。但在缺乏政府引導和管理的情況下,高等職業教育就有可能出現無序發展的情況。雖然職業技術人員在市場上有著巨大的需求,但高等職業教育如果過多依靠市場需求來辦學,過于追求利潤的話,難以避免魚龍混雜的情況,學生未必能夠真的學到理論與技術,教師素質可能良莠不齊,內部管理混亂,且效率不高。
高職教育發展中,學校對于技術設備的投入成本高,當前國內對于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雖然企業、行業投資的經費比例在不斷提升,但政府資金投入仍是我國高職院校建設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
高職教育需要學校和企業需求的技術能準確對接,學校的課程如何安排,不同技術門類的招生人數大致是多少,一段時期之內應該如何調整科目門類和招生人數,如何配合國家產業升級政策預先儲備人才,這都是高職教育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需要政府教育機構統一安排和規劃的。不同地區,不同時期,面對不同的形式,高職院校需要靈活調整相應的施教方略。
政府行為在對高職教育發展的影響中,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政府對高職院校的引導。企業具有逐利的天性,過分依靠市場并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衍生很多問題。一些民辦高職院校頻頻爆出教師待遇低,教師資質存在問題等情況,顯然市場因素過多干預高等職業教育是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而政府的引導和長期投入在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適應時代和市場需求的職業教育人才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制定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第三次產業革命的來臨和我國新的產業升級規劃,我國需要大量適應市場和產業升級需求的人才,在汽車,電子,芯片,建筑,服務、現代農業等行業,人才缺口很大,而互聯網產業上,我國基礎人才長期不足的局面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從德國的經驗來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在產業升級和擴張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引導是必不可缺的。政府通過相關政策法規與制度文件,同時借鑒發達國家做法,對高職教育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宏觀指導。在規劃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各大高校的研究機構也需要進行長期的跟進和實驗,制定科學的培養方案。
第二,政府的監管。教學的質量關系到高職院校的未來就業情況和未來人才的培養,在政府進行投資和規劃的前提下,科學的監管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進行嚴格的監督,才能保證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之中,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不只是學生的專業知識,還有學生對所學技術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一定要貼近實際應用,保證目標設定科學合理,這需要政府聯合各行業專家共同制定考核目標和考核規范,最終為國家培養出實用性技術人才。為了保障高職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對高職教育的質量監控,促進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2003年起,教育部開始對高職院校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通過評估,高校自身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加強教學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我國高職教育的整體水平。
第三,政府的投入。教育行業所需的基礎投入大,對穩定資金來源的需求高,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較高。在高等職業教育學校,技術設備的價格更是不菲,如果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單靠企業很難做到穩定投入。雖然在我國有藍翔這樣的知名職業教育機構,也得到了廣大市場的認可,人才培養質量較高,但更大范圍的職業教育還是要靠國家設立的職業教育學校來完成。在西方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有著較為成熟的高等職業培訓學校,在產業技術人員的培養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可以說為這些國家的產業培養了大量人才,而這些高等職業教育學校的發展,則離不開政府的持續投入與政策扶持。在我國高職教育迅速發展的十幾年內,政府資金投入為我國高職教育和高職院校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政府根據評估學校教學質量優劣確定撥款數額、采取科研合同或資助人學大學生等方式,充分調動高職院校的活力參與競爭;加強職教經費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在高職經費安排上向承擔技能性緊缺人才培養培訓任務的職業院校和專業傾斜,引導高職教育發展的方向。國家在對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進行扶持和投資之后,培養出的人才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改善自身生活,也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
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相關法律的健全和制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對職業教育學校的定位和職責進行明確的規定,保證監管部門在進行監管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法規,防止在管理過程中出現越權、侵權的政府行為。而面對資金缺口大的高等職業教育行業,吸引來自民間的資本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過程中,明確的法律定位和職責限定,有利于為民間資本創造較好的投資環境。在企業進入高等職業教育的環境中,一方面減輕了政府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教學教育目標,使所學技術更加貼近實際,而學生在畢業后,也能更好就業。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總體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國不僅需要學術研究型人才,也同樣需要技術型人才,在面對競爭激烈的世界市場,我國的產業升級計劃離不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支撐,而這則需要政府進行科學規劃和長期投入,嚴格監管與健全的立法,和政府的統籌規劃,才能保障高等職業教育科學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婉玲福建省民辦高職教育發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華僑大學,2015.
[2]劉媛媛.四川民辦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政府職能轉變及政府行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
[3]楊秀蓉.淺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政府行為[J].職教論壇,2005(5s):17-19.
[4]裴紀平.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政府支持行為探析[J].職教通訊,2012(35):6-8.